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岳南先生二三事

(2025-02-15 08:41:43)
标签:

文化

历史

教育

读书

                               岳南 先生二三事

原创 岗日僧革 文字和影像
 2025年02月15日 01:08 四川

与岳南先生相识,既是生活中的偶然,也是生命中的必然。

有一次聊到《南渡北归>>,一位饱读之士说:“《南渡北归》是当今时代的奢侈品。”我一下没明白什么意思,便请教她。她说:“你看,如今很多人,即便没有看过这部书,在很多场合都会提起它,表示自己对这书、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就像奢侈品,大多数人虽然都不拥  有,但依然喜欢和向往。”

这么一说我马上明白了,觉得她的这个比喻真好,既形象又有趣。

而且这个比喻还启发了我。在如今这个时代,在简体中文区,能出现《南渡北归》这样史诗般的作品,真是太不容易了,确实是中国人精神文化世界里的奢侈品。

2011年《南渡北归》出版发行第一版后,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一字不落地读了它,包括每个章节后面浩如烟海的考据注释。在我读过的所有书中,迄今为止,它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部,不亚于让我重新上了一次大学。那些在艰危离乱的时代依然弦歌不辍、暗夜传灯的民国学人们的身影,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思考个人与时代、与社会应有的关系,开始从浑浑噩噩的平淡更是平庸的日子里去寻找真正的意义。那时起,我的日常生活出现了一些变化,重新提笔记录平日所见、所思,找回了曾经的写作爱好。再后来,甚至影响、改变了我的人生走向。

岳南先生二三事
     《南渡北归》中文简体与正体字版。

2017年,慎重思考后,我选择了离开曾经待26年的体制。辞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李庄,去寻访《南渡北归》里大师们昔日艰难的足迹,去亲身感受李庄的山山水水中如今应该还依稀尚留的那些让我高山仰止的先生们高贵灵魂的遗韵。李庄归来,我写了篇《长江东逝默然,大师魂兮归来》,是我对“那时的先生们”,对《南渡北归》的第一次致敬。

后来,这篇文章被岳南先生看到,他在微博里转发了。

201811月,我又写了一篇《南渡子规犹啼血,北归春风唤不回》的长文,打算分成“上、下”两次在公众号发,“上”顺利发出,“下”始终无法通过平台审核发不出来。结果去年岳南先生在他的公众号上全文发了出来。

在我看来,今天的中国人都应该好好看一看《南渡北归》,了解一下我们民族真实的辉煌与苦难。在不远的过去,我们曾有过一段真正值得骄傲、自豪的历史,也有过不堪回首的往事。其实,看《南渡北归》,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岳南先生二三事
                                                          与人聊天时的岳南先生

在第一版的《南渡北归》的封面上印有这样两句话:“批阅史料还原被蓄意扭曲的历史真相,巨笔如椽再现被匆忙遗忘的沧桑辉煌”。我认为这是出版社、编辑,也代表了学界、读者给予岳南先生最崇高的评价。一个伟大的作家不需要太多的作品,有时候,一部就够了。后面再版时,虽然书籍装帧更精美大气,也更方便阅读,但却拿掉了这两句话。我理解出版社的苦衷,但对读者、作者和作品本身来说,是个小遗憾。

《南渡北归》对今天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对知识阶层尤甚。我看到大量的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都从书中汲取各种养料,做成专题文章和小视频来养号,客观上传播了真相和常识。我相信,看过《南渡北归》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认知提升和思想转变,至少对以前习以为常、深信不疑的事情开始产生怀疑,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开始动摇。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人就是在知识的加持下不断进步、进化。所以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岳南先生二三事
                                           岳南先生参加民间读书会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也有一些不甘寂寞之人,喜欢通过标新立异来刷存在感。有一次我看到一篇“批判性阅读《南渡北归》”的文章,很短不到200字,文中说:“一流的题材与人物,二流的史料被三流的作者写成了四流的文章”,又说“笔法欠佳,体例稍显凌乱”,但“史料之丰富,也值得一读”。我忍不住给作者留言:“你根本没有读懂这部书,尽管它非常通俗易懂。”作者回复我说他读过很多书,如果谈论一个话题“至少要提前看59本以上相关题材的书”。我告诉他:“不管你看了多少书,都只是一个书虫。”

确实也有微议《南渡北归》的语言像章回小说不够高级的。我是这么看的,要驾驭如此庞大、复杂的历史题材,书中好几百号人物,以及那么多云遮雾绕、山重水复的历史事件,很难想象用什么样的“高级笔法”去把如此庞杂的人和事周纳在一起,才能完成这部皇皇200字的巨著。《水浒传》和《红楼梦》哪个更高级?从艺术研究层面看,《红楼梦>确实语言更典雅,更书卷气,更阳春白雪,但从世俗接受程度来看,《水浒传》显然受众更多,传播更广,对社会的影响更大。文学作品很难用一个标准来一刀切,关键看我们需要什么,而作品又带给了我们什么。

岳南先生二三事

激情演讲时的岳南先生

上世纪60年代出生在山东的岳南先生,或许确实深受《水浒传》等古代话本小说的影响,用类似体例写出《南渡北归》,我认为恰恰是这部巨著最恰当的表现方式,真实、亲切、鲜活、富有感染力,历史人物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人,历史事件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我想象不出假如用其他什么风格的语言写出来,会是怎样的阅读感受。

一部文学作品有大量的读者喜欢,当然也会有人不喜欢,甚至忌恨。这部作品幸好是诞生在2010年,放在今天,能不能顺利出版发行,还真要打个问号。20185月,中纪委国家监委给干部推荐的第二期9本阅读书单里,《南渡北归》排在4位。但听说一直有人在坚持不懈地举报,去年相关部门通知出版社,库存清完后不再重印发行。如今,无论是实体书店还是网上,几乎很难再买到正版。我一直把《南渡北归》当作送朋友最好的礼物,曾经陆续买过好几次,听说要绝版,赶紧到书店又买了套,请岳南先生签了字送给了一个医学界德高望重的医生好朋友。

岳南先生二三事
                                    中纪委推荐《南渡北归》为干部阅读书目

这部书发行次年,便被《亚洲周刊》评为2011年全球华文十大好书”之冠,畅销不衰。也引来盗版不断,甚至数倍于正版,出版社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济于事。盗版实在太猖狂,怎么查都禁而不绝。岳南无奈地说:“就当它是在传播真相和历史了吧。”

很多人不知道,《南渡北归》出版后还有个小插曲。书的编辑康慨,是个锡伯族人,北大毕业,编完后被书中披露的历史所震撼,愤然辞去出版社的编辑工作,远赴美国。这哥们也是野夫名作《身边的江湖》一书的监制。

岳南从历史的尘埃里打捞出了那么多我族曾经的文化精英,为他们勒碑立传。写作过程中深受前辈大师们的精神和人格力量的感染,潜移默化地向他们靠拢。从岳南身上,似乎能看到他的山东老乡傅斯年的身影,两人不仅身材相近,性格和做事的风格也很像,都是为人正直、豪爽,特别为朋友着想,但又都是火爆筒子脾气。

有一次我帮他联系到一个高校做讲座,结束后被学生们围着签名留念。校方感谢他的辛苦,准备了一点讲课费,财务人员可能还有其他事,当着学生的面几次急着要给他,没太注意方式方法。他一下不高兴了,可能是觉得当着学生面不太好,有辱斯文,便很生硬地回绝了,搞得财务人员不知所措。我在一旁赶忙化解,代他收下,人群散了再转给他。结果他还没生完气,气咻咻地埋怨:“那个人怎么回事,怎么当着那么多人给这玩意儿!”看着他为这点小事不高兴的样子,我忍俊不禁:这老头怎么有时像个小孩儿一样啊。

岳南先生二三事

岳南先生给某地市委机关干部做讲座

作为地地道道的山东人,生活中的岳南完美体现了山东人为人忠厚、仗义、豪爽的特性。他善饮,酒局上从不推杯,不管谁敬他,也不管别人端的啥,他都会把自己杯中的酒一干而尽。敬别人也从不端饮料,但也不勉强别人跟他一样,能喝啥就喝啥。跟他相处非常轻松愉快。他年长我半轮,给我发信息时常称我为“兄”,身上有浓厚的民国学人的风范。还特别喜欢给朋友帮忙,只要有事找到他,都尽心尽力,从来不推诿、搪塞。

有次他到成都参加书展,我组局给他接风。那天朋友多,大家开心畅聊,话题不断,频频举杯,你来我往,他喝了不少,非常尽兴。有人还带了他的作品来请他签名,拍照留念。席间拙荆拿出一篇自己的习作请他以后有空看看,给指点一下。结束时天色已晚,我送他到酒店,嘱他早点休息,第二天他还要参加出版社、组委会安排的很多活动,演讲、讲座、签售,工作量大,都挺累人的。

没想到次日早上我打开手机,看到他快半夜了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谈他的读后感。拙荆的那篇习作有好几万字,是个中篇了,读起来很要花点时间。他喝了一台大酒,还惦记着这事儿,不仅提出很中肯的建议,还主动表示愿意提供更多的帮助。如此重情好义,对朋友真诚、负责,真今之美髯公也。

 

岳南先生二三事

                                               岳南先生半夜发来的短信

有个网红大V作家,想请岳南推荐一下他的书。他跟岳南不熟,不好意思去找,知道我和岳南交好,便拜托我去帮说一下。我给岳南兄转达了这位作家的愿望后,岳南说没怎么读过他的作品,不太好评论,干脆让我来草拟一个,他修改后转交。未几,我便收到了岳南兄修改后的文稿,无论立意还是语言,比我起草的初稿那真是好了不知凡几。他告诉我,他修改后,又请了他当年军艺文学系的同学、一个著名的诗人再进行了完善、把关。我把推荐文稿转给那位作家,他非常满意,觉得远超预期,对岳南先生感激不尽。

世人都知道大疫暴发后,除了武汉作家方方通过日记留下了历史记录外,其他作家鲜有什么行动。几乎没有人知道,岳南先生是当时最勇敢的作家,将来的历史,必定会载入他的壮举。2022年底管控放开后举世皆阳,他也不例外。我知道他胖,身体消耗大,恢复会比常人困难,发信息关心他的状况。他录了一段视频发给我,躺在家里的床上,盖着厚厚的被子,头上搭了一张毛巾,对着镜头给我打“V”的手势,说已经开始恢复了,鼓励我也加油,一起扛过去。

岳南成名后,为了回报村里的乡亲,有一年春节,他自掏腰包把老家诸城县的一个电影院包了,请全村人去看电影,还准备了很多礼物,让大伙儿抽奖一起乐乐。他每年都要回老家贾悦镇河西拐庄好几次,陪伴家人,看望乡亲。

虽然已经离开故土很多年,岳南至今仍是一口浓重的家乡口音,他语速比较快,不熟悉的人常听不懂他说话。在台湾清华大学作驻校作家时,给学生上课,他在讲台上讲得激情飞扬、滔滔不绝,台下的学生听得不知所云、昏昏欲睡,常常到最后只剩下寥寥几人,可能也是出于礼貌不好意思全走光了,多少算给了大陆来的著名作家一个面子。

岳南先生二三事

台北书展上的岳南先生

说起诸城,还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古属鲁国,历来文风厚重,历史上出了很多名人。受尧禅让的虞舜,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的公冶长,《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李清照丈夫、学者赵明诚,《金瓶梅续集》作者丁耀亢,现代作家王统照、王希坚、王意坚、王愿坚、臧克家、王良瑛等,都是诸城人。著名军旅作家王愿坚、画家刘大为跟岳南不但是诸城老乡,还是他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读书时的老师,当时分任系主任和副主任。诸葛亮的祖籍也是诸城。苏东坡曾做过诸城(古称密州)的知州,他的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悼念亡妻的“千古第一悼亡诗”《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等旷世神作,都是在这里写就的。当代还有两个大人物也是诸城人,一个叫康生,一个叫李云鹤,就是后来上海滩电影界的女明星蓝萍。此外,还有一个因跟蓝萍同是诸城人而在“文革”中倒了大霉的北影厂著名导演崔嵬。

岳南一直在酝酿、构思一部写诸城历史、文化名人的作品,题目他都想好了,叫《潍河岸边的灯火》。

岳南的夫人跟他是一个村的,而且他俩真是世间少有的不一般的姻缘。岳南和夫人不仅同一天、同一个时辰出生,还是同一个接生婆接的生。他给我说,那天村里两家待产,本来接生婆先在他家里接生他,但半天他不出来。另外一家告知说马上要生了,接生婆赶紧跑去那边,忙活完返回这边,结果他已经出来了。于是,两个几乎同时落地的娃娃便打了儿女亲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再后来更成了一生的伴侣。至于到底谁先一脚来到世上,岳南兄给我说,就是一个谜了。

有一次我到北京,岳南兄安排吃饭,夫人也来了。嫂夫人一看就是典型的鲁中地区妇女的形象,质朴、善良、真诚,待人热情、亲切、周到,言谈举止十分得体,给人印象非常好。嫂夫人不仅是个优秀的贤内助,让我有点意外的是,她的知识面还很宽,对冷僻领域的知识了解不少,或许跟岳南兄平日里的熏陶有关。岳南兄能有今日之成就,显然跟夫人对他生活、写作的全面、细心的照顾和支持分不开。

岳南先生二三事
                                         给热心读者签名时的岳南先生

作为一个知名的畅销书作家,确实,是《南渡北归》奠定了岳南先生在当代文坛的地位,让他声名远播,广为人知。其实,岳南先生真正的强项是在考古文学领域。他是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唯一的特约作家,还兼任中华考古文学协会会长。2023年再版的《考古中国》系列十一册,涵盖了秦始皇兵马俑、法门寺地宫、三星堆、金沙遗址、马王堆、“北京人”头盖骨、明定陵、清东陵、南越王墓、曾乙侯墓、银雀山《孙子兵法》发掘、夏商周断代工程等重大考古事件的回溯,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文学领域最完整、最全面、最宏大的系列文学作品。我去年看了其中的《风雪定陵——明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一册,非常精彩,让我大涨知识,获益良多,对明史有了更准确的了解。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1996年国家启动的对华夏上古史进行年代研究和划分的重大学术活动,集中了当时国内最优秀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等9个学科12个专业的顶尖研究人员共200多人联合攻关,岳南作为唯一一个非历史和考古学专业出身的文学家被邀请参与,足见他在这个领域的地位和受到的重视。

 

岳南先生二三事
李庄人民对岳南先生充满感情

《南渡北归》风靡海内外后,让昔日寂寂无名的宜宾李庄一夜之间声名传遍大江南北,许多人慕名而来,小小的古镇因此成了热门旅游地,快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当年岳南去采风、考察时的地方领导,此时已经转任宜宾市江安县,江安是当年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南渡避乱的落脚地,国立剧专是中国现代戏剧诞生的摇篮,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前身。江安领导很希望岳南先生再来为国立剧专立传,把这一段历史还原给世人。

盛情难却。豪爽、耿直的岳南慨然应允,于20195月专程前往江安,扎在国立剧专纪念馆工作几日,开始了查找资料等前期工作。行前他联系我,问我有没空也过去待两天。能和他一起参与这个有意义的事情,于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马上安排好时间赶过去跟他汇合,给他当了两天助手。

 

岳南先生二三事

                                         在江安国立剧专纪念馆查找档案资料

初夏的长江边,天气已经很热了,体胖怕热的山东大汉岳南,每天摇晃着庞大的身躯,从剧专纪念馆的档案室里捧着一摞摞珍贵的历史档案进进出出,在陈旧的故纸堆里寻找写作素材。他一边小心翼翼的翻揭着发黄、发脆的纸张,一边还要注意随时流出的汗水不要滴到了纸上,给文物造成损害。人们阅读作品时常常被作者精彩的描写所吸引、感染,但哪知他们背后付出了多少的艰辛。

胡适倡导搞研究的人“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傅斯年要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人员做学问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从岳南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严谨的学者、作家是如何践行、传承前辈先贤的箴训的。

据闻,受香港岭南大学的邀请,岳南先生即将离开大陆赴港就任岭南大学驻校作家一职。祝愿南渡后的岳南骊珠不隐,皋鹤长鸣,佳卷盈箧,不要一去不返,与春天一起北归。

岳南先生二三事
                           2024年3月,岳南先生在三星堆考古发掘遗址采集资料

《南渡北归》巨大的发行量不仅给岳南带来了很高的社会声望,也给他创造了财富,让他跻身中国作家富豪榜榜单,前后共拿到2000多万版税。对许多人来说,这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了,但岳南兄告诉我,给孩子买套房就没了。北京的房价众所周知,我估计也就是个地段稍好点的100多平米的房子。中国的父母就是这样,宁愿自己吃糠咽菜,也一定要勒紧裤腰带让下一代过上好一点的日子。西方人对这个理解不了。

作为一个不依赖体制、独立写作的全职作家,岳南先生全家的生计都要靠他的一支笔,生存压力可想而知。而一个传统老派作家,除了勤奋写作,不断把书稿变为书籍,通过稿酬、版税变现养家以外,对其他的商业运作方式他并不熟悉。现在的出版业也比较艰难,出版社出版作品时,往往要求作家自己包销一定比例,或者根据销量来结算。网络和电子产品对纸质版书籍冲击很大,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愿意掏钱买书来看的人越来越少,靠写书为生变得尤为严峻。

前两年俞敏洪和董宇辉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帮助岳南先生快速销售了一波作品,让他了解了通过平台在直播间带货的方式。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让以前只知道传统书籍销售渠道的岳南大感兴趣,开始理解网络经济时代个人IP的影响力就是商业价值的观念,于是也去注册了抖音号、微信视频号、公众号等进行宣传。但因为没有团队策划、包装和运营,基本都靠他自己单枪匹马搞,加上又不擅长编排、剪辑、配音、合成等制作技术,虽然影响在慢慢扩大,但跟网红、头部大V还是完全没法比。我知道搞那些事情费时耗力,必定占用他大量的写作时间,有些得不偿失,但我也是外行,鞭长莫及又帮不上忙,看着干着急,只好提醒他尽量还是把精力放到主要的事情上来,并介绍电商领域的专业人员跟他联系,帮他想办法怎么尽快打开局面。

好在他确实是个高产作家,创作并没有被耽误。

近年来,四川德阳广汉三星堆考古遗址的继续发掘应该是我国乃至全世界考古、文物研究领域最热门的事件了。随着越来越多考古成果的发现,三星堆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岳南是国内第一个把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呈现于世的作家,《考古中国》系列中的《天赐王国——三星堆与金沙遗址惊世记》这一册就是专门说这事的。这部书最早成书于2012年,10多年过去,出版社认为应该按照新出土的文物、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补充完善,重新编排出版一本新书。20243月,岳南先生让我陪同他再次赶赴三星堆遗址,与正在现场工作的考古人员深入交流,讨论发掘成果,观摩发掘作业面,采集了很多珍贵的文字和影像资料。

岳南先生二三事

                                                                岳南先生新作

17日腊八节这天,岳南兄在微信上发给我一张设计精美、大气的书籍封面照片,书名叫《看见三星堆》,告诉我就是去年到现场采访回去后的创作成果,即将出版发行。一年不到的时间,他又写出一本新书,这样的工作强度和效率,实在令我钦佩。反观自己,又虚度了一年时光,真愧耻赧颜。按照出版社的安排,这本书25日已经正式开印,这几天正在装订成册,很快发行面世。由衷地祝愿岳南先生新作上市大卖,让感兴趣的读者对三星堆考古发掘活动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深入的了解。

岳南先生二三事
                      岳南先生部分作品

       我的书架上专门留了一格来放岳南先生的作品,而且是最方便拿取的位置。除了年代久远和市面上不好找的,我买了他大部分的作品。他每出一本新书,我都会在网上买来,等他到成都时让他补上签名。多买他的书,是我唯一能给他的支持。当然,阅读他的作品,首先是我最好的精神享受。

   2025.2.12元宵节,于蓉南问学堂



                             岳南先生二三事


相关连接——

点击:岳南先生二三事岳南先生二三事岳南先生二三事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

 

                                             岳南先生二三事     岳南先生二三事    群星  允公允能 张伯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