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张便宜,好听的小提琴碟

标签:
文化 |
分类: 音乐及唱片 |
小提琴是古典音乐常用乐器里的"皇后". 即使是不怎么听古典音乐的发烧友,我想也会听一些小提琴的CD.
小提琴的重播效果,也是常用来检验一套器材素质的"试金石"之一.
小提琴的音色,柔和,宽厚,顺滑,但又有一些涩感(所谓"松香味"),高频泛音列可以延伸到1万赫兹以上,是非常独特,也非常难播好的.
小提琴的声音,近处听,中距离听,和远处听,效果是不同的.
如果是在近处听,可以听到更多"松香味"(抹在琴弓上的松香和琴弦摩擦时的"涩感"),以及弓子碰弦发出的一些"杂声",琴箱共鸣的声音也可以更清晰地听完整,而如果是在远处听,则"松香味",杂声基本没有,更多听到的是中高频优美柔滑的音色.
由于这个特点,近距离录制的小提琴声,和中等距离录制的小提琴声,是特性颇为不同的. 除此外还必须注意几点:
不同品牌和制作工艺的小提琴,以及不同小提琴家拉的效果,也是颇为不同的(同一把琴在不同小提琴家手下可以发出特点不同的声音).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在不同的CD上听到的小提琴声,可以那么不同!
前面说了,不同小提琴家的音色是不同的,即使他们拉同一把琴.
一般称这为小提琴家的"发音",和小提琴家拉琴时的动作特点,习惯有关,比如左手的揉弦特征,右手弓子的按弦力度,触弦部位,运弓方式等等,这些都与发音有关.
在小提琴家中,有那么几位是特别以发音优美而著称的. 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格鲁米欧,就是一位以发音纯净透明而著称的大师.
在以发音优美而著称的20世纪小提琴家里,有一位是捷克的音乐家. 说起捷克,大家首先会想起德沃夏克.
是的,这位天才级的人物几乎以一人之力改变了人们对捷克这个国家音乐的看法.
这位苏克,全名是Josef Suk. 他有一位孙子,与他同名,也叫Josef
Suk,是20世纪以发音优美而著称的小提琴家之一.
Supraphon的片国内很难买,我当然不是给大家推荐这张.
我想推荐的,是苏克和他亲手建立的"苏克室内乐团"合作演奏的一批优美动听的小提琴小品,原录音由日本JVC公司录制,由国内普罗之声文化传播公司引进,就是很多人熟悉的"普罗之声"(POLOARTS)系列中的一张:
史上最优美小提琴小品精华录.
这里展现的基本都是小提琴优美的一面,女性化的,婉转的一面,而没有大动态,快速激烈的作品. 从一个角度可以说这是"单调",就象听邓丽君的专集一样,听着听着就会觉得,恩? 怎么都一个味儿? 但换个角度说,CD的名称就是"史上最优美小提琴小品",所以这么选曲倒确实是名副其实,没有瞎吹.
我分析了一下,这里的曲子包含以下几类:
1.正统古典作品里选取的. 如莫扎特D大调嬉游曲里选取的两个乐章. 这里没有独奏小提琴,而是整支室内乐队在演奏,苏克此时的身份是乐队的首席小提琴.
2.正统古典作品的小提琴改编曲. 注意小提琴改编曲是小提琴曲目库里很重要的一块. 很多作品原本不是为小提琴写的,而是钢琴作品,乐队作品,歌剧里的咏叹调,歌曲等,但都可以被小提琴家改编为小提琴主奏的作品. 这是很多小提琴家都喜欢做的一件事情. 这张碟里的改编曲很多,而且前面说到的各类都有了,有改编自乐队作品的,艺术歌曲的,歌剧咏叹调的,歌剧间奏曲的,钢琴作品的,具体我就不一一写了. 唱片所附的手册里有详尽的说明.
3.小提琴家为小提琴创作的小品. 比如2首克莱斯勒的小品. 克莱斯勒是20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小提琴大师之一. 他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就是自己写了一批很好听的小提琴小品. 不是改编自他人作品,完全是他自己写的,自己把这些作品拉到出名. 其中最著名的两首"爱的忧伤"和"爱的欢乐"被收在了这张专集里. 此外捷克小提琴家德尔德拉的"回忆"也属于此类.
这就意味着这里的小提琴,并不是发烧录音里常见的那种"超近距录制",把演奏家呼吸声,衣服摩擦声都录进去的那种,而是一个声音平衡的,标准古典室内乐的录制距离和方式. 小提琴的距离适中,乐队的距离适中,并略呈包围状. 录音把苏克的优美高雅的小提琴发音完好地捕捉了下来,具有良好的密度,质感和透明度.
优美的小提琴小品集应该说很多,但象本片这样演奏出色,选曲精当,录音正统的CD,价格还那么平易的,是不多见的. 如果你在寻找一张价格便宜的小提琴小品CD,建议考虑本片,而不是那些封皮上写满"发烧""天碟"之类夸大言辞,演奏者二三流甚至不入流的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