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固定思维,有时会欺骗你的判断
这篇文字,其实很无聊。
——题记
□文/白梅月下客
某人“门”前,一名男子喊到,“我下班了!钥匙忘了带;快开门呀”,从这一句话,我们能看出对话双方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首先,说这句话的人,是一个上班之人,受话方则是其认为目前在室内之人。换言之,是与其同居一室之人。那么,同居一室之人,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合租一房者为一种,受话方或男,或女;非法同居者为另一种,同性恋者外,受话方应当也是女性。而夫妻定居一房者,更是可以直接断言:受话方就是女性。合租一房且受话方为男性的可能性有没有呢?有。我们来看说话的语气,从这个“呀”字上,我们能感受出什么?如果是两个男子合租一房,门前的这个男子需要解释说“我下班了!钥匙忘了带”而且用了祈使的语气——“快开门呀”吗?常规的做法又会是什么呢?“老王或小张,开门!靠!钥匙忘带了,倒霉!”。这,应当是两个共租一房、同居一室的男人间正常对话的语气。至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受话方就是一名女子。这个“呀”字,给我们引了路,也正是这个“呀”字,暴露了两者间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下班的时间。这个时间无非早、中、晚三点。“三点式”的下班时间又会是哪一点呢?中午、傍晚可能不可能呢?可能。而会不会是这个时间呢?“我下班了”这句话透露给了我们不可能的信息。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两个时间点,即便门外男子不解释,室内之人,只要是共同居住了一段时间,知道了对方的上下班规律,是不需要再多此一句的解释的。至此,我们也就剩下了早上的一个时间点:因为早,室内的人尚在熟睡,本来是可以自己打开门悄悄进室的,因为“钥匙忘了带”,所以门外的这名男子在提醒室内之人“快开门呀”。
读文到此,您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您会不会认为这就是一篇关于案件推理的文章呢?其实,您受到了干扰与误导。这句“我下班了!钥匙忘了带;快开门呀”的话,确系一名男子所说,只是,是这名男子网上给其女网友的一句留言。读文过程中,你会不会感到推断的在理,抑或牵强?其实,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被这篇文字误导着读到了现在,这,也就是文字的魅力所在,这,也就是我们遇事不多打几个问号的失误所在,侦破一件案子,如果没有综合的发见,介入之初,便为所谓的证人证言而误导,你必然会犯错误。错误恰在,没有多问出一句——这句话是在什么样的一个背景下而说的?
这名男子,是一名在外打工者,其家中有妻子,且育有一女一子,妻子以养殖业持家,而这位丈夫,爱财超过常人,平素里喜爱上网(曾做过一段时间的网管)且生性轻浮,其留言的时间,恰好是在那日的早上5:07分,其在网吧,无聊之时。。。
你的固定思维,有时会欺骗你的判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