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经历的另类风雨

标签:
文化民国大师清华西师 |
与来自西南师院官方的迫害相比,吴宓经历的另一重生命风雨更使人痛心疾首。岳南《南渡北归·离别》中介绍:1974年,根据上级指示,西南师院准备补发非法扣除的吴宓的工资,总数达到一万多元。一些人为了从中分一杯羹,编造回乡之人钱财被迁入地流氓群众所抢的谎言,极力阻止吴宓回乡养老。除了编谎言恫吓,他们还有大量骗财行为。重钢五厂一杨姓工人略施小计以几元钱的小闹钟骗取吴宓价值几百元的进口名表。一凌姓女生以患病需去上海治病为由从吴宓手上拿走两千元,后来连面也不见。某日,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在吴宓面前念一封信,大意是吴的一个学生因住院动手术,急需一笔钱,请吴老师给予帮助,钱可由来人带回。照顾吴宓的曾婆婆顿时生疑,走过去一看,年轻人读的居然是一张白纸,此事才穿帮。知道吴宓爱书如命,一些小人搞起了以书行骗的勾当。吴宓保存的26本1935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吴宓诗集》,不到半月就被来人偷走,每到吴宓发工资,就有人拿了诗集,让吴宓出钱赎回,一本诗集索价几十元。赎回诗集,吴宓屋里的其他书又一本本丢失,不久就会有人拿着书要求以钱赎回。但过不了几天,他的手稿、日记等又被人偷走,需重新赎回。吴宓大约一半的工资花在赎回自己的书、手稿和日记上。
按照常理,吴宓无端遭受迫害,与政治相对疏离的一般民众应该同情他、关心他才对。然而,在吴宓的晚年,他遭遇到的虽然也有温情,比如西师某女老师偷偷为其织袜子即是一例,但更多的却是一些小人的算计。他们使用恫吓、偷盗、欺骗等各种卑鄙手段,千方百计榨取吴宓的钱财,充分显示了人性中的自私、贪婪和无耻。
我从来不相信人心会永远堕落,也一贯认为世间有高尚、利他的人,但我同时也知道人的高尚、利他是需要后天修炼的,而人的自私、贪婪却出自某种天性。一个正常的社会一定会营造一种气氛,压制人本性中的自私、贪婪,鼓励人的善良、无私。社会的道德规则、法律制度其实都是基于鼓励良俗的理念而设计的。然而,在“文革”这种政治极其偏执的时代,正常的道德和法律早已被当成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东西抛弃了,人性中的邪恶、无耻却在社会上畅通无阻。我敢肯定,在当时那种特定气氛下,被卑劣人性伤害的,绝对不只是一个吴宓,也绝对不只是一个人的财产。
吴宓经受的另类风雨,其实是人性之恶与政治机制变态的混合物。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