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体”——宋徽宗赵佶的书法
□文/白梅月下客
赵佶,即宋徽宗,宋神宗第十一子,宋朝第八位皇帝。元丰五年(1082)十月丁巳生。靖康二年(1127),金人胁其北行,绍兴五年(1135)四月甲子,“崩于五国城,年五十有四”。死后,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赵佶的政治作为,自有史论,在此,搁置不谈,仅言其书法。
楷书,进入唐朝,达于鼎盛。唐楷,法度森严,几近完备。至宋朝时,文人书法多重率意自然之情趣,少思想羁绊,“唐法宋意”,也正如中国画中的工笔与写意,成为我国书法史上楷书园地的两朵奇葩。宋朝的书家更有着“苏黄米蔡”等,而作为北宋皇帝的赵佶,自创楷书——“瘦金体”,则成为宋楷的经典之作,在我国的书法史上写下了极为浓重的一笔。
“瘦金体”,为赵佶对其楷书的自号。此种书体,所遵循者,虽仍为抑上扬下、抑左扬右、抑内扬外的一般结字规律,但总体呈现点画瘦劲、粗细无变、纵笔为一字之主笔的整体态势。与唐楷的横笔为一字之主笔不同,赵佶的“瘦金体”楷书中,每一个字都有着一、二笔的纵笔为其主笔,悬针竖较少出现,竖画末端收笔处,多顿挫,横笔,则顿挫几乎字字可见。赵佶的楷书,虽名为楷,亦不乏行书笔意,映带时有,其捺笔多呈柳叶状,整个字抛筋露骨,给人以瘦硬之感,整幅字则因瘦劲的线条,而突现挺拔脱俗的儒雅风韵与清越绰约的风流身姿。
工于书法者,政治家今古不多,而书画皆长皇帝者,概古往今来,徽宗一人。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