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逊肤色和周森锋年龄(附诗)

标签:
杂谈迈克尔·杰克逊追悼会周森锋民意票诗 |
分类: 散文随笔 |
二十九岁的周森锋几天前当选为湖北省宜城市市长,曝出“最年轻市长”的消息,引发全中国的网络热议。他有无后台,是否符合干部任用规则,是干部年轻化还是拔苗助长,他抽120元一包的香烟,有专人为他打伞,等等问题抠红了媒体和公众的眼球。难得有网民这样评论:周森锋二十九岁做市长,需要接受“酱缸文化”的考验。
哪条消息更有新闻价值,哪种议论更精彩?两条消息和评论中,包含了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巨大差距,隐藏着人类精神缺失和国民公信丧失的许多病理。在杰克逊的身上,集中着音乐、艺术、个性、生活、友谊、观众、销量、怪癖、犯法、巨额债务、伤心哀悼等词汇,在周森锋的身上,集中着市长、工作、硕士、社会、群众、利益、经济、亲自、调研、重要指示、一致好评等词汇,两类词汇哪一类更真实,更符合对“自然人”的描述,一看便知。两类词汇的本质区别是,前者自然地锁住人性与个性,全是杰克逊自己,后者人为地锁住共性与政治性,没有周森锋自己。
如果按中国方式为杰克逊开追掉会,将会是这个样子:XXX音乐家协会主席、全国XXX委员、少数民族委员会副主任(享受正部级干部待遇)、人民音乐家麦克尔•杰克逊同志,因病抢救无效不幸逝世。这不仅是美国音乐事业乃至西方音乐事业的重大损失,也是人类原创性流行音乐事业的巨大损失。在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始终高举华盛顿的建国大纲,杰佛逊的人权大旗……紧紧团结在以奥巴马为中心的白宫周围,始终以民主党性严格要求自己,为全世界黑人争取人身权利、展示黑人的文明创造成果和人格魅力奉献了毕生精力,为促进美国民族团结、美国文化产业全球化乃至人类进步事业包括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人类和谐社会构建,作出了无私的伟大的贡献。麦克尔•杰克逊同志的遗体将安葬在国会山特批的墓地里,与革命先烈们的灵魂融为一体。他的人格品质和崇高精神永远活在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中。麦克尔•杰克逊同志永垂不朽!
如果按美国方式为周森锋投民意票,将会是这个样子:年轻的周森锋先生,身上散发着玉米和地瓜的味儿,一副农家儿子的纯朴模样,说话时的笑容憨厚可信。他来到宜城市乡村的农田里,腰带的末端翘向外面,像一位拔完草刚刚直起身来的农民。他的施政纲领,让宜城市的乡镇农民相信,他们信用卡里的钱如果比去年多出三成,将不会仅仅用于到医院看病,二十用来改善生活,因为农民们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了。他爱抽顶级的XX牌香烟,显示一位年轻官员的生活品位,他把烟雾吐在施政方案的思考中,而不是宜城市的空气中。尽管他当上市长具有中国式政治的示范性和偶然性,或者说他的一篇经济论文涉及别人的文字,但他像一切肯干能干而有些缺点不够老练的大男孩那样,受到当地民众的喜爱和尊重,人们期待着周森锋市长的不凡作为。
网络上太多的文字观点就像俗世间的道德信仰一样,假太多,水太大,凑热闹起哄罢了,一己的利害好恶罢了,缺少真诚意、真公益、真修养、真主见。人们不能老是在单向的思维中思考问题,至少应该在比较中思考问题,对于杰克逊和周森锋的思考到了深处就会呈现:当代人类精神——杰克逊的黑白肤色和音乐精神,与当代国人品质——周森锋二十九岁年龄和政治概念,即单人两相比较和两人横向比较的问题。也许从事实表现来看,国人的文明实质和网民的文化素质相似,缺乏本体、客观和深刻,包括传统的权力媒体和许多的评论家、炒作者,离“现代化、国际化”差得太远,仍然是世界公民装扮的小农文化的超生子。可悲不堪的是,在杰克逊音乐大行其道的三十年来,大多数国民不知杰克逊为何物,抱着虚幻的小农概念“与时俱进”了三十年,竟然还认不清自己的村相和愚顽,不懂得感恩杰克逊音乐对人类生活的颤栗性影响,反而去扯谈他黑皮肤变成白皮肤的八卦传闻,让他们来评述周森锋二十九岁做市长的现象,肯定把明摆的事理都说歪了。大多数网民及其意见的觉悟,就是鲁迅笔下的华老栓和阿Q的实质,可以被主流媒体作为“正能量”来引用。
Michael.Jackson
猫王、披头士走了
精怪来到大众广场
震动了星光大道
动物和贫困儿童的爸爸
每个细胞颤栗出艺术和爱
You are demon of music
你是音乐的精怪
You let the people tremble
你让人们颤栗
你消失的那天
音乐永远颤栗
听你音乐的孩子
听你音乐的少女
听你音乐的孕妇
听你音乐的青年
听你音乐的老人
永远颤栗
You are demon of music
You let the people tremble
你是音乐的精怪
你让人们颤栗
音乐,精怪,颤栗
Michael·Jackson
Michael·Jack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