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耳机俱乐部小白
耳机俱乐部小白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1,834
  • 关注人气:6,1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套德,美,英联军的模拟LP音源

(2009-11-01 10:53:08)
标签:

lp

黑胶

文化

分类: 音源评论(CD/解码/播放器)

Graham Slee除了大家熟知的SOLO,NOVO,旅行者三款耳放外,其实制作唱头放大器同样出色. 它的唱头放大器系列中,最出名,也最获好评的,是这款Era Gold V. V的意思是这个设计已出到第5代.

Era Gold,黄金时代. 这个名字起得好.

 

这部唱放曾获得欧美黑胶圈的一致好评,堪称经典之作。美国STEREOPHILE杂志的编辑Michael Fremer用这样夸张的语言来评论它:“考虑到它的价格和奇迹般的表现,我是说奇迹般的表现,我以从事音响评论行业以来曾经评论和推荐器材时最强烈的程度,向大家推荐这台Era Gold V。”
(Given its price and its miraculous performance - and this agnostic means miraculous - performance, I recommend the GSP Audio Era Gold Mk.V as enthusiastically, if not more so, as I've recommended any product I've reviewed and recommended in all the years I've been doing this.)

然后STEREOPHILE杂志少见地把这款价格并不昂贵的产品列入唱放的CLASS A(A级榜)。

在英国本土,它也是历来最受欢迎的一款中档唱放。2005年的英国HI-FI展上,它被评为“1000英镑以下最佳唱放”,并在2004年和2005年两度被HI-FI NEWS杂志评为“最佳唱头放大器”。

 

搭配"自家兄弟"SOLO耳放使用,真是协调啊 ...... 哥俩好!

 

一套德,美,英联军的模拟LP音源

前面的唱盘是用德国DUAL的505-2. 这是一款较常见的"古董黑胶唱盘"了,皮带传动,弹簧悬浮机构避震.

 

一套德,美,英联军的模拟LP音源

 

唱头用美国歌德的RED. 这是一款价格不贵的MM唱头.
 
一套德,美,英联军的模拟LP音源
 
这是07年时国内现身的第一台Era Gold V唱放. 当时应顾客之请,Graham Slee先生亲笔在机器包装盒和机器顶盖上签名.
 
一套德,美,英联军的模拟LP音源
 
模拟黑胶LP音源的输出电平较低,比CD机,电脑声卡等的输出电平都要低得多,所以除非放大器内部已包含相应的放大电路(MM/MC放大,或者叫Photo Stage),否则的话,在唱盘和放大器之间,还要接入一个"唱头放大器"(简称唱放). 在这套系统中,Era Gold V起的就是这样的作用.
 
假如唱盘所用的唱头是低输出的MC唱头,那么输出电平更低,只有几个毫伏,需要在唱头放大器之前再增加一级放大,这级放大一般称为"升压牛". 也就是说,使用低输出MC唱头的话,唱盘 - 升压牛 - 唱放 - 放大器. 要经过这样几道环节,除非放大器已内置MC放大线路(现代的放大器越来越少包含MM/MC放大部分).
 
在一个黑胶LP音源中,除了唱放,唱盘之外,唱头(唱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高档的唱头可以非常昂贵,达到数万元. 几千元的唱头也只是中档而已. 当然,如前所提及,唱头还分为较高输出的MM唱头,和很低输出的MC唱头. 比较常见的还是MM唱头. 在本文的这个系统中,用到的是一款价格不贵的唱头: 美国歌德的Red. 美国歌德的唱头大致来说风格和它家的耳机类似,擅长演绎人声,爵士乐等,用于播放古典音乐相对一般.
 
这套LP系统完整地写下来就是: 德国Dual 505-2唱盘(搭配美国GRADO Red唱头),英国Era Gold V唱头放大器,英国Solo耳放,最后我用森海塞尔HD650耳机聆听. 不算耳放和耳机,前端的唱盘,唱头,唱放加起来大约花费八千元.
 
 
黑胶唱片这个东西,现在新一代发烧友们恐怕是非常陌生的,但如果你去看一些HI-FI展,会注意到在HI-FI展会上仍有不少音响厂家是用它做音源来演示产品的。为什么呢?这就牵涉到模拟音源的地位和独特优势的问题。虽然现在什么都是数字化了,但在一些领域里,模拟的东西,仍占据着一个独特的位置,而且是很高的位置。模拟系统的一个最大好处是:它是连续的,因而是自然的,而不象数码技术,其本质是用离散的,非连续的量,来“模拟”自然界的连续的量。打个比方,模拟系统犹如是“无级变速”,而数码技术始终是分档位,分级别的,虽然现在通过比特率的不断提高,这个“级”做得越来越精细,但无论如何都是有档位,有级别的,不可能达到模拟系统那样的“无级变速”。
 
具体到黑胶唱片系统,虽然有一些杂音(唱片表面的灰尘,磨损和划痕引起),但良好的模拟黑胶系统有着柔和自然的声音和质感,绝无所谓“数码味”,是别有风味的。
 
如果你是听惯了PC系统音响的,那感受一下这套LP黑胶,就反差更大了! 它的声音始终是柔和的,自然的,不会有任何冷,硬,突兀的不自然感,高频延伸自然地向上,不存在任何尖刺,尖利,扎耳之处. 把LP的高频和电脑PC-FI出来的高频相比较,差别真是非常大的.
 
所以尽管现在数码技术发展很快,已经发展到24比特甚至32比特,取样频率从44.1K到96K甚至192K,不过与此同时,LP黑胶唱盘仍没有绝迹,反而在少数高烧友中间得到一定程度的复苏. 原因其实是简单的,就在于LP系统具有它独有的声音特点. 这一特点是与数码音频不同的. 在可以预料的未来,黑胶LP仍不可能彻底绝迹,仍会有一批玩家,这是铁定无疑的.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