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药外用治疗小儿疾病

(2009-03-05 14:45:43)
标签:

保健

敷料

细末

吴茱萸

胶布

健康

分类: 家庭药箱&老药新用

●     安徽·何国兴

中药外敷疗法,因其使用方便,疗效确切,药源易得,副作用少而颇受欢迎。同时可减轻小儿对打针、吃药的恐惧心理,减轻家长的心理负担,从而可以广泛应用。

治小儿发热:用柴胡、氯化钠、丙二醇制备的柴胡滴鼻剂滴鼻治疗小儿发热。剂量为12个月患儿每侧鼻腔滴1滴;12~24个月患儿两鼻腔共滴3滴;36个月患儿侧滴鼻腔2滴。退热高峰在用药后2~3小时出现,平均下降1.08℃,退热作用可维持3~4小时。可疏风退热。

治小儿风寒感冒发热:取羌活10克,苍术、白矾各6克。将上药共研细末,加入生姜汁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儿双手、双足心,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续用药2~3天可愈。

治小儿哮喘:取双侧劳宫、肺俞、膏肓穴。用炒白芥子、延胡索各12克,细辛、甘遂各6克,共研为细末,用生姜汁调和,制成相当于5分硬币大小的药饼,随调随用,不可久存。将药饼放在油纸或塑料薄膜上,分贴于上穴,胶布固定,每次贴0.5~1小时,正午时分贴敷最佳。每年夏季头、中、末伏第1天或伏天内每隔10天贴1次,连贴3年为1个疗程。功能温肺降逆,止咳平喘。

治小儿百日咳:取蛇胆川贝散1~2克,用米醋适量调匀如泥糊状,敷于双手心及肚脐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续外敷5~7天。可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治小儿水痘:取大黄、硫磺各10克。上药择净后共研细末,用适量米醋调为稀糊状,用棉签蘸药糊外敷患处。每天敷3~5次,连续用药2~3天。可清热解毒,利湿止痒。适用于水痘感染。

治小儿腮腺炎:取六神丸5~10粒,研为细末,加入米醋或白酒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2次,一般用药次日即可见效,5~7天内可治愈。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治小儿麻疹:取芫荽3~5棵,葱白3根。将上药择净,共捣烂如泥糊状,布包,外敷于胸、腹、背及手足心10~30分钟,麻疹即可透出。可疏风解表,适用于麻疹疹出不透。

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取吴茱萸7份,黄连3份,生大黄3份。将上药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药末适量,用香油调为糊状,外敷于双脚心涌泉穴,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3次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1~2个疗程可愈。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引热下行。

治小儿鼻出血:取吴茱萸10克,捣碎为细末,用适量食醋调为稀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外用敷料或伤湿止痛膏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续外敷3~4次即可止血。可凉血止血,引热下行。

治小儿天疱疮:取鲜无花果叶100~150克,洗净后煎水,用药棉或细软布蘸药液擦洗患处,然后将药渣外敷患处。每天3~5次,一般用药第2天即可见效。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治小儿鹅口疮:取吴茱萸15克,择净后共研细末,加入适量食醋,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侧足心涌泉穴,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晚1次,连续外敷3~5天可愈。可清热解毒,引热下行。

治小儿脐疮:取煅龙骨适量,研为极细末后装瓶内备用。用时,取上药末适量撒于患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一般换药2~4次可痊愈。可消肿止血,敛疮。

治小儿口角流涎:取天南星30克,研为细末,浸入食醋调为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次敷药12小时,连续外敷3~5天可愈。可清热解毒,引热下行。

治小儿肺炎:取紫雪散1支,吴茱萸10克。将吴茱萸研为细末,与紫雪散混合均匀,用清水适量拌匀成糊状,而后贴敷患儿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早晚各1次,连续外敷1~2天。可清热宣肺,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炎发热,咳嗽气促。

治小儿呕吐:取吴茱萸100克,择净后研为细末,用米醋或蛋清调为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敷料包扎,胶布固定。一般敷贴1~4小时可止呕。

治小儿腹泻:取黄连素2粒,研为细末,加入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处,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2次,连续外敷1~2天即可。可清热解毒,涩肠止泻。

治小儿疳积:取莱菔子20~30克,炒制,研细末,加入适量食醋,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2次,7天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1~2个疗程可愈。可理气消食,助运化。

治小儿厌食症:取葱白1根,生姜3片,小茴香10克。将上药共捣烂,放锅中炒热后,外敷于肚脐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续外敷5~7天。可消食导滞和胃。

治小儿便秘:取大黄5~10克,研为细末,用食醋调为稀糊状,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央,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10~15小时后取下,一般用药1次即效。可清热消积,导滞通便。

治小儿遗尿症:取五味子、五倍子、吴茱萸各50克。将上药择净后,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药末10克,用米醋调为稀糊状,外敷肚脐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晚1次,连续外敷用药3~5天。可温肾止遗。

治小儿夜啼:取鲜地龙2~3条,洗净泥土,捣烂成糊状。先将两手对搓发热,迅速置于患儿肚脐处,使热力缓和渗透并摩腹200次,再以掌心或中指端入脐中,顺、逆揉之各100次。然后取地龙糊纳入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或绷带固定。操作时注意保暖,手法宜轻柔,以患儿舒适为宜。可引热下行,宁心安神。适用于脏热心烦之夜啼。

(编辑 郝近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