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发掘元音老人《光明大手印要释》8
(2018-05-06 12:29:54)瑜伽
瑜伽这个词是梵文Yoga的音译,它的意思是相应。这个相应和现在气功瑜伽不同,在气功上所说的瑜伽,它是专门练气,把这个呼吸闭住,叫闭气,能够停止呼吸一个礼拜甚至于ー个月,而我们现在所说的这个瑜伽呢,是佛教里所讲的相应法。
什么相应呢?这个相应啊,里面要分作五种:第一是与境相应,就是和环境相应,和一切境界相应。第二是与行相应,就是要和我们的行为相应。我们所说的话,我们的思想,都要和所做的行为相应,不能说得到而做不到,那是不行的。第三是理相应,就是与佛法所诠释的理,要完全一致。第四是果相应,就是与结果一致。第五是机相应,就是与一切众生的机相通,相契合。
这里再稍微解释一下,所谓境相应就是不违一切法自性。什么叫不违一切法自性呢?违,是违背一切法佛教里说的法,包括范围很广,
这是与境相应啊,因为境是空的,你不能执著它是有啊,你执著实有,那么你就造业受报,六道轮回,永无了期,所以说我们是贪嗔痴,因愚痴之故,不知道诸法本空,认为实有啊。那么,贪得无厌,造业受报,就生死不了了。我们既然学佛了,修法了,就要知道一切都本来没有,不可得,你就不执著了,我们能够把诸相都看空了,我们就时时地不起妄念了。不然你修法,打坐啊,不问你什么念佛啊,持咒啊,参禅啊,唉,这个粗妄。就是执相的这个粗妄不断,你永远修不好。
佛说很多经文,祖师做论啊,都是叫我们梦醒,哦,不要著相了,这个都是幻法,不可得,水中之月亮捞不到的,那么我们的心就肯放下来了。所以第一呢,就是与境相应。
第二呢,与行相应。行啊,我们修行了,我们的修行当中呢,就是要得定开慧啊。定、慧、行相应,我们假使修行当中,光得定而没有慧,那是死定、顽空,不行的。假如有慧无定呢,那是狂慧,也不行的。所以必须定慧等持。我们得定开慧了,时时与空相应,那么你不能嘴里说一套,而你的行为又是一套啊,所以我们要看一个人修行是不是有真成就,就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看他行为和他说的话是不是一致。有很多人说得很高,做得很低,那就是与行不相应。真正证道的人啊,他的行为一定是不会超过他所说的真理之外的,决定不会
现在末法时代呀,就这种人是更多了,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注意我们的行为。你要得定开慧吧,你就是在一切境界中,不问你是动静闲忙,你时时刻刻地要观空而不能著相,你的行为就必定是端正的。不然呢,你遇到了境界就忘记掉了,和不修行人一样烦恼、光火、发脾气,那你怎么能得定呢?定也不得怎么能开慧呢?所以我们时时刻刻检讨我们的行为,检查我们的行为,和佛所说的话是不是相应?
现在寺院里面都做早课和晚课。做早课呢,就是一天起来了,一日之计在于晨嘛,今天这一天开始了,我们应该怎么做法?我们是修行人,我们是要出生死的,不能和凡夫一样啊,所以把经文念上一通,看看佛是怎么教导我们的,我们要依据经文所说的,要求我们的去做。所以这个早课啊,就是要提高我们的警惕,要照佛所说的话去做、去履行。做晚课呢,做晚课就是检查了,一天下来了,我们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和经文相符了啊?再拿经文来对照一下,等于是镜子啊,照照镜子看。唉,假如我们的行为,和经文所说得相差很很远,那我们就要生大惭愧心,要大忏悔。所以我们修行哪,诵经啊,就起这个作用。一方面,我们一切放下来诵经,可以入定;一方面,检查我们自己的行为。所以这个与行相应,与理相应。什么理呢?俗谛、圣谛啊,俗谛就是一切凡夫,圣谛就是修行证道之人。俗谛著有,圣谛说空啊,空和有这二种真理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有就是空,空就是有,《心经》说得很明白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相啊,色相离开我们的妙有真空自性啊,就没有。这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离开我们自性,还会有吗?也无从没有立足之地,因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也是我们佛性的地、水、火、风四大种性所产生的,所以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性。而我们呢,因为执著色身之故,就是取了一部分的地、水、火、风认为是自己,把大部分的地、水、火、风都舍弃不要了,认为不是我,所以这就是我们的无明之故。假如我们现在修行与我们的本理,就是本体,理是理体,就是我们的佛性啊,完全一致
第四是果相应啊。我们用以上的方法修行,时时观照,与理相应,和我们自性相应之故,就证得无上菩提妙果了,所以证果、修行啊,有这么样个阶段,很多人就误解了,说是开悟了,马上就发大神通,假使没有发大神通就不算开悟。他就不知道修行啊,有先后的次序,你先要开悟,明白这什么是自性啊,然后在理体上做功夫,除掉从前的执著的习气,把这个习气除尽了,自然发大神通,恢复它的本能功用。这个妙性的功能啊是非常大,无所不能,无所不包,但是上面有灰尘啊,有龌龊啊,那么它就不能显现功用了,所以今天你虽然发明了它,知道了是它,但是它的灰尘、龌龊还没有消光啊。如一个马桶、粪桶,里面的大便倒光了,你也洗过了,但是它年深月久,臭气深入骨里,一下子臭气不能消啊,所以它这个神通,暂时还是不能够发。《大日经》就这样讲啊说“菩萨住此”,住什么地方呢?就住在这个悟境上,就开悟了,他明白什么是自性了,就不再去著相,要勤苦用功,他说还要勤苦用功,用什么功啊?除习气呀,就时时地观照啊,时时觉照啊,照到后面,功夫纯熟了,不用觉了,自然照了,是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是寂照了,那就证果了,就自然神通广大了。
你现在不知道这个道理,你也不知道什么是自性,你要发大神通,那倒是真是著相了,你要求发大神通,真著个神通相,那么你永远不会开悟,你永远不知道。你既然不能开悟,还会证果吗?你就更不能证果了。所以学佛啊,我们须要知道有先后的次序,当然也有人是顿悟、顿修、顿证的,开悟了之后马上发大神通,当然那位子是少数人能做到的,因为这是大苦萨他是经过多劫修行,才能证到这个地位,一下子就顿悟、顿修、顿证啊,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但不能说是没有,有!顿悟、顿修、顿证是有,但是你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这个样子。要每个人都这样子,那每个人都大菩萨再来吗?不可能的,这个大菩萨也是从渐而顿的,他也是先开悟,然后是勤除习气。这个勤除习气,就是在境界上磨练自己,把这个习气呀,就是等于镜子上的灰尘啊,把它磨光、消光,所以这不是一天之功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