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耳机俱乐部小白
耳机俱乐部小白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4,704
  • 关注人气:6,1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CHORD Dave解码器

(2016-04-15 20:46:03)
标签:

解码器

chord

分类: 音源评论(CD/解码/播放器)
论坛和微博上好几位发烧友问我对最近受人关注的Chord旗舰解码Dave的看法。这里说一说。手头正好还有一个新到的高档解码——来自意大利Aqua的La Scala,于是顺便也说一说。主要说说Dave,顺便说说Aqua。

先上图吧,我把Dave放在La Scala的上面,两个合影一张。La Scala是一个标准宽度的台式解码器,深度也算比较平均,所以看得出Dave确实是蛮小巧的一个解码。当然体型比较小但拿在手里不觉轻,肚子里还是有点料的。 

La Scala的名字应该指的是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吧。我去过这个世界闻名的歌剧院,去了才发现其实外表很普通,也并不“气派”。这些历史悠久的经典场所,往往讲气派还不如国内新造的建筑。当然其地位就是很崇高的了。可惜我没空进去看一场歌剧。La Scala的面板为什么有个开口?粗看或许还以为是个CD机呢。这个开口手可以伸进去,甚至可以摸到肚子里的电子管。对的,注意这是一台胆输出的解码。




这是两台机的背后。挺有意思的一点是Dave背后没有给这些端子做任何标注。八个BNC口,知道是怎么回事吗?难道有八路同轴输入?不是的,其中四个是同轴数字输入,还有四个是同轴数字输出!为什么要如此多的同轴口?不知道,问Chord。其余,USB、AES、光纤X2,都很正常。模拟输出是一路单端和一路平衡。

La Scala的背后就写得很清楚了,可以自己看。同轴输入口RCA和BNC都有,AES和USB各一,注意它没有光纤数字输入,而有一个特别的IIS口叫AQlink。抱歉我没有用过这个口,估计是和自家转盘连接用的专用口。




这两台机器都有一些自己使用上的特点,比如La Scala作为一个胆输出的解码,可以预测的是它需要一定的热身时间,确实刚开机的时候声音会比较一般,但随着机器变热,它的声音会明显地越来越好。解析、层次感、饱满度、力度,都会随着热机而明显提升。所以不能以冷机时的表现来判断它。

Dave的工作模式有固定电平输出的所谓DAC模式,以及可调节输出电平的前级输出模式。其固定输出电平有3V,略偏高,而且前级输出模式时在0分贝的电平也是比较高的。面板上的小圆窗挺漂亮的。总的来说Dave的外观设计体现出欧系产品身上常有的“设计感”,可能有人喜欢有人不感冒,但总之它拒绝平庸。

来自意大利的La Scala解码器虽然也有一点设计元素,但总的来说外观设计比较传统。机器的顶板是经过磨砂质感镀层处理的,这种处理摸上去挺有质感的,我比较喜欢。德国湖人的耳放外壳也是类似的镀层处理。

两台解码都是各自厂家的旗舰级产品了。Dave行货实价在六万多元,La Scala行货实价在四万多元。都是比较贵的hi-fi解码器了。

Chord的解码器我之前有所接触,特别是近期还写过一篇Chordette 2Qute解码的小文,介绍了这台Chord家万元级解码的表现。和Chordette 2Qute相比,Dave作为旗舰,价格要6倍多,那么有没有共通的地方呢?

我觉得有的。那就是柔和的声音,非常耐听。这一点是共通的。我在写2Qute的时候提到过其声音“中高频带一些柔化的特征”,“有一种轻柔、顺滑、化开的感觉”。我觉得这些形容和描述同样适用于Dave。有一个很直观的对比,就是和Prism 8XR解码做对比,两者的差别可以说非常显著,体现出完全不同的声音设计理念。8XR的理念是——巨细无遗、信息量全部彻底呈现给你,管它好听不好听、耐听不耐听,而Dave的理念是——音乐要轻柔、耐听!从声音的耐听性来说,我觉得8XR由于信息量太大而且硬素质太强大,声音其实并非很耐听;注意它的“不太耐听”并非来自声音失真,而是来自于极大的信息量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Dave则是一个典型的hi-fi设计、讲听感、讲声音设计的产品;它的声音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美感特点,而硬素质和信息量则无法和8XR去比。注意这并非对Dave硬素质的批评,因为凡是hi-fi解码器,讲信息量、硬素质,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和8XR比的。La Scala解码器同样没法去和8XR比硬素质。

当然,档次不同,和万元级的2Qute相比,Dave的基本音色要更为中性和透明,相比之下其实2Qute的音色还是更偏暖一些,没有Dave那么中性。一般而言,很多旗舰级的产品,最终都走趋于中性的路线了,因为它是“旗舰”,还玩染色就有点不好交代了。此外Dave的低频下潜和弹跳感都很好,特别是在比较大的喇叭系统上听,和2Qute的低频素质还是差距明显的。当然之前我说过,2Qute就是适合耳机系统和书架喇叭系统的解码,在不是很大的喇叭上听不出太大问题,而Dave这个级别的产品,当然必须经得住较大喇叭的验证了。

有一个稍微有些意外的地方,这里提下,按理说Dave作为英国厂家的旗舰产品,其人声表现应该是无悬念列入一流的,但实际在两套不同的喇叭系统里聆听Dave的人声演绎,我觉得稍感不够满足。特别是与La Scala解码器相较,我觉得没有什么疑问,La Scala解码器的人声要更加好听,表现为更饱满、更热情、更有质感。当然我们知道意大利的产品也素以人声“美声”而著称,不过在Dave身上,我觉得这款旗舰产品在做到了音色十分中性和透明之余,人声表现似乎并未尽兴。中规中矩、柔和平衡是没有问题的,但“好听”则未至非常满意。说实话,Dave、La Scala和8XR三款解码器对比,8XR的人声最前凸而饱满,La Scala的人声最具热情和美声,Dave的人声相比之下有些平淡感。当然这是棋逢对手A/B之下的感受,若和档次低一些的产品相比,它柔和、中性、细致的人声表现也很好了。

如果说8XR是一台最适合专业实用的、不那么讲“听感”而只管追求最大信息量和硬素质的专业机,那么和它比,其实hi-fi厂设计的解码器,特别是欧系产品,在整体素质上都是不如8XR那么“全面”的,但体现出各自厂家的声音审美追求,表现为一些特别、特色的美感。往往强调和突出某些方面,而淡化某些方面。在我听来,Dave毫无疑问也是这样一台有着自己特色、追求的hi-fi解码器。它有自己强调的地方,也有淡化的地方。

用什么形容词来描述Dave最本质、给我印象最深的特色呢?我觉得是两个字——轻柔。如果要感性化一些,可以再加两个字——轻柔曼妙。我在写2Qute的文章里用过这个词汇,这里再用一次。

Dave强调和突出的方面是什么?淡化的方面是什么?以我的耳朵听来,它强调和突出的是声音的柔和感、轻盈感、生动感(我概括为“轻柔”两字),而淡化的是声音的扎实、饱满和下盘的稳固。它的平衡方式以及特色,我觉得和一款大家比较熟悉的英国耳放Solo有相似的地方(不是说它们声音很像而是说有类似的特色)。轻盈细腻、生动感好,是其特色,而下盘则不是非常扎实稳固,声音的重心并非很低,略有些“跳”。

在较大的喇叭系统上注意听Dave的下盘,很明显其下盘不是那种很稳固扎实型的。前面我说了低频下潜不错、弹跳感也不错,但下盘的能量不是很“密实”,比如和8XR比,差距明显。和一些美国高档解码去比,也会觉得底盘的“马步”欠扎实。举例来说听钢琴独奏的低音区、大型管弦乐的低音区能量,Dave都觉得下盘“缺了一把”,它的平衡方式不是那种金字塔型,而是重心略往上走的。就算和La Scala比,我也觉得钢琴的低音区,是La Scala的“存在感”更强一些。Dave的表现,有种“飘逸之美”,有特色,但世事难两全,你不可能既飘逸之美又特别扎实,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就是hi-fi解码器突出某些方面而必然淡化某些方面的声音特色。

写到这里,假如有人认为我在赞8XR、推荐大家去买8XR,那也是不对的。8XR是一台“仪器”式的音频设备。它的硬素质非常强大,可以说强于绝大多数hi-fi解码器,问题是它是一股脑儿把信息量都摊出来的,不讲取舍的,我前面也提过了,我自己一直认为它用于音乐欣赏是不大耐听的——不是失真带来的不耐听,而是信息量太大。播放大编制音乐,可以说8XR的场面感、气势、低频力度和饱满度,都比Dave明显高出不止一筹,但Dave是更耐听的一个,更适合用于长期欣赏音乐,而8XR听不了一张唱片我就觉得耳朵发胀了。在这种耐听度方面,Dave和La Scala都做得很好,比8XR耐听。

希望到这里我把Dave的声音基本描述清楚了。它不是一个素质超全面的东西,而是有自己调音和取舍、所追求的美感的。音色中性、透明、轻盈和柔和感好,声音重心不是很低,在Chord家产品中低频下潜和弹跳感好,整体耐听度非常好。弱点方面,声音的规模感、底盘的扎实不算很好,人声的感染力不算特别强大(略出人意表)。用于欣赏中小编制的古典、爵士乐、轻音乐,是其发挥最棒的领域。

有一个猜测我不知是否成立,这里提一下:欧系讲究设计感的厂家,经常会因为追求设计感而造成绝对性能的妥协。Dave假如设计上更不妥协一些,比方机器做更大一些,电源部分再重料一些,是否会低频更权威而扎实?我觉得有这个可能。但厂家就是要这个体型和尺寸了,没有办法。

顺便提到的La Scala解码器,倒是人声表现非常丰富而抢眼,真正意大利美声特色,机器热身充分后音色很好听,解析和层次感也不弱,声音重心比Dave低一点,结像非常有“存在感”(稳定不飘),虽然硬素质也不如8XR,但耐听度又是明显超越,和Dave一样是我能无压力欣赏几个小时音乐而耳朵不胀的。

有网友问我Dave的表现值多少钱?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因为各人的判断标准不同。它比较小巧的设计、造型的设计感,还有Chord的品牌,以及它不错的耳机输出功能和前级输出功能,在有些人眼里都是“卖钱”的,但有些人也许觉得不卖钱。不过据说国外好评很多的意大利Aqua La Scala解码器,我倒觉得真是蛮有价值的,在4万元的价格,整体声音表现我觉得丝毫不弱于Dave,在很贵的大喇叭系统中听来也是如此。好像Aqua还有一个CD转盘,在CD转盘日益稀少的今天,还出这类产品,堪称奇葩了,我倒非常有意搭配一套西装听听表现。

最后简单提一下我试听时的搭配:喇叭包括Estelon XD大花瓶(售价40万的大喇叭)和马田Miles 5(售价8万的小落地),功放包括德国AD的前后级与合并机。前端数字源有PC也有老马克转盘。
 
 
说说CHORD <wbr>Dave解码器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