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最早的一次日食纪录

(2009-07-21 18:32:19)
标签:

文化

日食

世界

最早

断代工程

杂谈

                      世界最早的一次日食纪录

 世界最早的一次日食纪录

1997年3月9日8点25分,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人员周晓陆等

 在新疆塔城观测到的“天再旦”现象。这是自懿王元年“天再旦”之后,于20世纪末

在中国西北部地区发现的又一次“天再旦”,据夏商周工程研究人员刘次沅推算,

           二者相距2896年(公元前899年—2007年),这次日食纪录与历史上纪录相对照,对

           西周王年的推定起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天再旦,即日食给人类造成一天经历两个

                         早晨的感觉(刘次沅解释并提供图片,勿转载)

 

    有史以来人类对日食最早的一次记录,是发生于中国夏代的仲康日食。

    在遥远的古代,中华民族就将天象观测作为一个国家极其重要的政事,每一朝代都设置位高的专官,专门从事这种观测工作。而朝廷对于天官的期望也往往很高,督促极为严格,若不认真观测,很容易闹出乱子,天官本人也将遭到被诛戮的命运。如在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书经》中有一篇叫《胤征》的文章,讲述了一位司天的天官因玩忽职守遭到杀头的悲剧故事。由于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之早和具有的典型意义,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夏代经过禹、启到太康时代,国势就有些不妙,而这位称作太康的帝王掌管朝政之后,放情纵欲,不理朝政,既不关心历法,也不过问天官的工作,使国家政务和农事陷入了混乱不堪的局面。这种局面终于遭到了以后羿为代表的武装集团的反对,并起兵夺取了国家政权。太康等兄弟五人在后羿军队的凌厉攻势之下,不得不放弃京都而出逃。

    太康死后,其弟中康继位。为了吸取太康一朝的教训,中康对朝廷内外进行了整顿,不仅新设立了司天的职官羲和,还任命胤侯执掌兵权,很有些中兴的势头。正在这个时期的某一个朔日,突然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见原本高悬天空光芒四射的太阳正一点一点地消失,顿时天色由灰变暗,由暗变黑,几步之内难辨人影。在野外游荡的鸡狗鹅鸭甚至微小的蚂蚁,都因急于寻找归宿以致在黑暗中团团乱转,路上的行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天象变化,个个惊恐万状,争相夺路而逃。按照当时的认识和天命的宇宙思想,凡日食出现,预示着国家将有灾难发生,这个灾难可能会危及帝王的地位或者性命。只有国王亲率众臣到殿前设坛焚香舍钱才能将太阳重新召回,灾难也可以避免。这个过程称为“救日”。

世界最早的一次日食纪录

                      羲和画像

    此时,宫中乐官眼看太阳一点点沉没,无尽的黑夜就要笼罩大地,焦急与惊恐之中迅速敲响了救日的钟声,洪亮急促的钟声穿过一层层富丽豪华的大殿,惊动了夏帝中康和文武百官,主管钱币的财官啬夫慌忙赶往财库取钱礼天,中康帝也满面肃穆,慌慌张张地跑出后宫上朝率百官举行救日之礼。就在朝廷上下一片惊恐混乱,鸡飞狗跳之时,独不见负责司天的关键人物羲和前来说个究竟。中康帝心中正为羲和没有提前报告日食之事大为恼火,又不见其人前来行救日之礼,自是愤恨不已,情急中急忙派人去找寻。意想不到的是,这羲和刚与几个哥们从洒肆里喝酒回舍,醉卧铺榻,发着酣声做着金钱美女之梦,外面发生的一切似乎与他毫无关系。几个找寻者见状,忙将其抬起来向宫中大殿奔跑,想不到这羲和突然酒醒,并借着洒劲把几个当差的一顿飞拳乱脚,差役们一气之下,索性不再顾及,径自赶回宫内报告。中康闻讯,顿时脸色铁青,暴跳如雷。根据夏朝政典规定,凡不及时上报日食的天官“杀无赦”。于是中康咬牙切齿地高声喊道:“妈啦个巴子的,快把这个擅离职守、违背朝纲的昏官乌龟王八蛋给我砍了!”

    只这一句,正哼哼唧唧,沉湎于美梦中的羲和,脖子上那个椭圆形的肉球,随着一道寒光闪过,“噗”地一声滚落到污泥浊水之中。肉球上的眼皮伴着有些发白的睫毛,于血污的滚动中迷茫而吃力地眨巴了几下,便像一堆臭狗屎一样不再动弹。

世界最早的一次日食纪录

身首异处的羲和

     这个故事明确表述了夏朝中康时代的一次日食记录,也是全世界所知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被历史学家与天文学家称为中康日食。

    在流行的《古文尚书·胤征》中,曾留下了较为详细的记载。而与《古文尚书》记载的这次事件相呼应的是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的记载:“帝仲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梁代天文学家虞邝认为文献上记载的这次日食就发生于仲康元年,号称仲康日食。此后历代天文学家如僧一行、郭守敬、汤若望、李天经等都利用不同的推算方法进行过推算,至20世纪80年代已有13种不同的结果。1998年,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为研究夏代纪年问题,同样注意到了这次日食记录,并委托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南京大学天文系等单位的吴守贤、周洪楠、李勇、刘次沅等学者进行推算,以考察夏年。

世界最早的一次日食纪录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人员在探讨仲康日食发生的年代(岳南摄)

    吴守贤等专家用现代方法,并使用最新的太阳和月亮历表对历代天文学家的13种说法进行核算,发现每一种说法都存在问题。最后专题组将文献记载的“季秋”这个天文学概念,设定在10月1日至12月18日之间,对洛阳地区公元前2250年至前1850年共400年间的可见日食进行普查性计算,得出符合季秋的大食分日食共有11次,其中发生在公元前2043年10月3日、公元前2019年12月6日、公元前1970年11月5日和公元前1961年10月26日共4次,而这4次之中其中的1次,就是夏代仲康日食的发生时间。仲康日食年代的推算,在证明了这次日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纪录的同时,也为举世瞩目的夏商周断工程中的夏代纪年推算,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夏代纪年:大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癸,共17王,始于公元前2070—1600年。

(文/岳南)

 

 

 

                                     详情参见

 

                 《考古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密记》岳南著

                            

                 新浪网“读书”连载栏目正在连载

 点击进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3308af01000b1b.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