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耳机俱乐部小白
耳机俱乐部小白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0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闷骚的极致——勃拉姆斯第3钢琴三重奏

(2013-06-26 08:54:09)
标签:

勃拉姆斯

钢琴三重奏

苏克

文化

分类: 音乐及唱片

勃拉姆斯的第3首钢琴三重奏作品101,其首乐章一直是我特别钟爱的,简直可说是“闷骚的极致”。我每次听这个乐章,都觉得非常感动。老实说人到了“不惑”之后,特别是听了很多音乐之后,能让自己感动的音乐,不多了,甚至很少了,但这个乐章每次聆听,都让我很感动。这是真正的勃拉姆斯笔下最激情的喷薄,以他特有的方式表现出来。推荐大家都听一下。一个五十多岁的音乐家,还能写出这样激情的篇页,真是很难得的。经常有乐迷说勃拉姆斯的音乐太“闷”,太纠结粘稠,总体说他的性格确实如此,但他仍有激情勃发的时候,这个乐章便是明证。当然我最欣赏的还是他表达这种激情的方式,那种深沉、回转、富有弹性的旋律线条和力度变化。光是那种“傻激情”“傻冲动”,很多人会写,但如何把心中郁积的情绪以艺术性的手法谱写出来,使之具有“普遍价值”,使多少年后的听者还能为之打动,这是艺术。每次听完这个乐章,我都有一种“听止矣”的感受——我感觉勃拉姆斯写完这个乐章的时候,一定很“痛快”,因为他的情绪都倾泻在这里了,简直没有剩余的了。

勃拉姆斯的三首钢琴三重奏,其中最“好听”的应该是早期作品第一号(作品8号),可以说四个乐章都很好听,很容易入耳,当时作曲家才二十岁出头,但最能感动我的,无疑是第3号。写这部作品时,勃拉姆斯53岁,正处于他创作的高峰时期——之前的一年刚写了“第四交响曲”,之后一年他写下了“双重协奏曲”。当时他正在瑞士度假,从作品闲适悠游的第2、第3乐章,也许可以感受到他度假的放松心情。

勃拉姆斯的三首钢琴三重奏,我听过不少版本,有一些偏爱的,一个是斯特恩/伊斯特敏/罗斯这个美国组合,另外就是捷克小提琴家苏克参与过的两个组合——纯捷克组合“苏克三重奏”(Supraphon录制)、Decca唱片中的苏克/卡钦/斯塔克组合。这几个版本的共同优点是演奏激情、也内敛,把握好了勃拉姆斯的性格,另外录音都很好。特别是斯特恩的那个版本,录音简直是示范级的。Decca的苏克/卡钦/斯塔克版则是Kenneth Wilkinson录制的,水平不必多讲。

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I/41KTRD31BSL.jpg

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I/513cr1QgXIL._SY300_.jpg

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I/415DFR87GYL._SY300_.jpg

 

著名的“美艺三重奏”的版本应该说也是不错的,但若和我前面提到的三个版本相比,还是觉得差口气。总的来说美艺最擅长表现的是古典时期的作品,这个组合有一种温文含蓄的古典气质,而表达比较浪漫主义的作品,气质上缺一些“激情”。圆熟是很圆熟的,但和顶级独奏家组成的三重奏相比,在表现幅度上有一些差距。举例来说,这首勃拉姆斯第三钢琴三重奏,两个风格松弛内敛的“内乐章”都表现得很好,但激情洋溢的首尾乐章就相对一般,不够“尽兴”。

鲍罗丁三重奏也是一个著名的三重奏组合,不过这个组合的演奏有着明显的俄罗斯派的印记,音色偏厚重、音乐线条比较悠长缠绵,有点“黏”,应用在德奥派作品中,我个人觉得有一些不太对味,特别是贝多芬、勃拉姆斯、舒伯特的三重奏作品,鲍罗丁的演奏版本对喜欢的人来说可说“韵味独具”,若不喜欢,也很正常。我嘛,属于不喜欢的。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