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路漫漫
(2014-11-16 22:26:41)
标签:
安乐死病人icu病房谁家老人 |
分类: 生活感悟 |
尽管当今盛行“及时行乐“,对未来终极归宿一点不需要发愁。但未来20年后,是一个怎么样的远景,完全可以想象出来,它是一个青年人逐渐减少,白发苍苍逐渐增多的社会,再加上这一代人老了以后,刚好是经受过有毒食品,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一代,所以健康状况一定堪忧,四个老人如果让一对孩子照顾,特别是个别老人或者瘫痪,或者痴呆,或者进入ICU病房日花费万元,都是不堪重负,还得背负的重任。还有高科技医疗带来昂贵的医疗费,一定会让孩子们心力交瘁。
到了那时,实行安乐死该有多好,目前世界上实行安乐死的国家仅有三个,安乐死即尊严死,体面死,希腊释义为”无痛苦死亡“。它是一种给予不治之症的人以无痛苦或者尽量减少痛楚的致死行为,一般用于个别患者出现了无法医治的长期显性病人,或因病情到了晚期毫无治愈希望对病人造成极大痛苦和负担,病人不愿意再忍受病痛提前了结生命的措施。分为主动安乐死,即按病人意愿了结生命。被动安乐死,即按病人意愿停止疗程。
在我国实行安乐死基本是不可能的不可能,因为安乐死的问题不是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是目前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我们没有能力迈过几道坎。
一,是情坎。我们是亲情社会,割舍不下。一个是爱,一个是不舍。更有可能是事后的自责,沉重的心理不安。
二:文化观坎。我们讲究自然死亡,不到最后,绝对不放弃,孝道是中国最深刻的道行。还有孔子的古方:未知生,焉知死。人们应该先解决好生的问题,再来谈死的问题。问题是几千年过去了,我们从来就没有解决了生的问题。
三:法制坎,从刑法来看,安乐死是一种犯罪,
四:道德坎。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人道主义思想,救死扶伤,不惜余力的抢救是医生的天职。帮助病人死亡不符合职业道德。
五:传统观念坎:生老病死,自然规律,允许安乐死,既违背常理,也违背自然规律。
六:社会舆论坎:谁家不给老人治疗,放弃治疗,放弃生命,谁家就葬了良心。
七:题外话坎:ICU抢救是医院重要的蛋糕,带呼吸机一日消费上万元,这是不可能放弃的蛋糕。经济利益是命脉。
总之,安乐死,路漫漫。需要法制,医疗保障,经济,思想观念,社会文明度,个人自由度都上了一个台阶,才有可能实现,认可安乐死,病人有选择死亡的权利,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