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B&W MM1电脑多媒体小喇叭

(2011-02-12 13:14:13)
标签:

喇叭

b&w

it

分类: 放大器/音箱/线材的评论

从朋友处借到一对小巧精致的英国B&W出品的MM1小喇叭,连续在家里用了几天,给大家一个使用体验。下面的图都是借用的,一个是enlighten拍的,一个是官方的图。大家可以看出它的体积。

 

B&W <wbr>MM1电脑多媒体小喇叭

B&W <wbr>MM1电脑多媒体小喇叭

MM1这对小喇叭给我的感受,有点象B&W以前一款为iPod设计的Zepplin(飞艇)喇叭。做工非常精巧,使用简便,声音也不错——当然是以数码多媒体产品的标准而言,然而,价格不菲!

 

MM1的使用非常方便,用一根USB接到电脑,无须安装,plug & play,我在foobar的菜单里立刻可以找到它,选中它为播放设备,就可以用它听到电脑上的音乐及音响了。两只MM1喇叭以一根专用线相连,所以它们之间不能摆得过远,当然,这么小巧的喇叭,本就是不能摆得过开的,否则它们发出的音响是难以令人满意的了。供电是一个类似笔记本电脑的稳压电源,接到“主音箱”(两个喇叭中有一个是主音箱,电源、USB都接入它)。主音箱上有一个按压式的开关,另外配有一个非常小巧的蛋型遥控器。

 

MM1小喇叭当然没有达到“发烧级小喇叭”的水平,但在数码多媒体小喇叭中,我认为它的声音算是好的,而且具有一些特色。英国What Hi-Fi杂志给了MM1很高的评价,把它评为2010年的年度多媒体配件产品,我认为这个结论放到中国,除了价格偏贵外,还是有道理的。毕竟,在英国它的价格400英镑,在美国它的价格500美金,对于西方人的工资水平来说,不算贵,但摆到中国市场,翻译为人民币的四千多元,就毫无疑问显得偏贵了。

 

从产品设计和做工方面讲,MM1是很好的,虽然是Made In China的制品,但和市面上常见的国产多媒体小喇叭相比,MM1显得精致而耐看。它的声音也是比较细腻的,中高频清秀柔顺,透明度不错,低频在中小音量下是比较结实和有力的,但音量开得过大则会因出现箱体共振而品质下降。不管是欣赏古典音乐、流行人声还是爵士乐,接在笔记本电脑上播放,它都能给出一个OK的声音,既有足够的清晰度,也有一定的英国声风味。

 

集成了USB解码线路和功放线路的MM1,其体积之小巧,也是值得一赞的。摆放在书桌或办公桌上,视觉效果良好,颜色搭配协调,可以构成书桌的一种“装饰”,而不会有突兀或干扰之感。

 

MM1在中国市场唯一存在的问题就是价格。如果它能按中国的“国情”定价到人民币两千元左右,那简直就是福音了。可惜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B&W之前的Zepplin“飞艇”也是面临着相似的尴尬局面——设计美观大方、使用简便、音质优良(以iPod喇叭的标准),就是价格太贵,阻碍了它在中国市场的流行。

 

所以最后,我很难给MM1这个小喇叭“推荐”的评语,因为它的价格毕竟是偏高的,从音质角度我也很难说MM1提供的声音就很值那三四千元。但我觉得MM1这个产品肯定是值得介绍一下的。如果你经济能力宽裕,而又很认可MM1的外观设计,想找一对既小巧、又音质不错的名牌电脑喇叭,那MM1肯定是值得一看的。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