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线”真有不如鸡线的
(2011-12-23 12:04:21)
标签:
线材it |
分类: 放大器/音箱/线材的评论 |
我不多说,只是提个头,大家有类似经验的,可以交流分享。
我确实接触过一些国内某些师傅做的“发烧线”,样子看上去象模像样,又粗、又屏蔽、又号称多少N、合金、单晶、纯银的线基。但实际一听,连一些普通的鸡线都不如。
不是说声音全面不如鸡线,而是以下情况:1)声音怪,音色怪,不正,也没有美感;2)延伸好,但声音难听,寡淡无味;3)声音糊,缺乏基本的通透和鲜明感,一桶浆糊;4)只注重了某些单方面,比如低频厉害,但其他就不管,结果声音失衡。等等。
不少进口器材原配的“鸡线”,确实就是鸡线,又细、没屏蔽、不好看,但声音是很少有毛病的,能出一个基本平衡的声音。(有些中高档名牌器材的随机线是向专业厂家特别定制的,声音可以非常好,这里且不包括那些。)我所说的“一些发烧线声音不如鸡线”,指的是一些“师傅线”虽然某些单方面可能出挑,但整体是不平衡的,往往是顾此失彼、只顾某一端的。还有些线简直可用“骗人”来形容,除了粗一些、外表漂亮一些,声音一无是处。这样的线能做出来卖,其实核心的关键是——
1)做线的师傅根本不懂听。根本不知道怎么样的声音算ok,怎么样的声音根本不该拿出来卖。
2)虽然不懂听,但钱是要赚的。既然这种线有人买,有市场,当然就有人做。
线这个市场真的是挺混乱的,比如我号称我的线是6N铜的,谁能验证吗?走遍全中国都没有一个官方科研机构能验证呢。我再号称我的线是金银合金的,谁又能验证呢?于是我说啥,就是啥。基本就是这么个状况。关键是,线看上去要象那么回事。反正要粗、外层最好有腔调一些,看上去高档一些。哪怕里面是啥我自己也搞不清(洋垃圾里掏来的,哪知道是啥?),反正外表看上去必须光鲜,必须能使人相信这玩意比鸡线好。这个最关键了。
如果要说现在中国制造的Hi-Fi器材正处于上升势头,不少牌子已经走出国门,在世界Hi-Fi舞台上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认可,从CD机、放大器到喇叭都有这样的例子,那么必须承认,Hi-Fi产品类别里,中国大陆制造最差劲、可以说毫无成就可言的,就是线材!
最后,我无意褒贬具体的线材和线材师傅,只是想指出一种现象。
耳机俱乐部论坛的具体讨论,有兴趣的可去看看:
(完)
前一篇:新店新试听(四):三对书架喇叭
后一篇:一张精彩、经典的爵士乐Vo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