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恺恺“诡秘”的眼神

(2008-12-08 15:13:19)
标签:

育儿

腈纶棉

彩泥

管子

分类: 家有儿女

●     上海·杨培娟

“你的孩子喜欢一个人默默地独自玩耍……”

“你的孩子不太听老师指令……”

“你的孩子不合群,集体活动时总要老师叫他几次才会跟着大家……”

“你的孩子眼睛好亮。我和他说话时,他总会盯着你的眼睛,有时还会绕着你跑……”

“你的孩子如果喜欢上了一件事就会很认真地迷上并研究它……”

“你的孩子对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会爱不释手,常常会藏起来玩弄……”

这些是我同一个孩子的父母在近一百天来交谈的一些内容。

这个孩子名叫恺悦,是我们小(5)班新入园的一名小朋友,我叫他“恺恺”。上述这些,是在有意无意中观察到的恺恺的行为。恺恺的父母也向我反映了一些他在家里的情况。总体来说,让我逐渐感觉到,这是一个在某一方面兴趣比较特别,并让我较难读懂的孩子。

每当我看他时,他总盯着我的眼睛。他的眼神显得非常“诡秘”,其中有着一种得意的神情。我总觉得他好像是在向我挑战:“老师,你懂我吗?”每当这时,我都会暗下决心——我一定要读懂你那“诡秘”的眼神,要让它说出你隐藏在内心的话语。

回想恺恺在幼儿园的一百多天里,一切都是那样历历在目。

刚入园时,他并不像大多数孩子那样心绪不宁,相反对新环境表现出出奇的冷静:或环顾四周,或自由自在地玩玩具,或独自到厕所里呆一会儿……

接着,在常规活动中表现得比较不听话。在老师的再三要求下,他才能做好各种动作,而且保持的时间也比别人短……

在体育活动时,他总喜欢单独行动,比如绕着你兜几圈啦等等。如果看到四周有被风吹起的树叶、小纸片以及偶尔飞来的棉絮,甚至像丝一样细的线头,他都会跟着它们跑,并想抓住它们。

有一次体育活动,孩子们玩布包内塞腈纶棉的“尾巴”的游戏。午睡时我发现他在被窝里扭动,掀开一看,他竟脸朝下俯卧撑着,在腹下用一只手摆弄着四五团腈纶棉……

有一次中午散步后午睡,发现他用同样的动作摆弄着被他撕碎的小树叶和小纸片……

又有一次,做泥工活动后午睡时,我发现他又用同样的姿势摆弄各色细碎的小彩泥。当他抬头看我时,我竟然发现他嘴角、牙齿上还粘着一块……

在区角活动时,我发现他总喜欢搭建或垒高各种材质的管子(皮管、吸管、硬塑料管)和其他各种材料。当收玩具时,他总注意一些掉在地上的东西,并偷偷收藏起来……

在这一阶段,恺恺只是让我感觉到:

第一,他是一个喜欢独处的孩子;第二,他喜欢专注地摆弄物件并收藏;第三,当我和他交流时,他不同于一般孩子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而是善用眼神看着我,说话语轻句短。另外,他遇事非常沉着。至于其他更可贵的特质,当时并没被我深入地理会。现在回想起来,许多丰富的谈话契机从我眼皮底下溜走,真有些懊恼。

还好,让我幡然觉悟的一次机会终于来了。那是在一次区角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安静地坐在教室的两边准备去室外做广播操。这时,我发现恺恺蹑手蹑脚地溜进了盥洗室。我没有吱声,但想看个究竟,于是轻手轻脚走到他看不见的角落观察他。他走到洗手池边上,放开握紧的小手,露出粗细不同的两根管子和一小块橡皮泥。只见他一会儿将小管插入大管中,一会儿把橡皮泥放到管子上,一会儿打开水龙头笑嘻嘻地淋着,一会儿拿了一块擦布铺放在水槽里。见他这么专注地沉浸在活动中,我没有干涉他,只是让阿姨关照他,就带其他孩子出去做广播操。广播操进行到一半,恺恺从教室里跑了出来(可能是阿姨提醒的),我示意他拿好哑铃排入队伍。

第二天区角游戏时,我在他摆放过物品的水槽里也放置了一些管子、彩泥以及各种形状的海绵、积木等,并轻声询问孩子们是否愿意去那里玩。只见恺恺看了我一眼,“哧溜”一下闪进了盥洗室,急速地又摆弄起了水槽中的管子和彩泥,非常兴奋。趁此机会,我站在他身边问:“恺恺,你在干什么呀?”

“种树。”他回过头来笑眯眯地看了我一眼,又神速地把左手捏拿的管子放在水槽中,而右手的彩泥自然落在了“树干”上。我心想:真妙呀!

“那为什么要开水龙头呀?”

“和老师一样,给他喝水。”记得每天早上当我一说要给“小树苗喝水去了”,他总会阵风似地跑在我的前面。

“呀,恺恺真有爱心,我们给他拍拍手。”

小朋友们都给他拍手。他边看着我边说:“我还要种树。”似乎是在感谢我给他的极富创意的玩乐机会。

我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返回了教室。过了一会儿,我似乎感到了盥洗室的热闹,就走了进去。这时我见他右手拿着最大的积木,左手仍拿着管子摆放在积木上,嘴里嚷着:“开船了,开船了!”旁边的孩子也像他一样,于是我也和他们一起吆喝起来:“大船小船都开了,出海了,捕鱼了……”欢笑声荡漾在“海面”上。

我释然,恺恺这个让我一度迷惑、难懂、调皮、极不定性、喜欢摆弄的4岁孩子,他的内心世界、联想和想象力竟然如此丰富。于是我对他特质的潜能又有了深入的挖掘:第四,他是个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具有研究潜质的孩子;第五,内心的思考语言表露于肢体语言和眼神语言上,不善于用话语表达。

一瞬间,我感到和他走得很近,似乎找到了打开“结”的头绪,领会了这个孩子的举动所蕴藏的内在语言。真的好奇怪,我最近和他对视时他那“诡秘”的眼神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双富有创意的会说话的眼睛,而且弯弯的富于挑战性的嘴角也变得友好了。

我又一次暗下决心:一定要继续读懂他,并帮助他用嘴巴说出他内心的美妙想法。力求在他能力有限、无法表达的时候用我丰富的想象力与他一起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提升他的想象,创造兴趣。

“瑞吉欧”教育理念阐述道:“孩子有一百种语言。”其深刻的含义在于:孩子虽然不能像成人一样掌握纯熟的语言,但孩子表达自己及对世界的认识却是独特的、多样的。

通过读恺恺的眼神和举动,让我深深地悟出:作为老师,我们要透过自己的声音、语调来与孩子们沟通。要让孩子们知道,你对他们所富于创造的内在语言和能力是多么有信心,而且为他们感到惊喜和骄傲。要让他们体验到和你一起讨论他们的想法是何等的兴奋和快乐。

解读孩子的语言是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前提。老师,特别是幼儿园的老师更要意识到这一点。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孩子特质的不同,更应该用我们自己的感官、爱心,感受每位孩子内在最深刻最丰富的语言,最大限度地提升、发展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我想,对于那几次恺恺的行为(被窝中发现腈纶棉、树叶碎片、彩泥),如果现在让我重新处理的话,我就不会用严肃的话语。我会跟恺恺亲切地说:“我知道恺恺非常厉害,能把天上的云朵(腈纶棉)请来,哇!是想做一只老鹰,高高地在蓝天里飞吧?哦,恺恺飞呀飞呀,飞累了,该睡觉了,好吗?”或者说:“你是在孵小鸡(腈纶棉)吗?呀!当心压着你的鸡宝宝。来,睡一觉,让蛋宝宝到旁边去休息,等一会儿再孵好吗?”能够想象出,当我和他的创意合二为一的时候,他一定会带着温馨,甜甜地进入梦境的。

(编辑 王滨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编读往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