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藏七》系列1:佛祖是用来爱的,不仅仅是顶礼膜拜的

(2013-02-26 22:32:51)
标签:

地藏七

地藏

佛祖

健康

    上周末参加生命预备七感受:

    1、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听道证法师讲经,很多肿瘤病人感叹,为何在生命的尽头时才知晓佛法,道证法师如是言。一下子撞击我的心灵,佛法得来其实不易,而自己真的不是很珍惜!此开经偈知道是谁写的吗?武则天!!这四句偈实在做得太好了,以後许许多多高僧大德想再做一首偈都没有办法;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再做一首开经偈比它更好的。武则天题的四句偈。因体会经义的玄妙希有,非常地欢喜,故有感而发写下开经偈。对我们众师兄而言,人身难得,更要精进。

    2、对我这个刚刚加入地藏七大家庭的人来说,是一次课程的再学习再深化,例如拜忏要一气呵成,把握节奏和呼吸,如何安排拜忏-诵经-念佛的合理时间等。       

    3、在无锡横山寺,见到很多非常精进的师兄,例如重光、响莲、智度等,赞叹随喜的同时,让自己更愿践行

 

    为何佛法殊胜,但少有人躬行实证?

    为何接触过佛法的人,成就的人少?

    为何持戒精进的人少,天天嚷着“佛祖心头坐,酒肉穿肠过”的人多?

 

    其实不难理解,身边事平常话中比比皆是!

    例如子淳出生在重庆忠县,家乡的名胜之一就是忠州石宝寨,离县城大约30分钟,我一次都没去过。2008年带太太和孩子回去,于是带家人去看,到的时候已经下午5点了,关门了,在外围瞅了瞅!

    在你的工作单位,有一个同事,兢兢业业,从不迟到早退,每天你们见面后还互相微笑打招呼,但对于这样一个每天八小时相处的人,你可能除了他的姓名和职位,对他一无所知……

    很可能你偶然和一个朋友聊天,才知道共同认识的一个A朋友已经患病离世,这个A朋友以往还经常电话短信的,但他说走就走了,这时候心中有一些内疚:对朋友A关心太少。

 

    很多人学佛,对待佛祖的心态和方式五花八门:

    A当保姆。在自己顺风顺水,心情大好的时候,正眼都不瞧佛祖。一旦事业不顺,家庭矛盾等逆境的时候,他身心痛苦,于是来到佛祖面前,说:佛祖,求你保佑我,当一回洗衣机吧,让我心灵洁净一些;让你拿起扫帚,扫掉我眼前的障碍;让你当一回说客,帮我说说,让那个难缠的家伙放过我。当我好起来的时候,我一定来还愿,布施一点钱,佛祖保佑啊

    看,像不像雇佣关系,主人和保姆的关系?

 

    B当保险箱。很多人往往在节日、佛诞日等虔诚来敬香,祈求佛祖保佑他N多心愿保佑他全家康泰保佑他公司昌盛。这样的人,敬一束香后,在寺院里参观一遍,扬长而去,回去后该吃香的就吃香的,喝辣的就喝辣的

    曾在佛堂里,听一个高僧开示,说:佛陀要你磕头干什么,佛不需要;而且,你一磕头,佛就要为你工作了

    也曾见一位信众,祈愿儿子考上北大,祈愿先生赚到1千万,祈愿80岁母亲重病康复,投了100元就离开了。我在旁边想:这样的钱,观音菩萨肯定不敢要,佛祖不一定肯收,就看地藏菩萨愿不愿接,哈哈!

 

    C当心理医生。很多人除了到庙里,为了方便,在家里也可能见佛堂,有事没事都跟佛祖说,东家长西家短的,作对了做错了之类。说完了,有悔改吗,有不再犯吗?够呛,习气在哪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有人曾经说,人生应这样度过:

    花点时间,什么都不做,这是放松的开始

    花点时间,去思考,这是进步的开始

    花点时间,去阅读,这是智慧的开始

    花点时间,去运动,这是健康的开始

    花点时间,去旅行,这是增长见闻的开始

    花点时间,去关怀社会,这是服务的开始

    真这样做了,那也是一个修为很不错的人了!

    同时,我们发现,这样的人生,似乎缺点什么?

 

    小时缺钙大时缺爱,这都不是什么很大的遗憾,佛法讲,这不过是你的业力和因果而已,真正让我们警醒的是:缺什么都可以,都不能缺信仰!

    没有信仰,你就不会懂得敬畏;不懂得敬畏,你就不会守戒行善,在高喊“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时候,在轻狂中在贪嗔痴中犯下重罪,伤己害人!

    没有信仰,你就不会懂得感恩。你会觉得所有的得来都是自己赚来的,想花就花,结果一点点的福报很快消耗殆尽。为何经常说“富不过三代”,还不是因为信仰的缺失,富二代富三代很快消耗了祖上的福德。

    没有信仰,你就不会懂得精进。年轻时觉得还有大把青春;中年时觉得机会还有很多,干嘛拼搏;年老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蹉跎中岁月飞逝,能得善终已经很不错,但人生还有很多的无常,如车祸、地震、海啸、疾病、凶杀等。平平安安过一生,这是很多人的愿望,同时,这个愿望,需要你积累非常多的善行和福报。

 

    佛祖是用来爱的,不仅仅是用来顶礼膜拜的

    1、佛祖首先是人而不是神,他在人间修行,和其他僧团一样苦行、化缘乞食。他是人成而佛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接触了地藏七后,觉得“吃素,诵经(地藏经),忏悔(礼佛大忏悔文),放生,行善(日行一善),念佛(阿弥陀佛)”这六部曲确实是觉行之路。

    2、我们要践行佛法,做善知识,而不是成为一个似懂非懂的佛油子

    3、一定精进,很多人明白事理但极少实修,结果学佛30年照旧一身病,家庭也鸡飞狗跳,我们不难体会: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头和脚的距离。

 

    网上有个笑话:哥来到这个世上,就没有想过要活着回去。

    子淳大学学医,在医院见过很多在病痛中离开的人,无论他生前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贵人,在阎王爷面前一视同仁啊。生可以不平等,死可以很殊胜。很多同修的师兄们在道场中发愿往生,而且是有信心上品往生,这种信心和愿力来自哪里,还不是依止佛法依止佛陀,精进修行!小诗一首:

    人有三宝精气神

    天地三宝日月星

    娑婆三宝佛法僧

    寂静安乐得往生

 

    地藏化身百千亿

    慈悲救拔转业力

    乘愿而来入凡尘

    弥陀金身信愿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