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耳机俱乐部小白
耳机俱乐部小白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407,331
  • 关注人气:6,1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PAD Musaeus电源线

(2012-07-12 09:41:34)
标签:

电源线

it

分类: 放大器/音箱/线材的评论

PAD的线材名字真是拗口——Musaeus,发音类似“谋杀一武士”,咱是否就该给它个绰号“谋杀”?

Musaeus是PAD的线材里档次较低的一个系列,有rca信号线、有平衡信号线、有喇叭线,还有就是这个电源线,名字统统叫“谋杀一武士”Musaeus。尽管在PAD的系列里档次算入门,但实际价格还是不低的,“谋杀一武士”电源线的价格要人民币3千多元了。按照某些人的说法,虽然算“凤尾”,但比一些线材牌子的顶级(鸡头)还要贵了。

 

美国PAD <wbr>Musaeus电源线

线身不粗,也比较柔软。当然,较软的身体对电源线来说还是好事,可以不用使劲把它拗来扭去定型了。线身上仍缠着一条写有序列号的标牌,显得很正规。注意看线的插头和尾插,熟悉品牌的人应该立刻可以看出是美国Wattgate的制品,但并没有打上Wattgate的标。

当然,我们都知道电源线的表现并不是两端的插头决定的。我就听过两端用上了古河最高档的碳纤维头,但声音一点不好听的电源线。

根据厂家的介绍,这根Musaeus的电源线,用的是合金材质,主要成分是铜,屏蔽层是铝箔,绝缘材料为聚氯乙烯,线经过三重超低温冷冻处理。

 

美国PAD <wbr>Musaeus电源线

这根电源线,我放在系统里听了有1-2周了,在音源、放大器上都用过。辨听电源线,我有一个喜欢的方式——姑且称之为“乐章切换”。办法是,先接上电源线A,开始听一部作品的第一乐章,听完第一乐章后,关机,换成电源线B,接着听第二乐章。然后第三乐章可能又切回电源线A,等等。这样既完整地欣赏了一部作品,又顺带着对比了2条电源线,而且每条电源线聆听的时间都是比较深入的。如果听个1分钟就切,对声音的感受会比较零碎和片面,再说频繁地来回切,也太累了,功利性也太强,完全变成刻意要听电源线了,不是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自然地对比电源线。

所以我比较喜欢这个“乐章切换”的方式,也建议大家尝试一下。当然,对比试听其他线材,也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

 

这根线当然不可能有我听过的一些万元级电源线的密度、力度、动态感,但我听下来,觉得它在3千多价位,是能站住脚的。它的声底是比较轻松耐听的,有一定的PAD招牌式的“绵密感”,而且听感较柔,和它对比过的一根一千多元的某电源线(不说具体牌子了),就显得声底比它“硬”,高频也比它多了一层“金属感”,而Musaeus的声底始终保持得很柔,不硬、不冲,久听不累,而且高频在保持良好泛音延伸的同时,并无那种“金属感”。也许有些初烧是喜欢高频有那种“金属感”的,但我觉得很多老烧会觉得这不是好事情——好的器材和线材,高频都最好是建筑在良好延伸基础上的“柔和型”,如果有明显可以听出来的金属光泽,那并非高品质的表现,久听也会容易累。

Musaeus不是一根某方面有特异表现、特殊性格的电源线。但它在3千多的价位,做出了一个比较松弛、柔和、流畅的声音,我觉得有点象以前听过的VooDoo在相似价位的“银龙”、“金龙”之类,是属于那种比较好用、不易出问题的电源线。当然,若和普通鸡线去比,它在绵密感、凝聚性、柔顺度上的优势还是清晰可闻的。

 

最后,我说明一下,电源线这种东西,确确实实是没有什么性价比可谈的。在电源线上如果想追求“性价比”的,直接用鸡线完事,所有草全部割掉。那些几百块的“发烧电源线”,要么是往往不靠谱的师傅线(国内师傅们用来路不明的散线或洋垃圾卷线自制的),要么和鸡线也差不了多少。

但一种没有性价比可言的产品,就是有不少发烧友使用,这也是个事实。三千多元的电源线,没可能去用在三四千元的器材上,一般情况是最少用在万元级的器材上。不少在使用万元级及以上档次器材的发烧友,关心的是一根合适的电源线能否让器材的声音更好、或者调整得更合乎自己的胃口。所以,一种没有性价比可言的产品,仍有它的市场,而且在中烧、高烧的群体里,市场很大,我们可以注意到大多数在使用中高档器材的发烧友,都不是在用随机附带的所谓“鸡线”。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