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温哥华太阳报5月12日报道,今年初温哥华格雷岬区一幢豪宅被名叫“Tian Yu
Zhou”的中国学生以3110万加元(约合1.5亿人民币)拿下,创今年温哥华豪宅最高价,且月供达17万元人民币。该豪宅占地约6879平方米,有5间卧室和8间浴室。这事情也折射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能够负担高昂的留学费用,供子女出国留学。他们独特的消费习惯,带旺了大学城的酒吧、夜总会、超市、奢侈品店、车行、房市等,形成另类“中国城“。这也就说明中国人有钱了,富豪也多了。中国人有钱了,是个什么做派?看看富二代们在留学中炫富的,即可见一斑。
当然,不少留学生消费辐射校园附近服务产业,包括餐饮、超市、通讯、交通,可见“留学生经济”迅猛发展,买气愈来愈旺,部分产业甚至因大批中国学生的到来,或应运而生、或起死回生。因此,也就有评论者认为,中国富二代不仅在国内惹人关注,在国外也很吸人眼球,现在有外媒批中国富二代喜欢炫耀自己不劳而获的东西,生活奢侈浪费,夜夜笙歌,通过购买高级定制来抵御日常生活的单调,而且外媒批中国富二代炫富太恶心,而富二代们却觉得他们并没有刻意炫富,这只是他们的生活常态而已。
也就是说,大多数富二代的唯一价值是肆意的炫耀,这真是可悲。而对于在社交网络上,网民们批评这些被宠坏的孩子,糟蹋一切不是他们赢得的东西,或者说以恶心的方式炫耀,而成为了所谓的社会“毒药”了。这些“熊孩子”所投射的形象是中国不平等的写照。若说在八十年代的中国留学生怀有报效祖国的信念,越过了太平洋。现在的中国留学生是富二代。他们负担高达美国学生两三倍的学费也毫无问题。他们怀着学习金融或经营业,然到投资银行积累经验,回国后继承家业的“中国梦”。
毕竟在目前的环境下,从国内到国外,再回到国内,"海归"在大众眼中,就像是身上镀了一层金,回国后可以找到高薪职业,从此衣食无忧。而且,对于留学的话题一直是家长和学生很关注的问题。学生热衷出国留学的情况,对于大学期间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而言,大部分会选择留在国外就业;而对于抱着出国可以混个好学历的心态出国的学生,这样的"海归"含金率其实并不高。这样的"海归",回国后也很难找到如意的工作,使得这些"海归"失落感增强。
换句话说,在出国留学而言是件好事情,但是一定要理性面对,不要"一窝蜂"选择出国。学生出国后想提高自己自身的素质,不仅要靠理论知识,而且要在国外注重积累实践的经验,这样回国后才会成为抢手人才。即便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留学,出国变得相对容易,不再是一件难事,但出国之后如何在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中独立生活,在这样环境中把持住自己,成为了出国留学生的最大考验。 在国外的生活要克服方方面面的困难,文化差异或许是最大的问题。
问题是在咱中国留学生凭着惊人的购物力,俨然已成了各商家争夺的香饽饽。而且对于中国的留学生给各学校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给当地的经济做出了以亿元计算的贡献。而富有的富二代留学生也从中看到生机,希望能在这波滚滚而来的钱潮中分一杯羹。而对于中国留学生在旅居国外学习生活中,难免在租房问题上对相关合同条款不敏感,退房时房东和业主拿着当时签订的合同,留学生们有理也说不清。而且对留学生住房纠纷、业主房东克扣大量押金等行为,所以对于合约非常重要,留学生要学会留存证据。
另则就是中国留学生,特别是“富二代”的留学生中不少是在“炫富”的也曾有过国外的人在讨论着问题并表示“反感”。毕竟像在“富二代”这个称号之下掩盖的,到底是怎样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真实生活和心态如何?的确也有“富二代”,展示出从奢侈、闲适到忙碌、克制的不同生活图景。虽说即使都属于“富二代”群体,有的“圈子”里,人们夜夜笙歌,另一些人却勤奋向上,却也不可一概而论。
于2016年5月15日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