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耳机俱乐部小白
耳机俱乐部小白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1,834
  • 关注人气:6,1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部6千元价位的实力派CD机: Denon DCD1500AE

(2009-04-17 20:19:38)
标签:

cd机

天龙

it

分类: 音源评论(CD/解码/播放器)

一部6千元价位的实力派CD机: <wbr>Denon <wbr>DCD1500AE

 

一部6千元价位的实力派CD机: <wbr>Denon <wbr>DCD1500AE

 

DCD1500AE是一台日本原产的机器,外型虽然和入门机种DCD700AE类似,但实际尺寸,重量,都要大出一圈. 大家也许还记得DCD700AE机背暴露出的两大缺陷: 只有光纤输出口,不能更换电源线. 现在看一下DCD1500AE的机背,这两个缺陷都没有了.

当然,它的接口仍不丰富,比方没有XLR模拟输出,也没有AES/EBU平衡数字输出,但很明显Denon追求的不是这个,而是音质的性价比.  如果单纯追求接口的丰富性,买CEC 3300R好了,什么都有,但声音 ... 我以前说过,连DCD700AE都稍有不如,更不用说和DCD1500AE去比了.

从外表做工来看,DCD1500AE是非常出色的,在这个价位,找不到半点破绽.
 
提起Denon的CD机,很多人的第一感觉也许是: Hi-Fi素质好,但不好听. 低频强,中高频亮,声音冲 ...... (?)

我以前用过一段时间的S10II,那是一台上一代的中价位机器. 和同价位的马兰士CD机(CD14)相比,确实播人声什么的都不如马兰士好听.  曾有一度后悔应该买CD14而不是S10. 那么.这台新一代的SACD/CD机是否也是这个样子的呢?
 
Denon DCD1500AE 这台CD机你从面板可以看出来,没有多余的功能,比方DCD700AE身上具备的那个变调功能,它就没有. 相反它有一个Pure Direct键,按下去之后发生两件事: 一是屏幕显示被关掉,黑屏,二是数字输出被关掉. 为什么呢? 为了最大限度地去除数字电路和屏幕显示电路对音质可能产生的干扰,达到最纯净的音质.

从这里已可看出DCD1500AE的设计,是以纯音质为导向的.  它的内部经过了避震处理,即所谓SVH(Suppression Vibration Hybrid)结构的转盘机芯. 这个Hybrid指的应是利用复合材料的特性来抑制有害的振动.
 
一部6千元价位的实力派CD机: <wbr>Denon <wbr>DCD1500AE
 
当然,这些技术性的资料看过就算了,不要太过当真. 最重要的,还是听它的声音.

实际试听时还是用听熟的Solo耳放及HD650和K701耳机.

首先的第一印象是——DCD1500AE的声音,和许多人想象中的"Hi-Fi素质强"并不相符——因为它的Hi-Fi素质并不强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smilies/default/shy.gifDenon DCD1500AE" />
 
DCD1500AE完全不是一部以Hi-Fi性夺人眼球的机器. 完全,彻底,绝对地不是.

这是一部声音柔和,不刺激,中正平稳,平衡度良好的CD机.

以上是一个基础的判断. 大线条勾勒好了. 下面说一些细部的情况.
 
如果用一个拟人化的方式来形容DCD1500AE的声音,我愿意把它描述为一个稳重,略带谦逊的男子. 他绝不是凸起青筋的肌肉男,也不是跃跃欲试的毛头小伙子,更没有怪癖,而是健康,匀称,稳重,同时稍有谦谦君子的淡雅之风. 这是这部机器的基本性格.

所以下一个问题就来了,而且是一个不易回答的问题: 它的音乐性很差吗? 或者换个问法: 它不好听吗? 似乎每次说起Denon的机器,不少发烧友就给它贴"音乐性弱""不好听"的程式化标签. 是否如此呢?
 
我觉得归结到底,还是个人的音乐审美趣味问题.

如果你需要的是甜美,甘醇的音色——DCD1500AE不是这个风格. 它的音色我只想用"中正平和"四字来形容.

如果你需要的是热情如火——DCD1500AE没有明显的温暖感和热烈感. 但它音色的平衡度和恰好好处的厚度,准确度,令人很难去挑剔.

如果你需要的是飘逸空灵——您请直接往欧洲机里找吧.

如果你需要的是纯净,是真水无香——请睁大眼睛,DCD1500AE值得你认真的考虑.

如果你需要的是柔和,不刺激,耐听——同上,请把注意力转向DCD1500AE.
 
在DCD1500AE所处的这个中等价位,它是一台"真水无香"的机器.

一台真水无香的机器,绝对不应该是干冷的,绝对不应该是冷硬的. 如果稍微有冷,硬,干的迹象,那就不是真水无香了! 那只能是"伪水".

DCD1500AE就是这样一台机器: 它的音色是纯净柔和的,杂质很少的; 它的信息量无法和万元级CD相比,但凡是它能提供给你的信息,都是纯净的,没有杂质的. 同时它的声音绝无冷,硬,干的迹象. 相反,它的声音总体是比较圆润的,厚度适中,不前冲,不压迫,侵略性很小.
 
听着DCD1500AE的声音,不知为什么,我禁不住联想起一些PC-FI的听感. 在我记忆里,PC-FI的声音可以远比这台DCD1500AE听上去"Hi-Fi",比如动态更强烈,高频细节更突出,结像更饱满,等等,但我印象里PC-FI最遗憾的一点,就是DCD1500AE的优点——或许这才是我一直联想起PC-FI声音的缘故.

PC-FI没有它的音色纯净度和柔和度. 总是含有杂质,含有沙砾,不够柔和.  

干净而圆润. 对,就这5个字. 这5个字难倒了很多PC-Fi. 要么就是听感干净了,但刺激性出来了,不圆润,干净得偏冷; 要么是圆润了,但不干净了,听上去"脏",有杂质.

DCD1500AE做到了"干净而圆润"这五个字. 在这五个字上它能一举击败万元级解码器接入电脑的效果.
 
前面有人问我,DCD1500AE是有耳机口的,拿它直推耳机,如何呢?

当然是可以的. 如果是用千元以内的耳机,不难推的,是完全可以的. 但如果你用的耳机是HD650,K701那样的档次,最好还是外接一台素质高些的耳放. 具体些来说,HD650,K701在SOLO驱动下,声音要明显好于用耳机口直推. 在SOLO驱动下,声场打开,延伸更为宽广和舒展,相比之下直推时的声音往中间挤,在声场窄的同时,听感拥挤. 这个"舒展"和"挤"的区分,是非常明显的.

我个人的体会是,凡是好的声音,肯定是舒展的,打开的,而声音往中间挤,声音拥挤成一堆,肯定是不好的.  

并不是听每张CD都能明显感觉到直推的问题. 如果是播周杰伦的唱片,也许直推貌似也很好了(因为都差不多) ...... 但只要播一张大编制,大空间的交响,马上就会明白区别所在.
 
作为一台SACD播放器,肯定要实际试一下它播放SACD碟片的素质. 我用的是一张大编制交响——马勒第六交响曲,DSD录音.

SACD表现出了极为优秀的高频延伸. 极高频信息微妙而动听,一直向上延伸,如同一直能延伸到天堂一般(瞧这比喻...). 听到一个极高频信息特别丰富的乐段时,我禁不住把耳机从SOLO耳放中拔了出来,插入DCD1500AE的耳机口,加以对比. 有意思的是,直推下的高频声音竟变了很多,少了那种飘渺轻灵之气,而变得"实打实"很多. 这应该是极高频延伸信息不够,被高频成分盖过所造成的.  

SACD同时有着极为柔和的声底,比之CD更为致密和柔和.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个声音有些"做作". 但我恐怕不这么认为. 录制良好的DSD技术制作的SACD,听感还是非常出色的,在分离度,纯净度,柔顺度方面,比起普通CD来有长足的进步.
 
DCD1500AE毕竟不是万元以上级的高级音源,如果你要求它有超级两端延伸,超级透明度,超级动态,超级揭示力,超级信息量 ...... 抱歉,它无法提供这么多. 它毕竟只是一台6K价位的CD机. 这点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在Hi-Fi领域里我一直是"一分价一分货"的支持者. 不存在整体素质的越级挑战这回事. No magic.

ok,我们只以6K价位的要求来看,如果你要求它有非常甜美润泽的音色 ...... 抱歉,前面说了,这不是它的路子. 如果你要求它有轻灵飘逸的个性风范 ...... 抱歉,你找错方向了,应该往西找,到欧洲大陆去找,而不是往东找到日本国来.  如果你要求它大力,强悍,热情如火 ...... 再次抱歉,这就不是DCD1500AE了.

DCD1500AE能做到并提供给我们的,非常简单: 中正,圆润,纯净,柔和,松弛,稳重. 合理的透明度和细节还原,恰到好处的厚度和速度.

用它听音乐,极少会有杂质的干扰; 尽管你听不到高级音源的巨大信息量,但凡是DCD1500AE还原出来给你的,都是纯净的信息.  

用它听音乐,极少侵略感,压迫感,疲劳感. 它呈现音乐的方式,是平稳柔和的,是控制得当的,是松弛的. 在这一点上,它明显地好于低一级的DCD700AE.  DCD700AE有时给你"紧张用力"的感觉,而DCD1500AE就基本不会.

用它听音乐,各类音乐都挑不出明显的毛病. 它不是那种偏科,播某类音乐极好而播其他一些音乐很不对味. 它是一台可靠的播放器.

 
总结来说,DCD1500AE在这个价位,我认为是声音性价比很好的,特别是,它的机器做工非常出色,可以说欧美机万元标准的也不如它. 你尽可以反复查看细节的处理,几乎毫无破绽.

声音方面,我想再指出两点要注意之处.

第一是,如果是"口味较重"的发烧友,未必会适应Denon DCD1500AE比较淡雅和柔和的表现方式.  前面已有人说了,嫌DENON不够鲜活,其实它也不够跃动,也不够飘逸,也不够空灵,也不够甜美,也不够激烈. 等等等等,这些都不是它呈现音乐的方式. 它是一台稳重,淡雅的播放器. 这点要注意. "重口味"的发烧友尤其要注意.

第二是,DCD1500AE的高频确实是很柔和的,好处是不刺激,比方听流行人声,齿音不会扰人,听小提琴,高频泛音不会象拉钢丝,听电子音乐里的高频成分也不会尖锐刮耳. 但有些发烧友是很喜欢那种"实"一些,清脆一些的高频的. 他们可能会嫌DCD1500AE的高频过于柔和了. 这也是需要注意的一点.
 
有发烧友问我: 这台天龙的CD机搭配天龙耳机,可以吗? 我的回答是: Denon DCD1500AE搭配Denon本牌的中高档耳机,完全可以,而且可以明显察觉到Denon CD机和耳机的声音方面的三个相似之处. 一个有传统的,成熟的Hi-Fi品牌,确实应有这样的声音一致性,因为这说明它的声音设计是有一个明确思路的,而不是墙头草.

第一个相似之处是,音色非常健康和纯净,没有明显的偏色,音染,处理,滤镜效果. 耳机和CD机都是如此. 这使得天龙的CD机和耳机重播纯音乐,古典音乐都非常纯正而对路.

第二个相似之处是,音响平衡方式都是金字塔式的,有着松软而饱满的低频垫底,始终给人底气充足的感觉.
 
第三个相似之处,关乎声音的性格特点.  天龙的DCD1500AE和它的中高档耳机一样,从性格方面讲,都偏于稳重,有时给人老成持重之感,而不是青春焕发,热情洋溢,或活跃跳脱的类型.

所以如果你需要的是非常活跃激烈的声音,或者非常轻灵的风格,请注意天龙未必适合你. 但天龙CD机和耳机那种塌实稳重的个性,是很让人放心的,很可靠的,演绎各类音乐都不容易出偏差. 如果你寻找的正是这样性格的一部机器,那DENON是值得你认真考虑的!
 
 
 
下一步是,试验用Denon DCD1500AE作为转盘使用,接解码器,观察它作为CD转盘的音质,并将和手头的其他CD转盘做一对比.
 
经过考虑,我决定给天龙DCD1500AE找一个强大的对手,一个它几乎没有取胜希望的对手——CEC 51X纯转盘. 面对这样的对手,DCD1500AE会表现如何呢? 连我都十分好奇.
 
一部6千元价位的实力派CD机: <wbr>Denon <wbr>DCD1500AE
 
CEC 51X这个转盘,是目前市场上有售的最便宜的纯CD转盘. 凑巧的是,它的价格和DCD1500AE正好相当,也在6K. 于是我们有了一台6K价位的SACD/CD机,一台6K价位的纯CD转盘. 按理来说,DCD1500AE作为转盘的水平应该是弱于51X的. 是吧. 这个叫"常识".
 
看图. CEC 51X是顶开式的设计,皮带式驱动结构. 它有着一个金属制成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片镇,比我以前测试过的CEC TL-2X的片镇还要重,只是没有2X的片镇那么大.

一部6千元价位的实力派CD机: <wbr>Denon <wbr>DCD1500AE
 
对比试听时的后端组合,是Lavry DA10解码器,Solo耳放,及森海HD650,HD600耳机. 为什么用DA10而非DA11? 为什么HD650和HD600两副耳机一起上阵? 后文会有所解释.

首先我觉得,两台CD转盘,是有着明确共同点的,那就是声底干净,清淡,柔和. 这也应该是不少日本Hi-Fi的共同特点.

大家知道日本人在制造音源方面,是国际Hi-Fi舞台上的一派. 如果说日本人造的喇叭,还未能在国际Hi-Fi舞台上站住脚,放大器,比起欧美来也有所差距,那么谁也无法否认,日本人的音源,特别是转盘,在Hi-Fi界是举足轻重的.

可惜如今已不是CD机的黄金时期. CD转盘的研发随之"日薄西山"了. 目前的日本厂家里,只有Esoteric/Teac和CEC仍有设计独特的CD转盘产品,其他厂家,都基本消停了.
 
CEC的转盘产品,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它把顶级的TL-0和入门级的51X保留着,而把中间的TL-1,TL-2都停产了. 这个做法是颇有意思的,其实也是明智的. 毕竟,CD转盘作为一个小众的,且日益小众的产品,再搞出很多型号来分一个本身已经很小的蛋糕,是不聪明的,干脆只有两个,一个顶级一个入门.  

于是CEC 51X成了市场上我知道的最便宜的纯CD转盘产品.
 
OK,我前面说了,51X和DCD1500AE一样,有着干净,柔和,清淡的共同声底. 我想会有人问我: 这是一种典型的冷声吗?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smilies/default/shocked.gifDenon DCD1500AE" />

这里头就有一点颇有意思: 常见的所谓"冷声",一般是贬义的居多(虽然也有喜欢冷声的烧友),而且往往是把"冷"和"硬"还有"干"连在一起. 比方PC系统,就经常以"冷,硬,干"为特征. 这种声音大概就没人认为好听了.  

但51X和DCD1500AE的声音,尤其是51X,你可以说它音色偏冷,至少是不暖,但无法说它"干"或者"硬". 因为它本来就不干,也不硬. 只是音色丝毫不暖而已. 象一瓶蒸馏水,纯度很高,透明度很高,但音色极其干净,基本没有暖意. 同时51X的声音非常圆滑柔和,没有沙砾,仿佛用手去抚摩丝绸的光洁表面,没有一点粗的感觉.

这种音色丝毫不暖,极其干净,清淡,但同时也丝毫不干,不硬,相反很柔和圆滑的声音,是相当有特色的. 所以我一直认为CEC 51X是一台很有特色的转盘,并不能用"中性"这个词来形容.
 
相比之下,我必须指出的是,我的个人感受是,DCD1500AE的声音要比51X多一些"暖意".

不,这里绝不要去误解. DCD1500AE仍是一台声音清淡的机器,但比较而言,它的音色还是比51X多一点暖意,显得"健康"一些(我的主观看法).

我想,一个面色微带红润的人,一般是给人"健康"的感觉. DCD1500AE就是如此. 虽然它的基本音色仍是清淡类型的,但它不象51X那么稍微有些极端(过于干净),而是在干净之中含有一些血色,有一些健康的温度.

从这一点而论,我个人更喜欢DCD1500AE的基本音色,要多一点. 当然这个结论是基于我个人的Hi-Fi审美观的. 熟悉我的人也许知道,我个人更喜欢美国风格的,温暖,开扬,阳光一些的音色,而非过冷,过于干净的音色.
 
然而51X的实力,还是在HI-FI素质上体现出来. 在声音的素质方面,51X确实在一些方面做得比DCD1500AE要好.

首先是声音的结实度,精准度. 51X的声音更为"结实",结像的聚焦更小,更准一些. 举个例子,听流行音乐,你会觉得51X出来的低频更结实,DCD1500AE的低频也已很好,基本不散不混,但相比之下略微"铺开"一些. 高频方面51X的声音也更结实一些,同时仍始终保持着柔和,没有刺耳或沙砾感.  DCD1500AE的高频风格作为转盘仍是柔和圆润型的,如果你需要更清脆一些的高频,51X就能提供.
 
其次,在声音的纯度,细腻度,动态,线条清晰度等方面,51X比DCD1500AE也要略有优势. 毕竟,一台是6K价位的SACD/CD一体机,一台是6K价位的纯CD转盘,体现在声音的素质上,是有些区别的,51X是有一些优势. 否则的话CEC真的是该脸红了.

不过,正如我前面所说,CEC 51X其实声音是挺有"癖性"的,不要把它当成一台非常中性和百搭的转盘. 大家要记得,我试听时用的是什么解码器? Lavry DA10,这是一台声音比较厚实和略偏温暖的解码器. 搭配这个转盘后,51X的出声仍无明显温暖感,仍是非常干净,可见它的固有"癖性"是蛮强的. 如果把51X拿来搭配声音完全中性甚至偏冷的DAC,那我个人是完全听不下去的了. (不知你会如何?)

音色干净是褒义的,但音色太干净,未必褒义.
 
我听了多种音乐类型后发觉,51X的"癖性"固然使它演绎的摇滚,爵士乐等有些缺乏热情,但演绎很多流行歌曲,还是颇为可听的. 那是一种清爽,柔和,干净,细致的呈现,只要音乐本身是精致动人的,用51X+DA10的组合来表现,并无问题.

问题倒是出在交响上. 也许是我对交响的要求相对比较高,用51X+DA10+SOLO+HD650这个组合来听,觉得三个字——不对味.

哪里不对味呢? 这是要考究一下的. 我细听了一下,又和DENON作为转盘比了一下,觉得这个"不对味"问题出在音乐不够自然和柔和.

大家知道,在现场音乐厅里听一支交响乐队演奏,它的声音应该是有一种自然,丰满,柔和而丰富的回响(混响). 如果把这种混响成分消除了,声音听上去极其干净,就显得不自然了. 51X的问题正是出在这里. 它似乎是在一间缺乏回声的音乐厅里听交响,声音干净是干净够了,但缺乏了自然的丰满感; 音色纯度是够高的了,但缺乏了自然的丰富感. 结果变成一种在我这个听熟古典交响的乐迷来说有些"干净得不自然"的声音.
 
这个是51X转盘的问题吗? 其实也不见得——我把耳机换成HD600,后来又换成K701,声音就正常了很多,没有明显的"不对味"了. 说到这里,我还是要说明一下,我个人仍认为HD600是一副整体更好的耳机(把原耳机线换掉). 它具有更平衡,自然,通透,开放的声音,比厚得发闷的HD650听很多唱片都要更为自然.

所以,也许这个不对味的问题只是出在51X+DA10+SOLO+HD650的组合上而已.
 
整体来说,51X由于癖性的关系,我认为更难调平衡一些,相比之下,走向更"健康"一些的天龙,尽管声音的结实度,精细度比起51X略有逊色,但它要更为"中性"一些,搭配起来容易一些.
 
除了和CEC 51X转盘做直接对比之外,我还利用Solo耳放的两路输入功能,做了这么一个A/B切换的对比:  一个是DCD1500AE直接输出到Solo,另一个是DCD1500AE同轴输入到Lavry DA11解码器,再从DA11输出到Solo.

可以说,经过DA11解码后的声音,大胜DCD1500AE本身的模拟输出. 差别非常明显,而且是整体性的.

这一点也可从另一个侧面表明,DCD1500AE的数字输出素质是相当不错的. 所以目前有6K预算的发烧友,可以先入DCD1500AE听,将来不满意时,再通过加解码器的方式予以升级.

 
 
说完Denon和CEC的转盘比试,我想可以给本文一个结论性的落幕了——DCD1500AE确实是6千价位一台实力很强的CD机,适合每一个有此预算,打算购买纯CD/SACD机的发烧友认真考虑. 它具有健康端正的声音走向,柔和耐听,沉稳大方的声音特点,即使作为转盘使用,也具有良好的素质. 如果有人不喜欢它,那只能是因为音色或性格方面的个人喜好,比方,有些人喜欢热情张扬的声音,轻灵跳脱的风格,或者明显甜美的音色,等等,这些都不是Denon能提供的,不光DCD1500AE不能提供,更高端的Denon也无法提供,因为这些都不是天龙这个品牌的Hi-Fi哲学.
 
天龙是一个有自己Hi-Fi哲学的传统音响公司,如果你认同或接受它的哲学,可以认真关注DCD1500AE这台中价位的音源.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