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则天与嵩山诗文解读

(2017-12-18 21:49:05)

武则天与嵩山诗文解读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她还能诗善文,著有《金轮集》十卷,《垂拱集》100卷》,存诗46首。诗仙李白把她列为唐朝“七圣”之一。武则天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封禅嵩山的封建帝王,她对嵩山情有独钟,至少八次驾临嵩山,把嵩山作为自己实现政治抱负的精神寄托。武则天还因登嵩山封中岳大告成功,而改嵩阳县为登封县,“登封”一名由此而来,一直沿用至今。现就武则天有关登封所写的诗文加以解读,以飨读者。

.  永淳二年(683年)唐高宗幸奉天宫,武则天从驾,至少林寺,并赋五言古诗一首。《从驾少林寺》(并序)

从驾幸少林寺,睹先妃营建之所,倍切茕襟,愈凄远慕,题即事,用述悲怀。

陪銮游奈苑,侍赏出兰闱。云偃攒峰盖,霞低插浪旗。日宫疏涧户,月殿启岩扉。金轮转金地香阁曳香衣。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昔遇梵芝火,山红迎野飞。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实赖能仁力,攸资善逝11威。慈缘兴福绪,于此12归依。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

【注释】: 

 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先妃:指武则天去世的母亲。茕襟:孤独忧伤的心情。聊:姑且。奈苑:同“奈园”,佛寺的别称。兰闱:指帝王后宫,后妃住所。铎吟:铜铃发出声音。梵芝火:指隋末少林寺被焚毁。能仁:梵语的意译,即释迦牟尼,意有能力与仁义的智者。攸:所。11. 逝:同“誓”。12. 罄:尽。

【简析】:

此诗属于五言诗。一、二句写出游的原因:陪銮赏少林寺离开后宫三、四句写游队伍的声势浩大。五、六句写日月山川都迎接后的到来。七至十句写少林寺的胜境。十一、十二句追忆隋末少林寺被焚毁,独存一塔的凄凉。十三、十四句写花台影满,莲塔增辉,佛光塔影,令人神往十五、十六句写寺院的复兴是依靠佛法之威,慈善之力十七、十八感念亡母慈悲向善的情怀,并说,到此的人都应皈依佛门,表达了作者崇佛向善的思想。十九、二十句写作者的悲伤。因目睹亡母生前营建之所尚未完成,不禁悲从中来,愧疚之情难以言表,风枝助悲情,痛心不可已,即使哭出血泪又有何用?

诗叙事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和谐,随处运用比喻、夸张、拟人、象征、对比、排比、等艺术手法,这也充分表达了武则天身居高位依然敬仰父母的孝心,同时也彰显出她超凡的艺术才能与信佛崇佛的宗教信仰。

二、永淳二年(863年),武则天在陪唐高宗游少林寺时,看到其亡母杨氏在少林寺修造的“功德”塔尚未完成后,想为其亡母完成“善缘”,以尽孝心。回京后又修书一封给少林寺主持僧,并命其侄子右卫将军武三思携金、绢等物到少林寺,请寺院在其母亲三周年忌日前,尽快完成其母未竟的“功德”。 这封信与《从驾少林寺》诗,共刻于《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分上下而置。其书如下:

             《御制修少林寺书》
  暑候将阑1,炎序弥溽2。山林静寂,梵宇清虚3。宴坐经行4,想当休悆5。弟子前随凤驾,过谒鹫岩,观宝塔以徘徊,睹先妃之净业6。薰修7之所,犹未毕功,一见悲惊,万感兼集。攀光宝树,载深风树之哀;吊影珠泉,更积寒泉之思。弟子自惟薄祜8,镇切茕怀9。每届秋期,倍轸10摧心之痛;炎凉递运,逾添切骨之哀。未极三旬,频锺二忌11,恨乘时而更恨,悲践露而逾悲。惟托福田,少申荒思12。今欲续成先志,重置庄严,故遣三思赍13金绢等物往彼,就师平章14。幸识斯意,即务修营,望及讳辰15,终此功德。所冀罄16斯诚恳,以奉津梁17,稍宣资助之怀,微慰茕迷18之绪。略书示意,指不多云。

【注释】:  

 1.阑:残,将尽。2.弥溽:更加闷热。3.梵宇清虚:佛寺清洁空虚。4.宴坐经行:修行方式修行者或静坐或在一定之地往返行走,锻炼心念对身体的控制。5.休悆:同义复合词,喜乐、喜悦。6.先妃:指武则天亡母杨氏。净业:佛教用语,又作清净业。即世福、戒福、行福之三种福业。7.薰修:指焚香礼佛,修养身心。8.薄祜:福气浅薄。祜即福。9.镇切茕怀:安定的实在让人有孤独的心情。10.轸:伤痛。11频锺二忌:连续专注母亲两年的忌日。12.少申荒思:少说荒年的思绪。比喻少说得恩无报的悲伤之情。13.赍:带着。14.平章:古代官名,原意为商量处理。15.讳辰:即忌日。16.冀罄:希望尽。17.津梁:本意为渡口和桥梁,比喻引导的事物或过渡的方法、手段。18.茕迷:孤独迷茫。

【译文】:

夏季将尽,炎热的天气更加潮湿闷热。山林寂静,佛寺清洁空旷。寺僧们在修行,或息虑凝心静坐禅定,或往返走动锻炼心念,想必是自得喜乐。我之前随皇帝的銮驾,顺道往访鹫岩,在宝塔前徘徊瞻仰,看到了亡母生前所修的善缘——功德塔。这个焚香礼佛修养身心之所,至今还未建成,见此情景,令我悲痛而惊心,万感交集。曾受到母亲如宝树般的光照,而今充满了丧母的哀痛;对影母亲如珠泉般的恩泽 ,更增添了我对亡母的思念。我暗自想来,算是福气浅薄,当我安定下来时总有一种孤独之感。每到秋季,倍感摧心之痛。热冷交替,更增切骨之哀。母亲去世,未满三年 ,我连续专注于母亲前两年的忌日。每到母亲忌日,因未完成母亲的夙愿倍感遗憾,当踏露凭吊时更加悲伤。承蒙母亲所造福田的恩泽,少言得恩无报的悲伤之情,而今想继承母亲生前之夙愿,续建庄严之灵塔,所以派武三思带着金、绢等物,前往少林寺院,与禅师商量处理有关事宜。希望知道我这个意愿,立即致力修造营建,寄望到我母亲三周年忌日之前,完成这项功德之事。也希望尽我这份诚恳,来作为处理此事的方法,略微表达我资助的情怀,使我孤独迷茫的心绪得到些许安慰。草草写这封信表达我的意思,别不多说。

.垂拱元年(685年),武则天登基。少林寺“有冬竹抽笋,塔后复有藤生”(唐·裴漼《皇唐嵩岳少林寺碑》)。武则天得到寺僧禀报,高兴万分,喜不自胜,以为是“祥瑞之兆”,又致书少林寺。此信亦刻碑于少林寺内今无存。其文载清乾隆十三年《少林寺志》。

《赐少林寺书》

省状1致灵塔寺二所,有新笋生者,具知。伏以先慈凝心之妙觉2,爰3胜地,载广庄严,故得于此鹫宫,冬节生此凤筱4霜而挺,擢5翠干而呈奇。三处抽筠6,表三归于夙念7一茎标质,彰一至于先8。亦由师等熏修9福缘所致。愿修微恳,岂敢当斯。延望祗园10,倍深追慕,遣书示意,不敢多云

【注释】:

省:察看。状:叙述事情的文辞,这里指寺僧的禀报信。2.伏:旧时下对上之敬辞;先慈,指亡母;妙觉,佛教用语,是大乘菩萨五十二阶位之一,指觉行圆满究竟佛果,于此位能断尽一切烦恼,智慧圆妙,觉悟涅槃之理。3.爰:于是。4.凤筱:小竹子。5.擢:耸出。6.筠:竹子的别称。7.夙念:旧有的念头。8.先衿:指亡母的胸怀,衿同襟,襟怀。9.熏修:指焚香礼佛,修养身心。10.延望祗园:延望,形容盼望或仰慕之切。祇园:佛教场所。

【译文】:

看了少林寺住持僧的禀报,谈到寺内今年冬天,竹子长出新笋,藤条发出新芽 。获悉这两处奇异现象,今赐书一封。我因为亡母生前在该寺专心一意念佛,断尽一切烦恼,觉行圆满,究竟佛果,于是我借着佛教这块风水宝地,广忏悔,载庄严,给予资助,建起了灵塔。如今,寺内在冬天长出新竹笋,竹子凌霜傲雪,挺拔竞秀,耸立着翠干并呈现出奇观。三处长出新竹笋,这祥瑞之兆可归于昔日的佛心善念。有藤发出新芽,一茎也能展示出风采资质。彰显一处灵异的祥瑞奇观,自然联系到亡母慈善崇佛的襟怀,也是禅师们焚香礼佛,修养身心的福缘所致。倘若原来礼佛修行不虔诚,怎么会有这样灵异现象发生!我很仰慕贵寺这一佛教圣地,而今倍加深深仰慕。发这封书信表达我的敬意,在大慈大悲的佛祖前,不敢多言。

.久视元年(700年),武则天幸嵩山,游九龙潭,乘兴 赋诗一首。

游九龙潭

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

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

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

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注释】:

九龙潭:嵩山南麓石板沟西侧山上有个天然溶洞叫九龙洞,洞底有潭即九龙潭。山窗:指九龙洞洞口。涧户:亦指洞口,修辞上为互文见义。琼峰:石峰的美称。竹叶:酒的名称。芙蓉:即莲花,杯子上刻有莲花的酒杯称芙蓉杯。验:体验。家山:家乡的山,指代故乡。

【简析】:

此诗是武则天与女儿太平公主一起游九龙潭时写的游乐诗。九龙潭在今河南省登封县太室山东岩之畔。全诗对仗较为工整,写得很大气,没有初唐诗坛所弥漫的六朝糜风。

首联“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众多的公主后妃在山洞间游玩,想必灰暗的山石会为之光彩四射。前半句是动景映静境;后半句一涧对一峰,高低相形,气势突现。颔联“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想象奇特、描写夸张,“双凤”是指自己与太平公主。“九龙”既是实写也是虚写,此地为九龙潭,作者想象着能在水中见到蛟龙腾,不过,她本人也就是一条真龙了。颈联

“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从颔联的写宏观之景转而写微观的细小事物,从潭心含九龙化为酒中浮竹叶,衔接自然奇巧。竹叶美酒,芙蓉玉杯,皆华美之物,皇室的高贵和奢靡尽显在小小的杯酒中。尾联笔锋陡转,“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验回顾一下,家乡山水的风景,只有风吹动松树的声音是相同的。写得很质朴,颇有些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味儿也开了唐代山水田园诗歌的先河。很平实的语句,很质朴的思绪情感,似乎作者在作此诗的时候有一种淡然的思乡情绪。

此诗对仗工整,想象丰富,词句淡雅。浪漫里含现实,大气中见质朴。把九龙潭景物之美,写得有声有色,如诗如画。由此可见,作为一代女皇,武则天不仅具有治国理帮的雄才大略,更兼吟诗作赋的文学才能。难怪郭沫若赋诗曰:“冠冕李唐文物盛,权衡女帝智能全。”

    

.久视元年(700年),夏秋之际,武则天带领群臣赴嵩山之阳三阳宫避暑,在石淙河旁饮宴赋诗。武则天诗成后,令大臣们奉和应制各写一首,共计17首,连同武则天所写的序,命薛曜书写,共刻于石淙河旁的摩崖上。

“石淙会吟”这17首七言律诗,不仅盛赞了嵩山美景,为武则天歌功颂德,而且也书写了中国的诗歌历史。如此大规模的君臣会饮,一次同时产生17首七言律诗,在唐代诗歌史上还是第一次。武则天一生留下的诗歌有46首,而七言律诗仅此一首。中国诗歌历史上对于律诗的探索,在此之前已经开始,此次参与应制奉和的沈佺期对律诗的定型曾起到了引领作用,所以,这次石淙会饮不是一般意义的吟诗唱和,它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标志性意义。

《夏日游石淙诗》并序

【序】:

若夫圆峤方壶1,涉沧波而靡际2;金台玉阙3,陟县圃4而无阶。唯闻山海之经,空览神仙之记。爰5有石淙者,即平乐涧也。尔其6近接嵩岭,俯届箕峰,瞻少室兮若莲,睇7颍川兮如带。既而蹑崎岖之山径,荫蒙密之藤萝。汹涌洪湍,落虚潭而送响;高低翠壁,列幽涧而开筵。密叶舒帷8,屏梅氛而荡燠9;疏松引吹,清麦候以含凉。就林薮10而王心神,对烟霞而涤尘累。森沈邱壑11,即是桃源;淼漫平流,还浮竹箭。纫薜荔而成帐,耸莲石而如楼。洞口全开,溜千年之芳髓12;山腰半13,吐十里之香粳。无烦昆阆14之游,自然形胜之所,当使人题彩翰15,各写琼篇。庶无滞於幽栖16,冀不孤17於泉石。各题四韵,咸18赋七言。

【注释】:

1.若夫:句首语气词,无实意。园峤方壶:传说中的 海岛仙山没《列子》记载:“渤海之东有大海,其中有山,一曰岱舆,二曰圆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2.沧波:碧波。靡:无,没有。3.金台玉阙:神话传说中的天帝、神仙居处。4.陟:本义为由低处向高处走,登高。县圃:传说中神仙居处,在昆仑山顶,亦泛指仙境。县通“悬”。5.爰:于是,在此。6.尔其:连词,表承接。辞赋中常用作更端之词,犹言至于。7.睇:斜视,看。8.舒展的帷幕。9.屏:屏退。梅氛:梅雨期雾气、潮气。(气象上梅雨是泛指初夏到盛夏过渡期的阴雨天气。荡燠(yu四声 ):清除炎热。10.林薮(sou 三声):指山野隐居的地方。11.邱壑:神山幽壑,指隐居之地。12.芳髓:古代有名的花。13.坼:裂开,裂缝。14.昆阆:指昆仑山上的阆苑,传说中神仙的居处。15.彩翰:彩笔。16.幽栖:幽僻的栖止之处。17.孤:同“辜”。18.咸:皆,都。

【译文】:

寻找神话传说中的圆峤、方壶二座海岛仙山,需要横渡漫无边际的碧波。金台玉阙是神仙的居处,要登上昆仑 山顶的县圃仙境,却没有台阶。只听说山海经里的神话故事,白白地看有关神仙的描述,却没有见过。在此有一条石淙河,也称平水涧。至于这里的山川形势,它近连嵩山山脉,俯临箕山诸峰。瞻望少室山如莲花一般,再看颍河水像衣带一样。踏着崎岖的山间小路,穿行在茂密的藤萝之下。河水汹涌浪高,落入深潭发出巨大的响声。面对高管低低的苍翠崖壁,在幽深的平乐涧旁设宴开饮。周围茂密枝叶犹如舒展的帷帐,屏退了梅雨期的云气雾气,也清除了夏日的炎热。稀疏的 松枝引来微风吹拂,清除了夏热,带来一丝凉意。在山野隐居之地心旷神怡,面对烟霞洗除了尘土和劳累。众多的树木密布在深山幽壑这这隐居之地,犹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大水在平涧中漫流,水面漂浮着细小竹子。把薜荔编成帷帐,把莲花石堆耸得如同高楼。这时,桃花源的洞口大开,散发出千年的花香。山腰处上下分开,低处的田间,十里香稻吐穗。此情此景,再不会厌烦这如同仙境一般的游览。置身这山川形胜之地,当使人挥动彩笔,各自写出美好的诗文,大概不会像在幽僻的栖止之处那样反应迟钝。希望在座的诸位大臣,不辜负这清泉奇石之美景,各用四韵,都写成七言律诗。

【诗】:

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峤金峦镇紫微。

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
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

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

【释译】:

1.  石淙:地名,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三十里嵩山名胜之一。石淙即是“平乐涧”,武则天在《夏日游石淙诗序》中说:“石淙者,即平乐涧也。”2.三山十洞,泛指嵩山的奇峰异洞。玄箓:乃道家的经典。光:广也,大也。全句意思是:嵩山的奇峰异洞比道家经典中所描写的仙境,还要优美秀丽。3.玉峤金峦:指嵩山的诸峰非常挺拔、秀丽,如金峙玉立。镇:守卫。紫微:指当时洛阳宫城——紫微城。全句是说秀丽挺拔的嵩山诸峰,像是忠诚的卫士一样守卫着洛阳宫城。4.均露均霜:指均田制度和朝廷的政策(北魏时行均田制,北齐隋唐,皆有其制,略有增减。)标:制度、表现。胜埌:指富饶国土。全句的意思是:由于实行了均田制度和国家的开明政策,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5.交风交雨:风调雨顺。列:散布。皇畿:指全国各地。全句意思是:实行了均田制和富民政策,全国各地风调雨顺,呈现一派繁荣昌盛局面。6.仞:古时以四尺、七尺、八尺等为一仞。藏:遮。日色:阳光。全句意思是:高耸出云霄的山峰把阳光遮住了。7.寻:古时八尺为一寻。幽涧:幽静的深涧。浴:洗。云衣:彩云的水中倒影。全句的意思是:在深深的山洞水中倒映的云影像是在洗的华丽衣服一样。8.且驻:暂停。欢筳:歌舞的盛宴。赏:欣赏。仁智:《论语·雍也第六》:“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意思是:有知识的人,喜欢水;有道德的人,喜欢山。这里是将“仁智”化作“山水”。全句意思是:把歌舞的盛宴停下来,去欣赏秀美的山水。9.琱鞍:刻有花的马鞍,指她和大臣们所乘坐的车马。薄晚:傍晚。杂尘飞:前簇后拥的车马所扬起的尘土。全句意思是:游览到傍晚的时候,才乘坐着宫廷车马由大臣们拥簇着回去。

【简评】: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武则天游览嵩山名胜的游幸之作,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抒发了她在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以来,看到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安定地感触。
    这一年是武则天登上皇帝宝座的第十个年头。在这十年的过程中,她经历了各方面的斗争和经营,政权基本上稳定下来,推行了富民政策,特别是施行了均田制,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所以赐宴于朝廷重臣,共同欣赏山水美景,以协调君臣关系。此诗把武周政权描绘成得人心、合天意的仙境,表现出她无比喜悦的心情。此诗是武则天唯一的一首七律,虽属抝体,但意义重大,对七律诗的定型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