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庆华Compass解码器耳放合并机的试听介绍

标签:
it |
分类: 音源评论(CD/解码/播放器) |
感谢yasker网友带来一台何庆华的Compass解码器耳放一体机,使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这个在国内颇有些"神秘"的机器,对它有了一些了解.
我觉得论坛上有些朋友对何庆华的机器是颇感好奇的,故在此做一介绍.
我觉得论坛上有些朋友对何庆华的机器是颇感好奇的,故在此做一介绍.
Compass这种"解码器+耳放"模式的产品,现在挺热的,丽特的DAC-AM也是,MAD-05也是,O1DAC也是.
美国"三小强"算不算呢? 也可以归入这类.
Compass还很时髦地做了USB输入端,可以直接把它接入电脑使用. 不过我试听时没有试电脑,而是把它接入了DENON DCD1500AE的数字输出端.
这个机器的价位现在应在人民币2300元左右. 主要出口,在HEAD-FI反响热烈,而国内销售应很少.
Compass还很时髦地做了USB输入端,可以直接把它接入电脑使用. 不过我试听时没有试电脑,而是把它接入了DENON DCD1500AE的数字输出端.
这个机器的价位现在应在人民币2300元左右. 主要出口,在HEAD-FI反响热烈,而国内销售应很少.
近距离看一下COMPASS的样子. 老实说这台机器的做工不如丽特的DAC-AM,机壳做得DIY味稍浓. 机器尺寸也有些偏大.
为什么这么大,后面会有解释.
它的面板里有一个键(中间那个)是需要解释一下的,别的不需要解释了.这个键按下去可以把COMPASS的耳放部分以及解码部分分离开来. 换言之,按下此键后,COMPASS可以作为一台纯耳放使用(从背后RCA端输入模拟信号),也可以作为一台DAC使用(从背后RCA端输出模拟信号).
它的面板里有一个键(中间那个)是需要解释一下的,别的不需要解释了.这个键按下去可以把COMPASS的耳放部分以及解码部分分离开来. 换言之,按下此键后,COMPASS可以作为一台纯耳放使用(从背后RCA端输入模拟信号),也可以作为一台DAC使用(从背后RCA端输出模拟信号).
这是机器的背部. 注意一下背部设计是比较用心的,有USB,同轴,光纤三种方式的数字输入,有DAC输出,有前级输出,有模拟输入,输出增益有高,低两档.
先不说声音,把它拆开,给大家看里面,并且把它的"功能性"介绍完.
这是拆下的机器顶板. 仔细看一下有些什么花头. 我个人认为这里面的花头是太多了些,而不是太少. 你认为呢?
右下角的白色物质,是压住一件东西的,看上去这个做法有些"山寨"啊,但是 ... 也很实用. 这个东西不压一下的可能会松.
这是拆下的机器顶板. 仔细看一下有些什么花头. 我个人认为这里面的花头是太多了些,而不是太少. 你认为呢?
右下角的白色物质,是压住一件东西的,看上去这个做法有些"山寨"啊,但是 ... 也很实用. 这个东西不压一下的可能会松.
你看出COMPASS有哪些花头了吗?
第一个花头,是它的耳放部分有四个跳线,每声道2个. 依靠跳线的不同设置,COMPASS可以弄出四种模式: BRIGHT(偏亮),NEUTRAL(中性),SOFT-1(一级软声),SOFT-2(二级软声).
第二个花头是,它的DAC部分可以换运放. 其实也不能算是运放,而是一个...... 放大模块. 只是这个模块做成了运放那种八脚,可以插入线路板上的一个八脚运放座.
第一个花头,是它的耳放部分有四个跳线,每声道2个. 依靠跳线的不同设置,COMPASS可以弄出四种模式: BRIGHT(偏亮),NEUTRAL(中性),SOFT-1(一级软声),SOFT-2(二级软声).
第二个花头是,它的DAC部分可以换运放. 其实也不能算是运放,而是一个...... 放大模块. 只是这个模块做成了运放那种八脚,可以插入线路板上的一个八脚运放座.
下图就是我刚提到的"放大模块",以及它插入机内的样子. 何庆华做了几种模块,名字叫Earth, Moon之类的.
依靠替换机内的这个模块,可以玩出不同的声音风格.
从这个来看(还有从那个四种模式的跳线),何庆华有着典型的中国式思路——希望自己的一台机器可以玩出多种声音特点,以适合不同口味的玩家. 最好一部机适合所有人口味,所有人都来买,那就最好不过了.
这个思路好不好呢? 大家自己判断吧.
从这个来看(还有从那个四种模式的跳线),何庆华有着典型的中国式思路——希望自己的一台机器可以玩出多种声音特点,以适合不同口味的玩家. 最好一部机适合所有人口味,所有人都来买,那就最好不过了.
这个思路好不好呢? 大家自己判断吧.
这是COMPASS内部全貌.
注意它基本是采用分立元件设计制作的,所以元件数量多,线路板大,看上去密密麻麻的,颇为壮观,按一些烧友的看法,"诚意"很大.
这也使得机器的整个尺寸偏大. 如果使用运放的话,机器完全可以做得更为轻巧.
但也正因为它的元件多,板子大,DAC板占据了机器整个后半部,使得电源部分只能放到机器前部靠近面板处(图中左下角).
但也正因为它的元件多,板子大,DAC板占据了机器整个后半部,使得电源部分只能放到机器前部靠近面板处(图中左下角).
主要试听内容是:
1) 天龙DCD1500AE数字同轴输出到COMPASS,听它的解码+耳放的声音. (同时把1500AE的模拟输出接入COMPASS,对比1500AE的解码部分和COMPASS解码)
2) 天龙DCD1500AE模拟输出到COMPASS,听它的耳放部分. (与Solo耳放对照.)
3) 天龙DCD1500AE数字同轴输出到COMPASS,同时光纤输出到Apogee Mini-DAC,直接对比COMPASS与Mini-DAC的耳机输出效果.
1) 天龙DCD1500AE数字同轴输出到COMPASS,听它的解码+耳放的声音. (同时把1500AE的模拟输出接入COMPASS,对比1500AE的解码部分和COMPASS解码)
2) 天龙DCD1500AE模拟输出到COMPASS,听它的耳放部分. (与Solo耳放对照.)
3) 天龙DCD1500AE数字同轴输出到COMPASS,同时光纤输出到Apogee Mini-DAC,直接对比COMPASS与Mini-DAC的耳机输出效果.
老实说,何庆华此人给人的印象是那种技术派的人物,宣传上也喜欢讲"中性""无音染"之类. 这些似乎给人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他的机器似乎应该是那种"监听声"或者"冷声".
然而我在COMPASS上听到的不是这样的声音. COMPASS的声音,确实是比较中性的,但音色略偏暖,也并不突出解析,所以和假想中的"监听声"并不一致.
然而我在COMPASS上听到的不是这样的声音. COMPASS的声音,确实是比较中性的,但音色略偏暖,也并不突出解析,所以和假想中的"监听声"并不一致.
首先必须说的一个A/B比较,是COMPASS的解码部分,与天龙DCD1500AE的解码部分,两者的对比.
这个对比很容易做: DCD1500AE的同轴数字接入到COMPASS,同时把DCD1500AE的模拟输出,也接入COMPASS. 然后通过前面板的那个"分离键"(按下后把COMPASS的解码和耳放部分分离开来),进行A/B切换的试听. 这个切换是非常快的(即时切换),所以声音的区别可以准确地辨别出来.
A: DCD1500AE数字输出 - COMPASS解码电路 - COMPASS耳放
B: DCD1500AE模拟输出 - COMPASS耳放
所以这样的A/B切换就可以辨别出DCD1500AE机内的解码部分,和COMPASS解码部分,两者的素质对比(都是用COMPASS耳放放大出声).
试听用的耳机是天龙D2000和AKG K601这么两副. 一低阻,一中阻.
这个对比很容易做: DCD1500AE的同轴数字接入到COMPASS,同时把DCD1500AE的模拟输出,也接入COMPASS. 然后通过前面板的那个"分离键"(按下后把COMPASS的解码和耳放部分分离开来),进行A/B切换的试听. 这个切换是非常快的(即时切换),所以声音的区别可以准确地辨别出来.
A: DCD1500AE数字输出 - COMPASS解码电路 - COMPASS耳放
B: DCD1500AE模拟输出 - COMPASS耳放
所以这样的A/B切换就可以辨别出DCD1500AE机内的解码部分,和COMPASS解码部分,两者的素质对比(都是用COMPASS耳放放大出声).
试听用的耳机是天龙D2000和AKG K601这么两副. 一低阻,一中阻.
DCD1500AE这个CD机,大家应该知道,是一台6K价位的CD机,声音素质比2-3K的入门机明显要好,但也没有达到万元以上中档机的水平.
这个机器的声音走向中性,健康,不偏不倚. 用它来做参考机,比较COMPASS的解码素质,是非常合适的.
对比下来,COMPASS在多数领域里没有明显好于DCD1500AE的自身解码. 比如大家最关注的高低频延伸,整体解析,声场等方面,COMPASS都可以做到与DCD1500AE大致相当. 有细微的区别,但水平无异.
比较明显的差别在于,COMPASS的中频段比DCD1500AE更为饱满和突出一些. 最容易听出区别的地方是人声: COMPASS解码表现出的人声,厚度比DCD1500AE好. 大家不要以为DCD1500AE是一部薄声的CD机,不,它不是的,只是COMPASS解码的人声更为厚实.
在中频段,COMPASS确实是做得比较厚和圆润的. 是一种健康的,有血有肉的风格.
对比下来,COMPASS在多数领域里没有明显好于DCD1500AE的自身解码. 比如大家最关注的高低频延伸,整体解析,声场等方面,COMPASS都可以做到与DCD1500AE大致相当. 有细微的区别,但水平无异.
比较明显的差别在于,COMPASS的中频段比DCD1500AE更为饱满和突出一些. 最容易听出区别的地方是人声: COMPASS解码表现出的人声,厚度比DCD1500AE好. 大家不要以为DCD1500AE是一部薄声的CD机,不,它不是的,只是COMPASS解码的人声更为厚实.
所以COMPASS的解码,与我以前介绍过的丽特DAC-AM的解码,其风格是很不同的.
DAC-AM注重的是高频延伸,泛音,高音域的解析,它的高频表现是比较抢眼的,会明显比DCD1500AE来得泛音充分,高频细节丰富,而COMPASS则高低频延伸没有超越DCD1500AE的水准,而是在中频的厚度上胜出.
接着要评价一下COMPASS的耳放部分.
我个人觉得与丽特DAC-AM的情况一样,COMPASS的耳放部分并非整机的亮点. 不是说COMPASS的耳放做得差. 不,并不差,并不弱,但我觉得不要说和参考机SOLO去比,就算和NOVO比,它也是占不到任何便宜的.
COMPASS的耳放部分,同样具有声音基本中性,饱满,有厚度的特点. 但解析一般,声场一般. 特别是声场,是我个人不喜欢的那种"卷曲型"(声场左右两侧向你卷曲和靠近的那种). COMPASS的解析不突出,我可以接受,但声场方面如果能做得更好(更打开),我对它的评价会更好.
我个人觉得与丽特DAC-AM的情况一样,COMPASS的耳放部分并非整机的亮点. 不是说COMPASS的耳放做得差. 不,并不差,并不弱,但我觉得不要说和参考机SOLO去比,就算和NOVO比,它也是占不到任何便宜的.
COMPASS的耳放部分,同样具有声音基本中性,饱满,有厚度的特点. 但解析一般,声场一般. 特别是声场,是我个人不喜欢的那种"卷曲型"(声场左右两侧向你卷曲和靠近的那种).
何庆华这个机器论性价比算是不错的,所以我也理解为什么HEAD-FI上老外那么大呼小叫的. 毕竟,300美金的价钱,全分立制作,打开机盖一看密密麻麻,声音也不错,这在国外是不可能的事情. 300美金的价位国外只能买到CREEK,PRO-JECT那种最简单,最入门的耳放,或者最为入门的DAC.
所以我觉得就象玩具,衣服一样,入门级HI-FI,特别是300美金及以下价位的制品,中国产品很快能占据全球. 300美金做出这么大个子的,密密麻麻的的解码器+耳放,这是西方人怎么都弄不出来的. 只要声音不走偏,这个价位的中国制品在国外必火.
然而若把COMPASS和更高档次的产品,如著名的"美国三小强"去比 ...... 我当场把COMPASS和Apogee
Mini-DAC进行了A/B对比,结果不说大家也应可猜到. Mini-DAC在两端延伸,整体解析方面的优势,还是"昭然若揭"的.
COMPASS在2K多价位是算物有所值,甚至超值的,但从我前面的描述大家已可看出,它的短板在于两端延伸,整体解析,仍属比较一般.
当和更高级的产品直接A/B时,短板就暴露得很清晰了.
不过COMPASS有一点即使和Mini-DAC面对,仍不示弱,那就是人声的厚度. 在这点上COMPASS的声音设计确实挺有性格的. 把中频做得较厚,甚至比天龙,比MINI-DAC都更厚,使它成为一部播人声很有特点的机器.
不过COMPASS有一点即使和Mini-DAC面对,仍不示弱,那就是人声的厚度. 在这点上COMPASS的声音设计确实挺有性格的. 把中频做得较厚,甚至比天龙,比MINI-DAC都更厚,使它成为一部播人声很有特点的机器.
最后,必须指出的一点是,这台COMPASS在我试听的后期出现了一点小问题,机主必须把它送回去维修了.
总的说来这个DIY味很浓的机器,在可靠性上,还要进一步提高.
虽然何庆华的网站设计不错,一切都给人专业厂家的感受,但看到实物后,我必须说,它的外壳DIY味是较重的,和我见惯的DIY个人工作室的耳放有的一拼.
同样是国内厂家,丽特DAC-AM的外壳做工,要好得多,即使MAD-05,我知道很个人化的一个东西,做工也比COMPASS要正式,专业.
这点我觉得是何氏产品应该注意改进的地方.
撇开做工,可靠性,尺寸大小不谈,光谈声音的话,我觉得COMPASS是有其卖点的.
谈这个价位的机器,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说清它的特点. 如果这个特点是打动你的,对你很重要的,就可以认真考虑.
这个价位没有十分全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适合与不适合的区别.
我希望通过前面的描述和介绍,把COMPASS这台机器声音上的特点说清楚了.
现实地说,如果你期望COMPASS的耳放能超越NOVO,或者解码器能达到"美国三小强",那是不切实际的,我的听感也可否定这种狂想,但COMPASS的功能设计好,输入输出接口齐全,使它很具有可玩性. 这种解码器+耳放的形式,本身也是很吸引一部分发烧友的. 到目前我们已经见到了不少这种形式的制品. 我也可放心地预计,将来这种形式的机器会越来越多.
我希望通过前面的描述和介绍,把COMPASS这台机器声音上的特点说清楚了.
现实地说,如果你期望COMPASS的耳放能超越NOVO,或者解码器能达到"美国三小强",那是不切实际的,我的听感也可否定这种狂想,但COMPASS的功能设计好,输入输出接口齐全,使它很具有可玩性. 这种解码器+耳放的形式,本身也是很吸引一部分发烧友的. 到目前我们已经见到了不少这种形式的制品. 我也可放心地预计,将来这种形式的机器会越来越多.
(完)
前一篇:小白谈发烧: 减法易,加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