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评|文章吸烟致歉何以律己

(2016-05-09 07:37:15)
标签:

娱乐时评

文章在公共场所吸烟

杂谈

分类: 2016年

    日前,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节目报道,演员文章在一家火锅店禁止吸烟的包厢吸烟,导致涉事餐馆被调查。节目还连线文章经纪人,对方当时表示自己还未看过文章吸烟的视频,但也明确表示:“在禁止吸烟的地方肯定是不能吸烟啊。”这文章和友人在北京朝阳区一家火锅店包厢内用餐,在长达半分钟的视频中,文章一边吸烟一边和友人交谈,期间并没有相关服务人员过来阻止。据悉自2015年6月1日起,北京公共场合禁止吸烟,餐馆也有责任进行劝导和制止。随后5月6日上午11点,朝阳区卫生监督所的执法队员来到了这家位于将台路附近的火锅店进行调查。

    而事情时值5月8日下午,文章在微博中表示“接受批评,严于律己”,为在公共场所吸烟一事道歉。而另则有北京控烟协会会长对此回应称,也是希望文章立即对新闻报道做出积极回应,承认错误,求得社会的原谅而且,对于文章在公共场合吸烟一事在再次更新微博,上传了一张写有“I’M SORRY”的图片,并写道“接受批评,严于律己”,为自己在公共场所吸烟一事致歉了都

    其实一直以来,人们都把在公共场所吸烟当成是一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仅靠当事人自觉约束。而《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所意味着的公共场所“禁烟”,将由文明倡导走向法律强制。公共场所吸烟,原来是不文明行为,如今也就成了违法行为,其性质有了根本的区别,文明规范不同,法律是严肃和硬性的规定,只要开始生效,就没有回旋的余地。法令出台,文明教养将不再是自然而然的累积,而直接变成人为扭转,无异于重塑一种新的公共文明方式。 

    或者说,是因为吸烟有害健康,大多场所有男女老少都不喜欢吸烟者,香烟产生的烟雾,可分为主流烟和副流烟。主流烟是吸烟者吸入口内的烟,副流烟是烟草燃烧后外冒的烟。一些不吸烟的人,无可奈何地吸入别人吐出的烟气和香烟燃烧时散发出的烟雾,这叫“被动吸烟”、“间接吸烟”或“吸二手烟”。公共场所是人数相对集中的地方,吸烟不仅有害自己,也危害他人,尤其在不通风的室内吸烟时,被动吸烟受到的危害更大。

    的确,这吸烟有害健康可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尤其是被动吸烟,其危害更大。但是有些“瘾君子”只要烟瘾一上来,并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在公共场所吞云吐雾,他自己过瘾了,别人却遭殃了。所以,对于这种不自觉而又缺乏一些公德心的吸烟者,我们就应该不惜嘴软,勇敢地对他们说,“请您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 而对于吸烟是私人问题,但有场合之分。要是在私人场合吸烟,你吸多少都不会有人干涉,从这一点来说的话,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对文章吸烟这事情进行报道,的确有着“小题大做”的味道;而若在公共场所吸烟,危害到别人安全与健康,别人就有权力管。

    即便如此,这烟草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3.5亿烟民,大约占到了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随着吸烟人口的上升,在公共场所吸烟也就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严禁吸烟”的告示牌随处可见,不在公共场合吸烟的公益广告循环播放,但即便如此,“烟雾缭绕”依旧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公共场合吸烟为何屡禁不止,我国拥有庞大的“烟民”群体,而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已经形成公共场合禁烟意识的人却相对较少,才会让公共场合经常青烟袅袅。

    需要举个例子来说,在以动车组为例的公共场合中,吸烟者往往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危险性,认为一只小小的香烟而已,并没有铁路部门所说的那么严重。但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动车组有别于普通列车,不仅是全封闭式的也是电气化列车,如果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所以铁路部门防范于未然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的做法是值得支持的。不论是在普通的公共场合还是在类似动车的特殊场合中,各位“烟民”们都应该让“禁烟令”成为自己的潜意识,多为身边的人着想,拒绝香烟的诱惑,将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彻底解决。

    而在前面《法治进行时》所报道之事按照相关规定,餐馆服务人员发现客人在公共场所吸烟,应该及时制止,对于不听劝阻的客人,可以进行50到200元的罚款。该火锅店服务人员向记者表示,对于不听劝阻的客人,他们也很无奈。不过当天卫生执法人员对这家火锅店开具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其限期落实控烟条例立即整改,同时责令餐馆负责人到卫生行政部门做进一步的调查处理,并将面临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责令处罚。​

    因此说,相对于禁烟这样文明行为可谓是无小事,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是提高公共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事关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和文明程度,不仅危害他人,更是不文明表现,或将是“违法”行为。社会的文明进步,不能牵就陋习和不文明现象。而且在公共场所禁烟,不但要靠法规来约束,更大程度上还需要市民不断提高“文明意识”和“自觉行为”,需要每一个烟民谨遵条例,不去“违法”。况且,诸如文章在一家火锅店禁止吸烟的包厢吸烟,并没有相关服务人员过来阻止,卫生监督所的执法队员来到了这家位于将台路附近的火锅店进行调查,如此一来在这公共场合吸烟了,谁抽谁知道。

 

 

 

 

    东江娃于2016年5月9日记

时评|文章吸烟致歉何以律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