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CD转盘

标签:
cdit |
分类: 音源评论(CD/解码/播放器) |
手头有一台意大利北极星转盘,闲来无事,接进系统玩玩。
我在2年多前就接触过一套北极星的转盘+解码。当时的帖子:http://bbs.headphoneclub.com/thread-121523-1-2.html
见下图。上面是转盘,下面是解码器。
那套西装里的转盘,是现在手头这台的前代产品。大家可以注意到首先外观有了一定的变化,新一代产品波纹状的表面要漂亮一些。
现在的USB DAC32解码器则是当时下面那台解码器的改进型号。当时是24/192,现在的USB
DAC32则改进为32/192。
转盘下面垫的是ABA小板,不是中板。因此可看出这台转盘的体型并不大,是偏小些的,可以说体态修长。
揭顶式的设计。准确地说是拉盖式的,转盘部分的盖子是横向拉开的,全金属制造的拉盖很重。不过磁性碟镇分量很轻,是靠磁力吸住的,不靠碟镇自身的重量。
转盘机芯是飞利浦的CD-PRO。大家知道这是仅存的传统高档转盘了,凡是用到它的CD转盘或者CD机,都是挺贵的了。之前最便宜的用到它的CD机是音乐传真的A1Pro,也要卖到一万多。这台用到它的意大利纯转盘,卖价也要超过2万元了。比USB
DAC32解码器要贵出不少。
北极星CD转盘有一点是独特的,它具有升频线路,启动升频开关后,可以以AES/EBU方式输出24/96的数码信号,或者以I2S线输出24/192信号。当然,实现24/192升频必须搭配它自家的解码器,因为它自家的解码器才有I2S输入,一般的解码器是没有的。不过很多解码器是有AES/EBU输入的,也就是说至少可以用上它的24/96升频输出。
我启动了它的升频线路,用平衡线把它接到林道夫TDA2200全数字放大器。从林道夫放大器的显示屏可以看出,它接受到的确实是96K的数字信号。
下图是北极星的转盘以I2S线接到解码器,此时可以实现24/192的升频。
北极星CD转盘的升频处理可以说是它的重要价值所在。开启了升频线路后,声音的细腻度、质感、凸现感都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我不打算很详细地叙述这台解码器的表现了。只大致说说:这是一台声底很有修养、非常优雅和耐听的CD转盘,同时也保持着基本中性、略带几丝清甜的音色。结像凝聚但不尖锐、声音结实但不发冲。这是它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
可能初烧友很多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点,但我相信资深烧友都非常清楚地明白,数字源,是非常重要的。数码音频系统的声音并不是解码器独立决定的,数字源的质量和风格,在其中也起非常大的作用。(甚至有些无知者会坚持认为数字源不造成音质差别,因为都是一样的0和1。)
同样一台解码器,接在PC系统上、接在CD转盘上,接在一台几百块的DVD机上,如果播放的是同样一张碟,确实从数据角度说,从0和1看,是完全相同的,事实上出现误码的几率是非常微小的,但我们都知道,接在不同的数字源上时,同一台解码器,出来的声音是很不同的。差别可以大到如何呢?可以大到“要多大、可以有多大”。
必须承认,现在大多数人都去玩PC-FI了,都把解码器接在电脑上。还在坚持听CD碟、还在用CD转盘的人,是少数派。但少数派的存在仍是有意义的,因为“少数派人士”知道,作为一个数字源,优质CD转盘仍有着PC所不能达到的地方。这样,同一台解码器,接在优质CD转盘上,仍是声音明显地好于接入电脑。
好在哪里呢?就我的经验而言,一般是好在CD转盘出来的声音更安定、更自然耐听、结像更结实和稳固。接在电脑上时,则声音相对会散一点点、薄一点点、紧张和不耐听一点点。当然,随着PC-FI的进步,解码器抗jitter能力的提高,现代的优质USB解码器已经可以接在电脑上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我还是那句说了很多次的老话,在这里再说一遍——不论一台解码器有多好、多顶级、接在PC上可以达到多好的效果,它接在优质CD转盘上,仍是可以达到更好的音质(在16/44.1K的平台上比较)。简单说就是:PC可以很好,但CD转盘仍会更好。
在我听过的CD转盘里,北极星这台绝对算是典型的欧洲风格,并不突出解析、动态、刚猛,而是以优雅、柔和、耐听为主要特色。凭借它的升频线路,在细腻度、凸现感、结像等方面也有优良的表现。不过我始终觉得,它最可贵的卖点还是那种非常有修养感的声音。那种不急不躁、不用硬力、以柔克刚、耐人寻味的声音。我觉得不是所有人会懂得欣赏这种声音。比方很多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可能需要更为激烈一些的声音,更突出的解析线条、更鲜明强大的动态张力。但我确信北极星CD转盘这样的东西,是会有自己知音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