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Luxman P200耳放试听

(2014-07-23 08:33:55)
标签:

luxman

耳放

分类: 耳机/耳塞/耳放的评论

Luxman是日本的老牌hi-fi厂家之一。它一直和耳机圈没有什么干系,直到那台经典日本重料耳放P1出现 ...... P1当然已经停产了,但在日本的耳放里,它绝对是不能不提的一个。这个重10公斤的耳放有3个耳机口,电路复杂得看到眼晕,可能是我见过的内部最复杂的晶体管耳放。下图为2006年4月上海安润一次耳机聚会上的P1耳放。3个孔都被插满了。

 

Luxman <wbr>P200耳放试听

Luxman的低端产品在中国制造,而中高端仍在日本设计和制造。P200是它目前在产的一款中价位耳放,在日本制造,见下图。

 

这里顺便普及一下关于Luxman的一个知识:凡是面板上写着花体字Luxman的,仍是日本设计制造的产品,而在中国制造的低端Luxman,面板上印的是正体字。靠这个就能区分了。P200耳放的Luxman字样是花体字的,属于日本制造的产品。

我们看P200的面板。大小耳机孔各一,也就是说大耳机、小耳塞,各有位置,无需依靠转换头。这是我喜欢的设计形式。右侧的一个小按钮是切换2路输入用的。

 

P200的技术参数等可以参看上海安润的链接里的介绍: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40000108151

机器的做工不算特别豪华,特别是银色很朴素,没有金嗓子功放的那种香槟色带来的“豪华感”,但观察细部,都很工整。这台机器价格不算太贵,只在人民币万元,但确实仍体现了日本机种的做工优良的特点。

 

Luxman的产品线里目前有3款耳放。在P200上面,是经典的P1的后续改版型号P1U,再上去是带平衡输出口的P700U,重达12.7公斤,尺寸和重量都几乎是一个合并式功放了,远超一般的耳放。不过,还是让我先听听、玩玩P200,看有没有兴趣再玩上去吧。

 

力士的P1耳放我很久以前就听过,当时还没有HD800、T1等欧美顶级耳机,我试听的是森海HD600、K701之类老型号,及铁三角与索尼的高档耳机,突出的感受是,P1这个耳放搭配欧系耳机,不太对味,而搭配日系耳机,不论是索尼还是铁三角,都非常对味,效果一流。

现在仔细听P200,得到的结论是完全一样的——这个耳放是一台典型“日本声”的耳放,甚至可以说是我接触过最典型的日本声风格。

它最突出的强项,是极其精致细腻的质感,佐以松柔、素淡的音色呈现。从音色上看,这个耳放的音色是很素的,与胆机耳放或鲁迪rpx35那种温厚型的晶体管机,差别明显。声底非常“柔”和“松”,不硬、不紧,所以耐听性非常好。质感的精细,是超出一般耳放的,可以说它特别强调的一点。我为什么认为它搭配欧美耳机有问题,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出来的声线过于纤细和精致了。比如搭森海HD650,开到9-10点就有足够音压,而且再往上打音量,声音的压迫感很小,表现出很低的失真度,但是HD650的声音始终不够饱满和宽厚,始终细腻而偏向纤细,对森海耳机来说,这样就显得不是很自然,有点扭捏状。素淡、透明、松柔,欠缺饱满、宽厚、密度,这就是P200驱动HD650给我的印象。

 

从P200的参数来看,它对付低阻耳机,是特别有把握的,比如32欧下可以输出500毫瓦功率,实际试听表现它也能驱动300欧的HD650耳机,甚至600欧的T1耳机,但由于其风格,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它“推不好”一些欧美高阻耳机。如果希望把耳机推得饱满、宽厚、扎实有力才算好,那P200耳放本身不是这样的风格。它驱动下的HD650、T1,确实声音很耐听、音色很素淡、质感很精细,但饱满、宽厚、大气,是基本没有的。低频方面偏松软但不浑浊,耐听性很好,不抢耳,但这种呈现方式不是人人所喜。

 

但假如用P200来搭配日系的低阻耳机,是怎么样的呢?结果和刚才就完全不同了。我们知道W5000有个厂家原配耳放HA5000,效果很协调,但是我认为W5000搭配力士P200耳放,同样出色,而且效果比搭配HA5000要更中性和细致一些,透明度也更好。 

我们知道W5000耳机是一个韵味很清甜的耳机,绝不是什么“中性”耳机,那么它搭配P200这种日系中性耳放,和欧美中性耳放,有什么区别呢?有意思的是,就是搭配P200效果更妥帖!这其中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是P200具有特别松柔的声底,而这是搭配W5000这种日系低阻耳机所需要的。W5000耳机的灵敏度非常高,属于很容易推“响”,但不容易推“好”的耳机。像这样的耳机,特别欢迎声底松柔的耳放。而一般欧美品牌中性监听风格的耳放,声底都会更“硬”一些、结实一些,不会像P200这样特别地松和柔。

最容易把W5000推得难听的,就是那些监听、冷声、大力的晶体管耳放。比如SPL、Bryston之类。千万不要认为W5000是韵味型的耳机,所以来个中性甚至冷声的耳放“中和”。这些耳放第一是把铁三角的味道搞掉了,耳机失去特色变成不知所谓,二是很容易就把铁三角的声音搞“硬”和搞“亮”了,那样就难听。这就是铁三角耳机特别的地方。

 

下面是P200耳放搭配新版的RS1e。插在3.5毫米小耳机孔,没有用转换头。我挺喜欢P200这种同时具备3.5和6.3耳机孔的机器。  

 

P200这个耳放推歌德耳机,特别是最新的e系列型号,包括Mpro-e等,我觉得都很好。特别是e系列歌德耳机插在这个耳放上,声音不会太过浓郁、不会太过突前,而是保持一个合理的距离和开放性,同时,由于它声底很柔,所以不会造成歌德耳机有太强的刺激性效果。整体上说,歌德耳机特别是e系列的型号,搭配P200耳放,出来的是比较中正耐听的声音。细腻度那些就不说了,是P200的特长。

P200这个耳放,我接触下来,最拿手和擅长的,还是低阻耳机,包括了日系铁三角、天龙和美国歌德系的低阻耳机。HD800、T1等典型的欧系高阻耳机就不建议去搭了。细腻、松柔、耐听,这些是其突出的特色。由于前面提及的铁、天、歌的耳机本身都是带些“韵味”的,所以搭配上去实际听感都不错,不至于太过素淡,但假如是本身监听音色的耳机,出来的效果就很可能过于素淡了,这是要注意的一点——避免音色太清淡直白的耳机。

这个耳放国行的标价高于1万,但实际成交价格不到1万,在这个价格前提下,我觉得还是值得铁、天、歌几家低阻耳机的用家考虑的。特别是铁家的高端、歌德e系列的用家,可以关注一下P200。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