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造创意版自己

(2013-10-10 09:26:02)
标签:

杂谈

                    潜伏的魔豆
                                            张乃文
《打造创意版自己——21天养成创意脑与创意人格》是一粒魔豆,它携带着“创意意识”的DNA,表象为字里行间的大量信息。若有心,似无意,魔豆君潜伏进了读者的心念。
“造豆者”是被誉为华语世界“文案天后”的李欣频。这位缔造了台北文化地标诚品书店的著名广告人,在完成她的北大博士论文后,将其褪去学术的艰深,改造成了这粒魔豆。也许作者期待魔豆君热情、亲民的科普面庞,能使“创意意识”的NDA抵达更多的普罗大众吧。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认为,是我坚信魔豆君携带的是“创意意识”DNA。纵使作者以“教育者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在本书中详细探讨了如何从大脑与人格两方面同时培养个人的创意精神及创意实践力,并列出了各种实用的打造创意力清单,但作者的本意仅在这些“工具”上吗?“灵修者洞察深处的眼睛”不可能只希望看到自己的作品销量斐然,她期待的,是魔豆君扎进读者的大脑,萌发,生长,茁壮,甚至开枝散叶!
我相信对“拥有创意脑与创意人格”无限神往的读者,只需拿出一片诚意,使出一点践行力,就能在作者行文逻辑的指引下,探寻到那条成为创意者的密径。很快,你就能尝到甜头,并开始乐此不疲地为魔豆君浇水、施肥,给予它阳光雨露和自由疯长的天地,直到它的枝枝蔓蔓延伸到你大脑的各个角落,创意脑就诞生啦!——而这个过程,李欣频早已在前言中就做了预告,21天便可实现。
21天,这不是故作“打眼状”的诱饵。“当我们在以新的方式所思所行,旧的模式就会被新的模式覆盖掉,脑中的旧神经元由于疏于联结而失去效能,新的神经元因为持续加深联结,而开始创造新的行为反应,少则连续21天,如果能坚持到连续3个月不中断,那么新的神经元就可以稳固了,这就是以‘21天打造创意版的自己’的道理。”
在你阅读本书后的最初几天,会欣喜地发现自己的生活状态在悄然更新。你开始打破自己的“顾忌”与“禁地”,积极地尝试各种新鲜事。比如一向淋浴的你愿意泡个美美的澡,不再被“还得刷浴缸”的想法所绑架;挤进人满为患的地铁,你不再一边抱怨一边竭尽所能地判断坐着的人谁会下一站下,而是自得其乐地翻翻手中的书,听着音乐,计划着周末的旅行……
在打造创意版自己的过程中,当你理解了大脑的结构和运作之于“创意诞生”的意义,掌握了创意人格的十一个诉求后,你就基本掌握了“从平凡无趣版”自己跃升成“天才创意版”自己的法门。当然,要真正实现这一转变,你还需要一些切实可行的指导,这些李欣频都已在书中写到,其中很值得一提的,是创意的“触媒”,即作者所说的“脑部刺激”。
“用平时不常用的那只手刷牙”,“闭着眼睛洗澡”,“从字典里挑出陌生的字词,在与别人交谈时使用”,“多听音乐”,“学习新事物、玩乐、恋爱、做饭、旅行”……所有这些创意的“触媒”都是为了刺激大脑生长出新的神经联结,而大脑神经联结的数目多寡,直接决定了个人的智力水平!李欣频甚至每半年就要去学习一样新技能,还是与她目前专长差异极大的技能,来刺激自己的大脑长出新的神经联结,以支持常年高强度的创意工作。
有趣的是,这些“触媒”都让人感到愉悦,乐意去做,所以你很快就能上道——时时刻刻,开通全身的触感去捕捉创意的触媒。假以时日,你也能积攒出一张自己的“创意触媒清单”。这时的你即便努力维持一如既往的“平凡”与“无趣”,周身散发的光芒也会打动熟知你的人。这时候,请不要维持那可疑的“低调”,慷慨地与周围人分享你的“创意养成记”吧!潜伏的魔豆早已茁壮,它期待着自己开枝散叶!
当你在充满创意的生活中过得如鱼得水之时,魔豆君的潜伏使命还在继续,它的梦想是让你有一天秉持创意的信念。一个人一旦拥有了创意脑与创意人格,不焦虑、不恐惧、乐观、热情、专注、清楚的预感知力、万花筒般的思维……便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秉性的一部分。而一个如此丰沛的灵魂,在完善自我的过程中,是否也能创造性地去改变身边人,为国人带来更多新鲜的思辨呢?也许,这才是魔豆君的终极目标吧!
不论现在的你是谁,你想成为谁,创意脑和创意人格的养成都只是个开始。你收获的,将会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