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评|女性专车何以褒贬不一

(2016-04-29 08:13:02)
标签:

时事评论

郑州推出女性专用公交

杂谈

分类: 2016年

    据中国青年4月18日的消息说,昨日,有郑州市民发现,一辆906路公交前门等处,设置有“女性专车”标志。这“女性专车”是不是意味着以后此车只能女士坐,而男性乘客要被拒载了呢?而经郑州公交三公司三车队负责人证实,从目前直至秋季的早晚高峰期,有“女性专车”标志的车,确实只能女性乘坐。带有“女性专车”标志的公交车上路后,市民对此褒贬不一。而在网络上,有男士表示这是对男性的歧视。而有关部门有心反性骚扰,但却往往倾向于选择简单粗暴“圈养”易受害人群的“女性专用公交”,而对大力宣传违法犯罪要付出代价、改变传统性别文化的公益广告犹豫不决。

    然而即便如此,对于此举却引来众多民众的不满。有人质疑此举仅是简单地把易受害人群“圈”起来,治标不治本,并不能有效防治女性公交被性骚扰的问题,并且此类“女性友善”措施事实上是在遵从“预防犯罪是受害者的责任”的错误逻辑。也有人觉得此举是在将所有男性视为色狼,涉嫌歧视男性。换句话说,防止性骚扰也得弄清楚有性骚扰动机的人无非是有性心理障碍,即性心理变态的人,或者说是男性处于更年期的生理反映,另则是流氓成性的人。女性在遭遇这三种不同类型人的性骚扰行为时,也需要区别对待。

    其实,对于这性骚扰不是关于性,而是关于控制。男权赋予了男性控制女性、不把女性当做“人”的权力,性骚扰是男性彰显自己对女性在包括性上的控制权的行为。郑车长说到夏天性骚扰高发,似有隐含“夏天女性露得多遭到的性骚扰就多”的意思。但事实是否如此?VICE曾有卧底报道,作者混进了一个公交性骚扰者的群里,在他们曝出来的自己骚扰过的女性照片中,绝大多数女性衣着平常,并不是所谓的“衣着暴露”,有很多甚至是冬天的衣服。要真的说挑,挑看上去好欺负的还差不多。

    一般来说,性骚扰会发生在在市场、车站、公共汽车上、拥挤的人群中等场合,当女性遭遇到的性骚扰行为表示明确而坚定的拒绝与斥责,告诉对方,你对他的言行感到非常厌烦,若他一意孤行下去将产生严重的后果,对他是不利的。当女性受到男性的故意碰撞时,就要敢于出手抵挡向您袭来的人,勇敢地表明您的抵抗态度,只一味地躲闪、沉默、怕这怕那地不敢作出任何反应,就有可能会被对方认为是默许,会受到进一步骚扰。 

    而在人群拥挤的地方碰上流氓成性的人,当上述反应都不起作用时,女性最好要保留受到性侵扰的证据,同时可以大声呼叫,以引起周围人的关注,取得必要的人证后,就应该报警,使流氓成性的人受到应有的制裁。建议年轻女性、未成年女子、儿童也最好要与处于更年期的陌生男性保持距离;在外面不要轻易接受异性的邀请与馈赠;对于那些对你的目光和举止有异样的异性应引起警觉,尽量避免与其单独相处;女青年在公共场所也最好不要穿得太过暴露,公交车上不要随人群拥挤,让别人先行其道。

    也就是说,要真正防治性骚扰,除了对公共交通工具工作人员以及警察等进行相关的培训外,各市交委有责任做好反性骚扰的宣传和倡导,以保护乘客的安全和尊严。另一方面,作为公共空间,地铁在接受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的时候,应该有更严格的审核标准,性别平等意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衡量指标。这将有助于消除对女性的物化、停止以温顺的“女性气质”和进攻的“男性气质”规训民众、停止荡妇羞辱,营造一个更性别平等的社会,从而消解性骚扰赖以生存的男女权力关系上的不平等。 

    如果说,在受害者不对骚扰者的行为表示不满或反抗,就无法准确地判断该行为是否已经构成性骚扰,并很容易给骚扰者以狡辩的理由。受害者的明确反抗,不仅是抗击骚扰者不轨行为的一种手段,本身也是证明性骚扰成立的一个重要证据。尤其是在公共场合的性骚扰,及时、明确、公开的反抗是引起他人注意并共同见证性骚扰的最有效方法。受害者被骚扰后,应该立即报警,并积极寻找见证人,比如请求见证人等警察来了做一份笔录,或留下见证人的联系方式,方便警方事后调查取证等。

    而且,对于如果必要的时候,被骚扰者还可以通过录音、录像来证实骚扰者的言行,比如事发时公共场所的监控录像、事后与骚扰者交涉时的录音等。另外提醒一下,作为女性,首先应该做到的是注意自己的着装,乘公交车时尽量避免穿着过于暴露、性感的服装,多穿能体现自己知性美和智慧干练美的衣服。言语上不要过于轻佻,以免让别人误认为自己是轻浮的人。

 

 

 

 

 

    于2016年4月29日记
 
时评|女性专车何以褒贬不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