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十年前高考路

(2009-07-20 13:38:10)
标签:

文化

高考

诸城

五中

节流龟

晕倒

杂谈

                                 三十年前高考路

                                                                              文/葛承林

 

三十年前高考路

本文作者葛承林(左一)在诸城五中建校五十年校庆会上 

  

    本博编者按:

     三十年前的今天,是包括诸城五中在内的中国学生高考之日,其间辛苦与辛酸只有亲历者方能体会,现特转载1979届诸城五中6班毕业生葛承林兄一文,以飨读者。

                                                                      ——博主2009。7。7

 

    今天是小暑,虽然雨后较前几天凉爽了不少,但还是有些闷热,晚饭后坐在电脑旁,有点心神不定,总觉得今天的日子有点特殊,细细想来,7月7日原来是三十年前参加高考的日子,哎!时间如流水,都三十年了,过得真快呀,历历往事浮现在眼前,就像是发生在昨天一样。
    那年刚满十七岁,对高考的认识不是很深刻,不是很明白高考会对我们的人生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只是知道考上大学后可能就不用扛锄头了,就有可能整天吃大卷子(馒头)了,仅此而已。我们那一级共有三百三十多个应届毕业生,记得最后报考大学的只有五人,另外还有三个往届的复读生,有三个人是坐公交车自己去的,我们了五个人在李老师的带领下,骑着三辆自行车在6号下午去诸城一中,路上碰到相邻中学的带队老师和他的两个得意学生也去参加高考,那位老师问李老师:“你们学校今年有没有有希望考上的?”。李老师道:“有砚森、承林两个成绩不错”。那老师也不管我们就在身旁,不屑一顾地说:“就他们两个呀?我知道,小学我就教过他们,不行”。听了这话,心里一阵不服,就你的学生能考上呀,我们怎么就不行了?憋了一路子气,李老师看我们情绪不对,偷偷地对我们说:“别听他的,我相信你们肯定行!”
    我们就住在一中的学生宿舍,跟我们学校一样,三间屋大通铺,床板还有断了的,席子破烂不堪,没有褥子,没有蚊帐,城里的蚊子比我们乡下的厉害,跳蚤也不比我们那里少,又没带蒲扇,在蚊子跳蚤的联合攻击下怎能睡得着?李老师再三告诉我们,明天就考试了,睡不着也要躺下,闭上眼睛,谁也不许出声,哈哈,跟哄小孩一样。

三十年前高考路

                   今天的诸城一中,比原来强多了,宿舍床上再也没有虱子与锅枣了。
    第一天记得是考语文和物理,很轻松,会的都答了,不会的也没法答(不知道什么是作弊),晚饭后没事干,几个人到操场上拾节流龟(知了猴),正玩得起劲,李老师找到我们,把我们痛批了一顿,叫我们围坐在地上,说:“明天上午考数学,你们知道勾股定理是怎么回事吗?”这个问题在今天看来有些可笑,但那时候我们学的东西很少,还真就把我们难住了,没人回答。最后老师问我:“你知道吗?”,我仔细想了一下,说好像是大正方形里面有一个小正方形,老师说对,就是这个意思。凑巧的是第二天的高考数学题里就有一道这样的题:试证明勾股定理。哈哈!真让老师猜着了。就我所知,就这么一道题,答对的不多,我们几个人当中就我自己做对了。

 三十年前高考路

                               葛承林(左一)在诸城五中校庆会上

    7月8号,参加高考第二天,早上想到外面买点东西吃,摸摸口袋里还有三毛钱,还有两天呢,要数算着花,买根油条垫吧垫吧就行了,正排队时听见有人喊我名字,一看是姐夫,骑一辆大金鹿自行车,到城里来办事,问我怎么在这里?我说来考大学呢,姐夫听了也没说话,就开始翻口袋,全身翻了个遍找出了一块钱(身上就带了一块钱)给了我,问我够了不?我说够了,明天就回去了。当时心里的激动劲就甭提了,就差眼泪哗哗地了。

    上午考数学,因为第一天的语文和物理考得很轻松,有点麻痹,数学可是我的强项,前面的题不算难,悠哉悠哉地做着,突然监考老师宣布还有15分钟交卷,还有三道大题没答呢,嘿嘿,快答题吧,了了草草地答了一道半题,就到点了,后悔呀,要是有块手表那就好了,结果100分的题只得了73分。大意失荆州,教训哪!下午是我的弱项化学,我最不愿意学化学了,加上上午的考试阴影还没走出来,反正考得很糟,只得了50、5分.

    一天下来,心情郁闷,晚上当然也睡不好了,最后一天考政治,早上昏昏沉沉,没有食欲,饭也没吃,就进考场了,考完试出来,小雨一直下着,大家都问:下午考什么?考英语吧?英语?又不会还考什么劲呀,不考了我们走吧,哈哈,现在看来是多么缺心眼呀,竟然不进考场,就是一点不会,也能得十几分(当年英语占10分,到了大学才知道,人家一点不会的因为进了考场蒙对了十来分,录取分班的时候学校就高看一眼,他们都分到快班里,而我们这些考零分的只能是在慢班了)。

三十年前高考路

诸城五中建校五十周年校庆宴会上,九级学生李勋森(对面胸戴红花者)

在听取同学们构想的中国向何处去的建国方略。

    身上披块油纸,什么也没吃,骑着自行车就上路了,两顿没吃饭,还冒着小雨,又是上坡路,五十里沙子路实在是太远了,自行车吱吱地响着,我精疲力尽地蹬着,狼狈像现在想都不愿想,好不容易回到了五中,熟悉的教室里不见一人,碰见一小师弟问还有老师在学校吗?说王老师在宿舍呢。王老师是我高一时的班主任,因为腿伤了放假没回去,见到我很高兴,问我吃饭了吗?我说吃了(其实肚子里真是饿得慌,到现在还后悔说吃了),王老师就让伺候他的学生到菜园里摘黄瓜(我们自己在校园里种的),摘了满满一笊篱,太饿了,我狼吞虎咽地吃完了这一笊篱黄瓜,因为到我们村里的泥路没法骑车,又正好有几个同村的也回家,就一起步行往回走,我越走越无力,肚子难受得要命,离家还有一里多路的时候,我实在走不动了,晕了过去,是同村的同学把我架回去的,现在想想是黄瓜中毒了(其实就是没吃饭又吃了很多不含糖的黄瓜,引起的低血糖休克)。

 

三十年前高考路

与作者同届的诸城五中九级学生程志平/冯兰云/王建/王焕青(自左至右)等

四位军地两个领域的大老板/高级军官/著名校花,于2008年10月参加建校五十周年在校内留影

    回到家里,一头扎到炕上,昏昏沉沉,肚子说不上来怎么难受,无法形容,还有点恶心,不知为什么也不觉得饿了,见到老娘做的饭也没什么亲切感,只是胡乱吃了两口就睡了。第二天早上仍然昏昏欲睡,老娘把我叫醒,喝了点稀饭,又睡了,中午还是一样,吃了睡,睡了吃,一直持续了三天。家里人以为我真的病了,或者因为考大学成绩不好,心里有什么压力?老娘不住的劝解:考不上大学有什么关系,我们照样盖屋娶媳妇,你也别愁,整天蒙头睡觉也不是办法呀!其实他们不知道,我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只是累了,太累了,

    三天后,我想我现在也该为我扎根农村闹革命做准备了,也许是休息的够了,还别说,真的来劲了,精神十足。一大早我就跑去找生产队长,因为我听说这两天赶地排子车的人病了,我想这个活最适合我了,以前放假时不论是赶马车、牛车或是地排车的人都愿意找我给他们跟车,不管是拉麦子、玉米、黄豆、还是花生等,我装的车又高又正,拉的又多,从不会半路翻车,所以找到队长我就说我已经高中毕业了,就要扎根农村了,我这么瘦弱,推小车肯定不行,你就让我赶地派排车(毛驴车)吧,正巧没人干,也可能别人干他不放心,所以很爽快就答应了。

三十年前高考路

博主岳南(左)于2008年7月1日晚,

在北京亚运村五洲大酒店内葛承林出席国际医学学术讨论会期间下榻的房间留影

    赶地排车有两大好处,一是轻松,,虽然装车时有点累,但在路上就是坐在车上了,鞭子一甩:“得儿,驾!”好不得意!二是可以干点私活,尤其是生产队里分了东西,不用身背肩挑,装上地排车顺便就拉家去了,别人要用还得舔摸舔摸(拉近乎)我,要不然我不让他沾光。看样子我运气不错,刚在农村扎根就摊上这么好的活,那段时间过得真是悠哉悠哉,自豪啊!那时的我是一心一意想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决心扎根农村一辈子了。 

三十年前高考路

                诸城五中九级毕业生,出身贾悦西拐庄的大腕胡德华在舜文化节开幕式上

    可惜“好景”不长,一个多月后,当我正在离村庄两公里的农田里哼着小曲,两手端着大叉,吃力地往地排车上装着黄豆秸时,五中教导处杨老师骑着他的大金鹿自行车,满头大汗找到我,一手夺下我手上的大叉,很激动的样子对我吼道:“你怎么还在这儿干活?你考上大学了,快走,咱不干这个了”。说着拉着我就让我座他的自行车去学校,我当时除了有点发呆之外,并没有多少激动的感觉,很平静地说:“杨老师,你先回去吧,我不能马上就走,我要把毛驴和地排车都完整地交给队长,才能回学校呢。”(要是毛驴车丢了,社员们还不得找我拼命呀)只可惜这么好的活儿只干了一个多月,从那时起再没有赶过地排车,现在地排车也很少见了,是不是都进农业博物馆了?

三十年前高考路

诸城五中十三级学生/出身贾悦西拐庄的著名作家金泉在五洲大酒店拜访葛承林留影

     等我赶到学校,成绩单拿在手里:政治62、5,语文55、5,数学73,物理81,化学50、5,英语0,总分322、5.哈哈!这就是考上大学了?我问老师:多少分能上大学?老师说“今年是270分”。???!!!

   (原文见葛承林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625726541

 

 

 

 

 

     附:

                      岳南:我和康老(生)才是诸城同乡

点击进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3308af0100bmd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