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青花瓷上的螭龙纹

标签:
明代瓷片螭龙民窑收藏 |
分类: ★说陶道瓷★ |
螭,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属蛟龙之类,故人们把它叫作螭龙、也有叫团龙、壁虎龙的。
龙的说法很多,常见的龙是一种有鳞有须有角的龙,而蟠龙,《方言》上说:“未升天的龙谓之蟠龙”;虬,也是龙,古人说:“有角曰龙,无角曰虬”,螭龙乃蛟类,应为鼍、鳄之属。相传蛟龙得水,能兴云作雾,腾踔太空,那么螭龙也能出蛟?穴发大水?雪,水为万物生长之根本,大地滋润,生灵方得生机,五谷尚能丰登。由此看来,螭龙虽山中怪兽,却是吉祥之物。
笔者的瓷片藏品中,螭龙图案独占鳌头,较完整的数量已逾半百。物以多而贱,出土时由于“螭龙”太多,从建筑工地民工手里买来也廉价,一元钱一只“螭龙”,都是正宗的大明朝民窑货。有嘉靖年的、万历年的、天启的、崇祯的,图案相对来说嘉靖年的最漂亮,螭龙有的口吐雾气,有的嘴里含着仙草,好不生动。万历的图案也不逊色,有的螭头画得像个孩儿脸,又有点像骷髅头,甚是滑稽;有的像戴了副眼镜,人面兽身,极其凶悍。最丑的图案,就算天启、崇祯年的,不仅画得极其抽象,就是瓷的胎骨也十分粗劣,青料更是浅淡无光彩,缺乏精神,初识者真不知画的是什么?大概当时就是这么个画风,也许与大明江山日薄西山、奄奄一息有关,这“螭龙”也变得不伦不类了。
人们说:“收藏能增长知识,也能陶冶人的情操”,此话一点不假。以前我对“螭龙”不甚了解,通过收藏和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空闲时,常将各种“螭龙”一一排列,满满一桌子,从款识、造型、画风等方面分析各代“螭龙”不同的风格特征,在欣赏和学习中得到快乐和进步。
前一篇:抗战时改行发行的紧急钞票
后一篇:金代黄褐釉童子骑鸡瓷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