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都市报4月21日的消息说,作为国内的一线女明星,范冰冰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走红毯、拍电影、谈恋爱……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公众和媒体的神经。去年,因为和李晨恋情的曝光,也让她发起的公益项目“爱里的心”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范冰冰从不怕别人质疑她作秀,她认为在公益这件事情上,“即使被认为作秀,也是作最好的秀”。而在此之前,范冰冰早已坚持做了多年的公益。2008年汶川地震时,范冰冰就曾以个人工作室的名义为地震灾区捐款,当时的媒体用
“内地慈善表率”来形容她。2010年,更是与公益搭档陈砺志一起开始了“爱里的心”公益项目,并七年如一日地坚持亲自去阿里筛查回访。
其实,诸如拿做公益来作秀的明星之前还是有过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假”公益活动就变成了问题明星的“真”秀场。如果只是为了作秀而公益,请问这种被赋予了过多个人目的的公益活动意义何在?如果在目前的环境里面,最好还是希望请别拿公益活动来作秀为好!看了新闻了解到,目前在“爱里的心”项目一共救治了204名心脏病儿童。简单的数字背后,其实肩负了一份沉重的责任和勇气。
而“爱里的心”是西藏阿里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治项目,由于阿里地区的高海拔,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发病率比其他地方要高出2%~3%,而心脏病手术独有的风险,是威胁这个项目生存的关键。相对于不少的公益活动中,都是希望用这种最简单的方式,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生活理念,从而净化心灵。但公众对这项活动的认知度更多地停留在知道或听过,以及对名人效应的关注,这样一个称为心灵建设类的公益项目,似乎是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存在。
其实,对“公益”而言是一个美好的词,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伸出援助的双手,换来一种欣赏和钦佩的目光。在这里头,众多明星因为其公众人物的特性和较多的经济收入,绝大部分的明星都在慈善事业上积极投入,慷慨解囊,有捐钱的、有义演的、有慰问的。只是有的明星做着做着就全然作秀去了,把最初的公益目的甩到了一边。在此之前,曾经风靡全球、流传至中国不足一个月的“冰桶挑战”活动,作为这个夏天几乎最火爆的一种“作秀形式”,既被一些人鼎力称赞,也被一些人所批评指责。
或者说,而对于这事实上从一开始“冰桶挑战”就是一种作秀,只是因为没有泛滥开来,所以能够得到较为正面的评价。等到社交化的游戏扩展开来,是否被点名本身几乎成了能否跻身社会精英之列的标记,加之一些参与冰桶挑战的人群在公共发言时所表现出的对活动的初衷———
拯救ALS病人———
一无所知的状态,以及个别参与者作假行为的被曝光,整个活动便大有朝着乌烟瘴气方向迈进的趋势。
换句话说,对于以作秀的形式从大洋彼岸的美国掀起传播风暴,几乎更新了咱公益人在运作时的观念;但作秀终究是作秀,如果不能落地为持久规范的行动,作秀的负面性就会被放大。所以从这一角度出发,公益即便是需要作秀,又不能止于作秀。前面新闻中所说之事,即便是让所有孩子聚集到阿里,再从阿里坐汽车到拉萨,然后休整三天后转火车到北京,在这漫长旅程中,让从未出过远门的孩子和家长,充满了未知。
而如果一棒子打死明星慈善全是作秀的看法则是一叶障目,让真正低调献爱心做公益的明星蒙受不白之冤。但作为明星本身应该反思,拿自身形象和信誉做筹码的公益太不值当,同样是这个社会能够造就明星同样也能毁了明星。有人说,诸如像明星做公益应该高调宣传低调行事,诚然这公益不是显排场、不是拼名气,真心实意的去做才会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
对于公益事业,前面新闻中像范冰冰表示不惧别人说自己高调,只要能让冰棒们(范冰冰粉丝的昵称)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可以尽自己所能地去帮助他们,就是“作最好的秀”。无论社会上对于企业公益有多少的非议,只要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的活动都应该得到支持。从某种角度讲,宣传公益活动也是传递正能量的过程。不过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公益不能等同于作秀。毕竟像公益难在坚持,也贵在坚持。真公益还是真作秀,从是否能“持之以恒”便“可见一斑”了都。诸如此类。
于2016年4月22日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