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原赛珍珠|运河古埠的洋凤踪迹

(2019-07-02 09:49:14)
标签:

文化

旅游

历史

房产

分类: 艺术批评

沙克研究项目《还原赛珍珠》的部分内容,发表于《中国文艺家》《大家》等期刊,此为评传部分一章内容的节录:还原赛珍珠|运河古埠的洋凤踪迹1931年美国约-翰戴出版公司出版的赛珍珠成名作——史上首部描写中国农村与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地》,此书连同《儿子们》《分家》两部长篇小说构成她的代表作“大地三部曲”,赛珍珠在1930年代先后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还原赛珍珠|运河古埠的洋凤踪迹[运河古埠的洋凤踪迹](节选) 

沙克/图文

.

沿着木楼梯爬上青砖洋别墅,从楼上的南窗口往外看,里运河水不急不慢地流过六百年历史的一道石闸,分成两股河道,像三百五十米长的椭圆口子,含着狭长的中洲岛,然后在另一头红褐色清江浦楼的脚根下合流向东。里运河在这里分岔夹岛的样子,很像一个瘦长的中字,包在口子里面的那一竖就是中洲岛。如果把中洲岛想象成长宽比较接近于它的巨船,那么口子里面的那一竖就像是美国尼米兹号航空母舰,这个穿越古今时空的来访者,探访着中美近现代史尤其是二战同盟国之间的一个人际交汇点,停泊在原版的古运河上,这是康乾祖孙下江南的龙舟航道,因上世纪中叶在城南开挖的新河道顶了大运河的名分,与此相通的这段古运河便被称为里运河。

中洲岛是淮安市主城区清江浦的里运河风景带的中心,四周岛沿的灌木、荆棘、芦苇和杂草藤蔓在前几年被清除干净,光滑滑地铺种了绿草繁花,小岛上原生的柳树、槐树、泡桐、枫杨和梧桐等树冠便凸显出来,掩映着那些仿古房屋和水边的亭子、石桥,最突出的是东边岛尖处那一座清江浦楼,它是清江浦城的象征物。登上楼顶可以把新旧城景尽收眼底,石码头、清真寺、大闸口近在眼前,河对岸排布着的慈云寺、文庙、陈潘二公祠、吴公祠、斗姥宫、观音庵,近边的最高建筑是慈云寺后侧的近年重建的的九层国师塔,它的右边连着那条在当地大名鼎鼎的花街。

这座青砖洋别墅被当地一些人称为赛珍珠家的旧居,处在老坝口小学的东北角,立于青砖高墙北端敞门的一个小院子中,里面长着树龄不太大的樟树、水杉、池杉、枇杷和一株种植于19世纪清末的枝干粗曲的老石榴。洋别墅目前用作基督教的福音堂,平时会有三五个老年教徒进出底层的房间,礼拜天来这里的教徒会多些;上二楼的木楼梯口已被一块木板挡住,表明这座洋别墅已经被限制使用,目的显然是保护历史文物。笔者几次进楼登楼察访,都经过了管护人员的许可。轻脚轻声登上洋别墅的阁楼,从西侧门的小阳台看出去,樟树枝梢和青砖高墙的外面就是小学校园,这里原是清末民初的仁慈医院的一处旧址,校园外的西侧有一座建于清末的福音堂,现被用作中西医门诊。清江浦的开埠史有六百零三年了,因其坐扼南北交通命脉的京杭大运河之胸部,兴于河道及漕运双业,是明清时期的中国东南名都,漕运、河工、盐运、榷关、造船、仓储、邮驿各业汇集于此,漕运总督府、河道总督署设治于此,淮扬镇总兵驻扎于此,清江浦成为一座军政、商业要城,其鼎盛期的乾隆四十年即1775年,居民人数超过南京、汉口高达五十四万。从19世纪80年代起,美国美南长老会的传教士们,便陆续地从南到北沿大运河来到清江浦落脚传教,开办西医门诊和学校,至今被称为仁慈医院旧址的有两处,老坝口小学内尚存一幢L形的仁慈医院的两层老房子。

中国人习惯于把三两层的西式小楼一概称之为别墅,其实在西方人那里普遍称之为房子、屋子(House),也就是日常生活的住宅、民居,与那种讲求造型设计、周围空间、环境风景和休闲享受的别墅(Villa),完全是两码事。赛珍珠在自传中写到1915年至1916年她病重的母亲卡洛琳在庐山牯岭养病时,描述到夏天里那些外国新旧朋友们,都会到牯岭的“别墅”来避暑,毫不含糊地给别墅两个字加上了引号。笔者脚踩于此的青砖洋别墅,原为美南长老会传教士米德安所建,属于当年的一座福音堂兼其家庭住所,门前侧的新立碑文上刻着,此楼建于1900年前后。据笔者走访有关专家、查看期刊史料和海州碑文辨知,米德安于1873年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1900年夏季从肯塔基州首府的南方浸会神学院毕业,当年即乘船飘洋过海来到中国,以当时的旅程行速辗转到达中国,再乘船从大运河来到清江浦应是在秋末冬初之季,后来他在清江浦生活期间建造了这座砖木结构的洋别墅,用以居住和布道。二十七岁的他刚到中国时,即使他没有先居异地而是直接落脚在清江浦,当年当季就匆忙筹划并建成此楼,似不合情理、不具条件,按当时的建材筹备、建筑工具、施工技术和能力,这样一幢连带阁楼有数百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两层洋房,一般需要持续几个月到来年才能建成。显而易见的是,年轻的米德安即使来到中国后直接定居清江浦,也应该是在一两年后他稍稍奠定基业再建造此楼。

如此慢叙细述,是为了牵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赛珍珠,由于她在清江浦的那段生活已经过去了一百二十多年,当地有关她的实物留存无多,至今尚未系统地发掘、研究赛珍珠的历史存在,而民间的三三两两传闻多有谬误,难免贻笑大方。以笔者的足迹所至,探源究实,考证辨析出有关赛珍珠在清江浦的诸多史实、数据和关节、细处,试图还原赛珍珠幼年生活的一些状貌,对她的人生元点和命运坐标做必要的厘清关联。

米德安教士于1907回到美国,一年后年再来中国时,传教地已不在清江浦而转移到外地。据江苏连云港的有关史料、考辨论文《“良教诸范”碑谈美国基督教对连云港地区的影响》(《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年10卷24期)及博物馆所藏纪念碑——“良教诸范”颂碑述及,1908年以后米德安在苏北的海州(清末)、徐州(清末)、响水(清末)、涟水(民初)、赣榆(民初)等地传教,并在前两地开办教堂、医院,1919年病逝于海州(东海县)城。也就是说1907年以后,米德安与清江浦已经是人地两分,远在海州和徐州等地居住传教,他几无可能在1907年建成这幢青砖洋别墅。它的建成时间,可以推断在1901年至1906年,即清光绪二十七年至三十二年,而不是碑文所刻的1900年前后;1900年前所建根本不可能,1900年后所建太含糊。

老坝口小学的前身是20世纪初由基督教会创办的爱德女子学校,此校近一两年内将搬迁到校门前和平路对面的新校区,那里的新校舍建设已快竣工。给小学看门的陆姓老人今年70岁,2002年以来一直在此上班,他告诉笔者2003年校园内拆除了一幢比较大的两层洋式楼房。那可能是从前的爱德女子学校的宿舍楼或仁慈医院的病房楼,现已被拆除平整为学生操场。老坝口小学包括同一校园内以墙隔开的幼儿园,不久将举校搬迁,目的把原校址辟建为赛珍珠纪念馆景区。叙述到此,先得提出一点常识性问题了,赛珍珠是谁,怎么起了这么个似乎不合常规的名字,她的真名原姓叫什么,那座青砖洋别墅与赛珍珠有什么关系?

幼年的赛珍珠生活在清末的清江浦,她的父亲是当时当地的一名来自美国的洋人传教士,赛珍珠后来到镇江生活读书,进入民国时期的三十岁后成为一名作家,四十二岁时回到美国定居,成为先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双奖的举世唯一的女性作家。百余年来,由于那座青砖洋别墅不是矗立在街市中,而是置身于校园里,所以很少为世人所见,也就不太为当地居民所知。早些年尤其是近些年来,有少数的当地人知道并传言那是赛珍珠的故居,当地报刊媒体也多次作此报道。

赛珍珠的父亲叫赛兆祥,英文姓名是阿布索伦•赛登斯特里克(Absalom Sydenstricker),1852年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荣克沃特的德裔家庭(Rongceverte),母亲卡洛琳•斯图灵•赛登斯特里克(Caroline Stulting Sydenstricker ),1857年出生于西弗吉尼亚州希尔斯伯勒(Hillsboro)的荷裔家庭;赛兆祥违背家庭意愿做了传教士,卡洛琳违背家庭意愿嫁给赛兆祥,1980年赛兆祥由美南长老会指派,携妻子卡洛琳一起来到苦难深重的晚清帝国传教布道。

赛兆祥夫妇先是在上海、杭州、苏州和烟台传教数年,于1886年来到镇江;第二年赛兆祥和家人从镇江过江,沿大运河北上开辟江北教区,来到大运河南北沿线胸部位置的苏北清河县城清江浦,在此小城传教布道,与其他的传教士同道一起开办西医门诊,广做慈行善举。

那么,赛兆祥的女儿赛珍珠是什么时候居住在清江浦,什么时候离开清江浦的?

目前可见的各种文献资料和媒体报道显示三种版本,首先是赛珍珠从美国直接来到镇江居住,没有她在清江浦的居住经历;其次是她于1892年从美国来到清江浦,时龄三个月,后于1894年两岁时随父母举家迁往镇江;三是她于1892年从美国来到清江浦,时龄四个月,后于1896年四岁时随父母举家迁居镇江。

以清江浦和镇江两地的历史实物、相关当事人的自述访谈以及方志档案等资料,可以证明第一种版本属于淡忘、无知、虚构或故意所为,不予置理。第二种和第三种版本确认了赛珍珠在清江浦的居住经历,但在时段、年龄上互相有所矛盾。参照赛珍珠的直接居住地清江浦、镇江、庐山、宿州、南京等地的有关研究文献,对赛珍珠一家迁居到镇江的时间,一说是在1896年,另一说是在1894年。根据史料对赛兆祥在清江浦的事迹记载,以及1895年后他还在苏北宿迁、徐州开辟传教站点等多种实据,且有赛兆祥第六个孩子(三儿子)克莱德于1894年9月生于宿迁、于1899年1月死于镇江,第七个孩子(四女儿)格蕾丝于1899年5月生于镇江作为应证,加之赛珍珠于1894年随父母离开清江浦一说缺乏实据支撑,赛兆祥在苏北的家一直是在清江浦直到1896年举家迁居镇江,可以采信为事实。

至于赛珍珠的真名原姓,当然不是她一辈子发表出版作品的署名Pearl S.Buck,即中文译音的波尔S.布克,中间的S.是她的父姓简写,这只是她的举世公认且被沿用至今的名字,背后隐含着太多的人事变故。

2018年写于淮安清江浦)还原赛珍珠|运河古埠的洋凤踪迹美国传教士米德安(1901-1906建)故居,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老坝口小学院内,百年来一直被一些当地人和世人误传为赛珍珠故居还原赛珍珠|运河古埠的洋凤踪迹米德安故居门前的石碑显示,建楼时间为1900年前后,所述不确还原赛珍珠|运河古埠的洋凤踪迹笔者来到被误传为淮安赛珍珠故居的青砖小洋楼的阁楼上考察,这里实为与赛珍珠无关的美国传教士米德安的故居还原赛珍珠|运河古埠的洋凤踪迹宾夕法尼亚州费城郊区的绿丘农庄,赛珍珠私人庄园,她于1934年永久性回到美国后的长居地,赛珍珠纪念馆还原赛珍珠|运河古埠的洋凤踪迹绿丘农庄,赛珍珠居住最久的故居还原赛珍珠|运河古埠的洋凤踪迹绿丘农庄的赛珍珠之墓,墓碑上“赛珍珠”三个篆体字为赛珍珠手迹的刻字还原赛珍珠|运河古埠的洋凤踪迹笔者在赛珍珠长住地的府城——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走访还原赛珍珠|运河古埠的洋凤踪迹笔者在赛珍珠老家(父辈的籍地)弗吉尼亚州的郊野走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