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中山人
天中山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94
  • 关注人气:1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可不知的河南名碑

(2017-12-18 21:18:23)
不可不知的河南名碑

    我们说,碑刻是历史的物证,保护碑刻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抢救碑刻就是抢救我们的传统文化。因此,碑刻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不可置换的文化载体,对其进行适当开发、合理利用,是历史赋予现如今的人们、尤其是身边碑刻资源极其丰富的河南人的光荣使命。
    说起河南碑刻,有两个概念要分清:其一是曾在河南境内存身过的碑刻;其二是河南境内现存的碑刻。自古至今,河南境内先后究竟有过多少碑刻存身,随着时光的推移,世道的沧桑,恐怕已没有人能说得清了,道得明了。但河南境内现在还有多少碑刻?它们又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要搞清楚这些,对于今人而言,也许并非难事!
    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现存的碑刻不下万通。这些碑刻,其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涉及到改朝换代、军事战争、自然灾害、地理疆域、水文天象、物价行情、宗教派系,而且还包括人物传记、古文考辨、书法荟萃、文学作品等,对纂志征事、正经补史、考字习书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上万通碑刻中,较有价值的当在2000通左右,比较著名的有500通左右,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在350通左右。
    这些名碑,分布区域较广,可以说遍布整个河南。当然,郑州、洛阳、开封、南阳、安阳、济源、登封、偃师、辉县、汤阴等地,无疑是其集中处。比如,仅郑州一地就存有60多通。具体如下:
                            河南博物院
1、《袁安碑》全称《司徒公汝南汝阳袁安碑》。东汉永元四年(92)刻,偃师出土。
2、《甘陵相碑》全称《甘陵相尚府君(博)之碑》或《尚博碑》。东汉建和元年(147)立,孟津出土。
3、《闻熹长韩仁铭》全称《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东汉熹平四年(175)立,原存荥阳市。
4、《徐美人墓志》又名《贾皇后乳母美人徐氏(义)之铭》。西晋元康九年(299)刻,洛阳出土。
5、《孙松墓志》西晋永宁二年(302)刻,洛阳出土。
6、《苟府君神道柱题铭》西晋永嘉五年(311)立,博爱出土。
7、《司马悦墓志》北魏永平四年(511)刻,孟州出土。
8、《刘根造像碑》北魏正光五年(524)立, 洛阳出土。
9、《元乂墓志》全称《冀州刺史江阳王元乂墓志》。北魏孝昌二年(526)刻,洛阳出土。
10、《元延明墓志》全称《雍州刺史安丰文宣王元延明墓志》。北魏太昌元年(532)刻,洛阳出土。
11、《道俗九十人造像碑》东魏武定元年( 543 )立,原存新乡。
12、《窦泰墓志》全称《瀛州刺史广阿县公窦泰墓志》。北齐天保六年(555)刻,安阳出土。
13、《邴法敬造像柱》隋开皇三年(583)刻,原存滑县。
14、《寇奉叔墓志》全称《昌国惠公寇奉叔墓志》。隋开皇三年(583)刻,洛阳出土。
15、《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张盛墓志》隋开皇十五年(595)刻,安阳出土。
16、《东阳府鹰扬郎将羊玮墓志》隋大业六年(610)刻,洛阳出土。
17、《李密墓志》唐武德二年(619)刻,魏征撰文,浚县出土。
18、《等慈寺碑》唐贞观十一年(637)立,颜师古撰文并书丹。
19、《段秀墓志》唐显庆二年(657)刻,洛阳出土。
20、《泉男生墓志》唐调露元年(679)刻,王德真撰,欧阳通书,孟津出土。
21、《张休光墓志》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刻,张若芬书,洛阳出土。
22、《张庭珪墓志》全称《唐故赠工部尚书张公(庭珪)墓志铭》。唐天宝十年(751)刻,徐浩撰并书,伊川出土。
23、《崔皑墓志》唐大历十三年(778)刻,吴少微撰文,洛阳出土。
24、《崔皑妻王媛墓志》唐大历十三年(778)刻,徐珙书,洛阳出土。
25、《崔祐甫墓志》唐建中元年(780)刻,邵说撰,徐珙书,李阳冰篆盖。洛阳出土。
26、《宋真宗诗诏赐贺兰先生碑》北宋天圣九年(1031)刻,杨虚已书丹。
27、《嘉祐石经(周礼)残石》北宋嘉祐六年(1061)刻竣,开封出土。
28、《王拱辰墓志盖》北宋元丰八年(1085)刻,安焘撰,苏辙书丹,张士宁镌刻,伊川出土。
29、《赵頵墓志》北宋绍圣元年(1094)刻,范祖禹撰文,于伋书丹并篆盖,巩义出土。
30、《苏适墓志》北宋宣和五年(1123)刻,苏过题盖,郏县出土。
31、《苏适妻黄氏墓志》北宋宣和五年(1123)刻,苏籀撰文,郏县出土。
                               郑州博物馆
1、《大唐纪功颂碑》唐显庆四年(659)立,唐高宗李治撰文并书丹,现藏郑州博物馆。
2、《汉忠列纪公碑》唐长安二年(702)立,卢藏用书,现存郑州惠济区纪公庙。
3、《赵冬曦墓志》唐天宝十年(751)刻,荥阳出土,现藏郑州博物馆。
4、《欧阳棐墓志》北宋政和三年(1113)刻,新郑出土,现藏新郑文管所。
5、《送尹巨川先生诗碑》全称《送儒医尹巨川先生还郑州诗碑》。明万历二年(1574)立,高拱书,现存新郑。
6、《醉翁亭记刻石》欧阳修撰文,苏轼书丹。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刻,现藏郑州博物馆。
7、《荆秉方墓志》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刻,常启南撰文,宋聿修书丹。郑州出土,现藏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
8、《崔继泽墓表》清光绪十八年(1892)刻,袁世凯撰文并书丹。巩义出土,现存巩义孝义镇白沙村。
9、《题纪将军祠碑》民国三十年(1941)刻,于右任撰文并书丹,现存郑州惠济区纪公庙。
                                郑州之登封
1、《太室石阙铭》又名《嵩山泰室神道石阙铭》。(隶书) 东汉元初五年(118)立,现存登封中岳庙。
2、《少室石阙铭》又名《嵩山少室神道石阙铭》。(篆书)东汉延光二年(123)立,现存登封少室庙旧址。
3、《启母石阙铭》又名《嵩山开母石阙铭》。(篆书)东汉延光二年(123)立,现存登封崇福观旧址。
4、《中岳嵩高灵庙碑》北魏太安二年(456)立,崔浩撰文,现存登封中岳庙。
5、《中岳嵩阳寺碑》东魏天平二年(535)立,现存登封中岳庙嵩山书院。
6、《刘碑造像碑》北齐天保八年(557)立,现存登封刘碑村。
7、《大唐太宗文武圣皇帝龙潜教书碑》唐武德四年(621)刻,现藏登封少林寺碑廊。
8、《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唐弘道元年(683)刻,武则天文,王知敬书,现存登封少林寺碑廊。
9、《大唐天后御制愿文碑》唐弘道元年(683)刻,武则天文,王知敬书,现存登封少林寺碑廊。
10、《中岳法如禅师行状碑》唐永昌元年(689)刻,现存登封少林寺。
11、《大周封祀坛碑》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立,武三思撰文,薛曜书丹,现存登封大周封祀坛遗址。
12、《夏日游石淙诗刻石》武周久视元年(700)刻,薛曜书,现存登封市石淙河车厢潭。
13、《秋日宴石淙序》武周久视元年(700年)刻,薛曜书,现存登封市石淙河车厢潭。
14、《太宗文皇帝御书碑》唐开元十六年(728)刻,唐玄宗李隆基题额,裴漼书丹,现存登封少林寺。
15、《景贤大师身塔记碑》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刻,沙门温古书,现存登封会善寺。
16、《嵩阳观纪碑》唐天宝三年(744)刻,李林甫文,徐浩书丹,现存登封嵩阳书院。
17、《中岳醮告文幢》北宋天禧三年(1019)刻,宋真宗赵恒撰文,刘太初书丹,现存登封。
18、《三十六峰赋并序碑》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刻,释参寥书,现存登封少林寺。
19、《面壁之塔刻石》北宋宣和四年(1122)立,蔡京书,范致虚立石,雷章模刻,现存登封少林寺。
20、《少林寺开山大师裕公碑》元延祐元年(1314年)立,程钜夫撰文,郭贯篆额,赵孟頫书丹,现存登封少林寺。
21、《息庵禅师道行之碑》元至正元年(1341)刻,邵元撰文,僧法然书丹,现存登封少林寺天王殿右侧。
22、《嵩山道公禅师碑》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刻,董其昌文书丹并篆额,现存登封少林寺慈云堂。
23、《喜公禅师碑记》明崇祯三年(1630)刻,焦源溥撰文,焦源清篆额,之采书,现存登封少林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