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张国内制作的大提琴靓碟

(2011-12-09 11:07:28)
标签:

大提琴

文化

分类: 音乐及唱片
收到一张国内最新录制的大提琴碟,发觉录音非常靓,边反复听着,边打算做一介绍。
 
大提琴这个乐器是很有意思的,它是我们熟悉的乐器里,音域最接近人声的。它虽然不象小提琴那么灵活而高亢,但音色低沉柔美,可以歌唱出酷似人声的丰满温暖音色。一般来说,由于这件乐器相对来说不那么灵活迅捷,所以更长于抒情性的“咏唱”而不是小提琴那样的快速婉转的炫技。

就象人声天碟很多一样,发烧天碟里,用到大提琴的,甚至大提琴扮演主角的,也不难举出例子,比方“鹅仔”、“伦敦大提琴之声”等。今晚,我很欣喜地听到了一张国内录制和出版的大提琴靓碟。我没有用“大提琴天碟”来称呼它,是因为这个称呼很俗气。如果不嫌俗气的话,我觉得完全可以用大提琴天碟来衡量这张优秀的录音。在这个“天碟”一词已被用到滥的世界,按我的标准,这张碟是够格的。
 
碟的音乐及演奏在这里先不讲,只讲声音。CD的内页说明里很详细地列出了这个录音所用到的器材。包括DPA、Schoeps、Neumann三个品牌的5个不同型号话筒(应该是分别用来收录大提琴、钢琴、环境音等)、顶级的Neve和Prism Sound调音台、Prism Sound ADA-8XR顶级AD、dCS Scarlatti的时钟、Protool HD3数字音频工作台。监听系统包括了Genelec 1037A远场监听系统、Focal Twin 6BE近场监听等。

从录音中用到的设备来看,是一流的,当然,硬件并非决定因素,一个录音质量的好坏,决定因素还是人。这里的录音师,是我以前介绍过的青年才俊刘达和他的同事鹿楠楠。

刘达录的CD,经常会寄来一张给我,但不是每一张都值得我开个帖子写写。但这张最新录制的大提琴碟,我一听就决定写一写。
 
这张碟的形式很简单,就是大提琴独奏、钢琴伴奏。一共11首曲子,内容包括了纯正的古典大提琴曲目(“天鹅”、“梦后”、拉赫马尼诺夫的大提琴奏鸣曲乐章)、古典大提琴改编曲(弗兰克小提琴奏鸣曲的大提琴改编版、马斯涅的“沉思”、巴赫的“G弦咏叹调”、格拉纳多斯“东方舞曲”)、流行歌曲改编曲(李健的“传奇”)、还有3首久石让的音乐选段(“季节的回转”、“天空之城”、“幽灵公主”)。也就是说无论是古典乐迷、还是普通的乐迷,都会从这里找到自己熟悉的曲调,轻松地接受这里的音乐。这里没有任何炫技的成分,只是大提琴利用自己优美歌唱性而带来的深情吟唱。
 
这个录音一听就是很高质量的大提琴录音。大提琴的音色真实、柔和、宽松、既有整体的琴腔共鸣和形体感,也有琴弦上的充足细节(弓子擦弦的质感)。大提琴的位置适中,既没有过于突前造成压迫感——整张碟的声音是细节清晰但毫无压迫感的——也没有过于后缩而丧失细节。伴奏的钢琴明显位于后排位置,但依然非常明锐清晰,并带有空间感的信息。两件乐器的空间位置和关系交代得非常清晰。

简单说这里的大提琴和钢琴两件乐器的录制,在音色、细节、形体、柔和度等几个因素间达成了良好的平衡,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难挑毛病。特别是大提琴音色的舒展宽松感和整体录音空间的透明感,表现得很好。
 
在音乐方面,我唯一想挑一下的是:这里的曲目都过于偏抒情了,整张碟听下来是各种慢速抒情,缺了一些快速激情的东西。如果把其中某一首古典曲换成德·法雅的“火祭舞”之类(经典的大提琴炫技曲),效果会更好。

大提琴演奏者翟慧莉、钢琴家金文彬都是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人,虽然名气没有大到令很多乐迷熟悉,但在这张唱片里的表现,都是可靠的。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