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圣约翰大学旧影
□搜图/白梅月下客

(校门)

(圣约翰书院唱诗班——1899年)

(圣约翰书院礼拜堂)



(圣约翰中学童子军——1917年)

(校长卜舫济检阅军训学生——1917年)

(校友会场景)

(校长卜舫济与就读于北京燕京大学的原圣约翰大学学生合影——1929年)

(图书馆——1930年)



(校园生活)


(校园景色——1935年)

(圣约翰大学校训)


(女生的休闲时间)


(学校附近的肉铺与修鞋匠)
相关历史资料链接:
圣约翰大学,中国近代著名教会大学,其前身为圣约翰书院。1879年,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S.
J. Sekoresehewsky)
为实践其推行高层次教育的宿愿,将圣公会原辖培雅书院、度恩书院合并,在沪西梵皇渡,购地兴办圣约翰书院。于4月14日破土动工,9月1日开学招入第一期学生。
初设西学、国学、神学三门课程。由于学生水平有限,采用国语、方言同时授课的方式。1881年,任英语教习的卜舫济牧师(F. L.
Hawks
Pott)提前全面以英语授课,首开中国教育史上英语教习之先河。1886年卜舫济长校后,将英语教学列为各科之首,并于1892年添设正馆;教授大学本科课程。1896年学校形成文理科、医科、神学科及预科的教学格局,为沪上唯一高等学府,对东南地区高等教育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1884年,该校得到美国纽约克拉克逊女士的巨额资助,兴建教堂一所,后经重建,成为该校礼堂兼圣公会教堂,80年代末该教堂被拆除后改建为华东政法学院图书馆。1894年,该校建造了中国式的教育楼,为纪念创始人施约瑟主教而取名“怀施堂”,90年代初该堂改称“韬奋楼”。1903年,圣约翰大学用庚子赔款基金兴建“思颜堂”,以纪念中国籍牧师颜永京先生。
1906年学校在美国注册,正式称圣约翰大学。1913年添设大学院,招收硕士研究生,形成预科、本科、大学院三级敦学阶梯。1936年始招女生。
后发展为拥有文、理、工、医、农五个学院十六个系的著名大学,于1947
年向国民政府注册。
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后,圣约翰为避战火将学校迁往公共租界南京路大陆商场,不久与相继迁入的沪江、东吴、之江大学四校组成上海联合基督教大学。1940年又迁返原址。
首任校长施约瑟任期共10年,继位者卜舫济任期52年,一直从事教会教育事业。1941年,沈嗣良成为该校首任中国籍校长。
其校训初为“光与真理”,后加上孔子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