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豆腐吃出贫血

(2009-01-09 11:32:58)
标签:

饮食

保健

豆腐

贫血

香葱

美食

分类: 药膳食疗&编读往来

●沈阳·江 玲

自打过了40岁生日,黄女士就开始发福,脸色也变得蜡黄,没有以前白皙了,她心里十分着急。这时她听说豆腐是非常好的食品,不但味道鲜美,还能美容、瘦身。于是黄女士就在不知不觉间将豆腐及豆制品变成了自己每餐必食之物,常常是早餐喝豆浆,中午炒豆腐,晚上还做豆腐脑……

几年下来,黄女士的面色还真的白了不少,她自己也很高兴。但有一点没想到的是,黄女士在开始吃豆腐前就患有缺铁性贫血,一直在治疗,可是这几年来血色素还是逐渐下跌,从11克逐渐降到了10克,最近血色素竟然只有9克!到医院检查也没有查出其他疾病。当医生知道黄女士每餐都吃豆腐及其制品后,告诉她贫血有可能与吃豆制品过多有关系。没料到吃豆腐还吃出了贫血的毛病来,黄女士真是大惑不解……

 

解惑一:豆腐美容兼健脑

豆腐的营养确实不少,豆类中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酸是维持皮肤弹性、保持皮肤光滑细嫩的重要物质。缺乏它们,皮肤就会变得粗糙、松弛,而且会过早地出现皱纹。常食豆腐及豆制品,可助身心健康,皮肤白皙,富有弹性。同时,豆腐有抗氧化的功效,所含的植物雌激素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使其不被氧化破坏。另外,豆腐还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生,是更年期的保护神。丰富的大豆卵磷脂则有益于神经、血管、大脑的发育生长。豆腐在健脑的同时,所含的豆固醇还抑制了胆固醇的摄入。大豆蛋白更可以显著降低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同时不影响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有助于避免高脂血症的发生,预防心血管疾病。现代研究发现,豆腐还可降低人体血液中铅的浓度。

 

解惑二:豆腐不是人人都可吃的

豆腐虽说营养丰富,但再好的东西也并非人人皆宜,有一部分人是不可以大量食用的。

首先,中医书籍中描述,豆腐味甘性凉,具有益气和中、生津解毒的功效。但胃寒,易腹泻、腹胀的人不宜多食,以免加重病情。

其次,老年人、肾脏病人、痛风病人宜少吃豆腐。因为老年人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若大量食用豆腐,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物质增多,从而加重肾脏负担。豆腐中含较高的嘌呤,对本来就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来说,过多食用易导致痛风发作。

再次,吃豆腐过多容易引起铁缺乏,加重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前述的黄女士便是一例。这是因为豆腐中含极丰富的蛋白质,同时也含有植酸和胀气因子。若一次食用过多,不仅会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还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此外,豆腐中还含有皂角苷类物质。它能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造成碘缺乏。因此,碘缺乏或低碘病人应尽量少吃豆腐及其制品。

 

解惑三:香葱不能拌豆腐

豆腐人人都会吃,但怎样搭配才能更有营养更科学,恐怕就不是人人都知道的了。

1.改变蛋氨酸的缺乏

豆腐虽说蛋白质含量丰富,但它缺乏一种叫做蛋氨酸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单独烹调,所含蛋白质的利用率很低。但如果在烹调时搭配一些别的食物,如肉、鸡蛋等含蛋氨酸丰富的食物,便可扬长避短,提高豆腐中蛋白质的营养利用率,如肉末烧豆腐、豆腐裹鸡蛋煎炸等。

2.改变钙质吸收

豆腐虽含钙丰富,但单吃豆腐,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率颇低。若将豆腐与含维生素D高的食物如鱼同煮,借助鱼体内维生素D的作用,可使人体对钙的吸收率提高20多倍。如鱼头烧豆腐、豆花煮鱼等,不仅清淡鲜美,而且营养丰富。

3.改变碘缺乏

长期食用豆腐,其中的皂角苷容易引起体内碘的缺乏。如果将海带与豆腐搭配则能避免这个问题,比如豆腐炒海带、豆腐丝与海带丝凉拌等,均是十分合理的搭配。

4.改变饱胀感

豆腐属于植物蛋白,多食易引起消化不良。而萝卜,特别是白萝卜有较好的帮助消化的功能,因此用豆腐炒萝卜,不但有助于豆腐营养被人体吸收,还可以缓解饱胀感。

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豆腐不能与菠菜、香葱一起搭配。由于豆腐里含有较多氯化镁、硫酸钙,而菠菜、香葱均含有草酸,这些成分若混合在一起,会生成不溶性的草酸钙。不但会造成钙质流失,还可能沉积在体内形成结石,危害身体健康。                                                                    (编辑 王滨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