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贡杂谈
□文/白梅月下客
关于“岁贡”一词,大致有着三种不同的释意,其中之一就是“古代诸侯或属国每年向朝廷进献礼品”。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中有着这样的话语:“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由此可见,“岁贡”最早为“蛮、夷”之国按“先王之训”对“先王”的历年进贡。
当时的“岁贡”为按“先王之训”照章办事,演变至今则成了官场潜规则。君若不信,不妨留意了看,年终岁尾各机关宿舍区大车小辆的密集度高于平常,年终向上级机关进贡多成了个别机关本年度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了。只是,这个当年名正言顺的“岁贡”,而今不再是明打明放,也不再单纯的针对“朝廷”,多变成了对机关首长的私人进献,这种进献,多与黑夜相伴,甚或厌恶起月色来了。中央的廉政建设,年年常抓不懈,中央的廉政责任,三令五申,但,邻近年终,仍有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机关穿梭于各上级衙门。车辆也不再是公车出入,而是公车送到一边等候,打的进入机关宿舍区,礼品也变成了购物卡,现金换做了银行卡。。。这,真个让纪检监察部门防不胜防,查不胜查。
平心论,一年下来,花费一些正常的开支,与上级部门沟通一下,慰问一下未尝不可,毕竟是大家都是为了来年的工作着想,倘将这些当作了私人联络感情,甚或跑官要官的捷径之道,便是离题万里,离进去不远了。须知,没有哪一个政党希望自己的团队垮掉,也没有哪一个执政党容忍腐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