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大师——我接触到的岳南老师

标签:
文化教育张伯苓梅贻琦演讲 |
从蔷之屏书店的公众号看到2025年1月4号岳南老师讲座的通知,心里就有了期盼。在等待的日子里,不时地念叨着,这次可别错过。
知道岳南老师,是蔷之屏书店经理李姐强烈推荐我读岳南老师的《风雪定陵》。接触到岳南老师,是在蔷之屏书店的读书分享会上。那是2018年4月,岳南老师携他的《南渡北归》与蔷之屏书店读者见面。我真的很荣幸,第一次接触岳南老师,就是得天独厚的机会。因为当时岳南老师在我的居住地大港,所以书店的经理李姐委托我把岳南老师从大港接到市里的书店。那次,我约了两个朋友。我们三个五十岁的女人,和同为六零后的大作家同行,一路上都很兴奋。虽然是初次见面,岳南老师的随和有趣让我们没有初次接近大作家的拘束感。
我第二次接触岳南老师,是2022年8月,他的新书《梁思成林徽因与他们那个时代》在蔷之屏书店首发签售。那次,也是缘份,岳南老师又在大港,我再次有幸得到和岳南老师深度接触的先机,我和闺蜜一同接岳南老师从大港到书店。
1月4号,这次岳南老师携新书《张伯苓为师允公能》来蔷之屏书店与读者见面演讲,是我第三次接触到岳南老师。
一而再再而三的现场聆听岳南老师讲座,由此沉淀的那份期待是越发的浓厚。这也是岳南老师的个人修养的引力所在吧。
岳南老师莅临蔷之屏书店举办讲座,应该不少于五次。书店经理李姐以资深读书人的身份,更了解读者对岳南老师的期待和热情。对于这次讲座会场的布置那是一个满当,书店里能放凳子的地方都见缝插针的摆上了凳子,就连一些摆书的平台也加了棉坐垫,对于岳南老师的讲座,听众的热情可不一般。
果然与李经理预测的一样,这次讲座参与的读者爆棚。放眼望去,书店里的空间堆满了人。坐不下就站着;前台没地儿,就在岳南老师的身后找地方。
这次讲座的主持是天津和平区文联主席、作协主席秦岭,嘉宾是张伯苓校长的嫡孙张元龙先生、宋哲元的外甥女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李慧兰女士。他们都是怀着对岳南老师的敬佩而为他站台。他们对岳南老师称赞有加,并由衷的称呼岳南老师为大师。张元龙先生快八十了,李慧兰女士也九十多岁了,他们是岳南老师书里描述人物的亲属,他们深刻了解岳南老师作品的真实性和社会意义,为他站台,他们慷慨中带着一份义不容辞。
这次到场的听众不止天津本地的,还有北京远道而来的追随者。不止有作家大腕儿,还有美院的画家、雕塑家和师大的教授。既有南开的老校友,也有活跃在不同领域的博士学者,更有在校的大学生。其中有一位南开在读的身有残疾的大学生,岳南老师特意邀请他现场发言,他的言语朴实中透着担当,他的努力而为充分体现了南开大学的校训允公允能、不拘一格为社会培养服务能力人才的传承。
演讲过程中,岳南老师的语速快又夹杂着浓郁的地方口音,有的言语可能听着有点漏拍,但是岳南老师的神采飞扬感染者每一位听众,大家不时的会意而笑。整个讲座,岳南老师诙谐幽默地抖着一些写作过程的趣料,秦岭老师无缝衔接穿插主持。不同身份的人纷纷发表着感言,一场文学的盛宴在互动中升华。
岳南老师用十多年的时间潜心史料、不懈考证,给我们呈现了民国抗战时期,我国那些知识大家为保留文化火种、科学兴国所做的努力和牺牲。那种知识分子的远见和责任感,那种用精神围堰在炮火中铸就的知识传承,让我们见证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师。
今天,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更建议大家多读读岳南老师的《南渡北归》以及描述民国抗战时期大师们的系列作品,让喧嚣的心静下来,担负起一个文化人应有的社会责任,为了中国文化底蕴的不失色而振奋起来做点有用的事情。
岳南老师的书挖掘的都是中华的文明瑰宝。既有民国抗战时期传播和守候文化火种的大师们,也有古文明的考古系列。大家的年龄不同,阅历不同,阅读岳南老师的作品肯定收获见解不一样。不妨碍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就不带有个人色彩的介绍岳南老师作品的内容了,希望大家可以自己阅读体会。
岳南老师的作品严谨,以文学方式叙述历史,读他的文字能感受岳南老师对中国一些史事和往事的情怀。我们在他的文字里能感受中国文明的所在和之所在。
1月4号的这场读书分享会,不知不觉进行了将近三个小时,大家的精神一直专注,情绪活跃。
岳南老师的感染力来自于真实和风趣,更有一份蕴含其中的社会责任。
回味岳南老师的讲座过程,我还有一个感受很强烈,那就是他的讲座听了还想再听。期待岳南老师下一次的讲座。
相关连接:
点击:《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