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评|舌尖上的中国Ⅱ之脚步

(2014-04-21 08:00:22)
标签:

娱乐时评

纪录片舌尖2之脚步

杂谈

分类: 2014年

   诸如像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播出,从其第一集《脚步》中,出现的养蜂夫妇、职业“麦客”、东海渔民、采菌老汉等人物齐齐亮相,而相关的林芝蜂蜜、野生花菇、东海望潮、弹涂鱼、山东煎饼等原产地美食,瞬间在美食网站上成为热搜词。杭城的“舌尖爱好者”陈潇潇坦言,除了被勾起馋虫,对着美食欲罢不能,纪录片中传递出人对自然的赋予、食物背后的汗水与艰辛,居然让人看得内心澎湃,也禁不住热泪盈眶

   或者说,在欣赏美食和动人的人物故事之外,该片的拍摄水准也令人关注。从播出来看,这《舌尖上的中国2》还是延续了高清加浅景深的镜头风格,这让食物好像有了一种灵性,而且让人很有食欲;就剪辑逻辑方面来说,依然是劳作在前,享受在后,非常符合观看者的感受

 

此间就有评论者认为,除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呈现各地的美食自然是《舌尖》的重要任务。酥油蜂蜜、蜂蜜鳗鱼、蜜制酒心冰激凌、麻辣香肠、烟熏腊肉、乐山嫩豆花、蓝田裤带面、红烧望潮、清炖跳跳鱼、煎饼卷大葱、丝娃娃、烤鸭卷饼、食饼筒、牛冻春、雷山鱼酱、鱼酱炖稻花鱼、萝卜饭……在支持4K的F55摄像机的拍摄下,高清加浅景深的镜头风格被完美呈现,使这些美食仿若有了灵性,不断地刺激着游子的味蕾

不过,相对来说这《舌尖上的中国2》倒也有些过于轻美食重人文,在情感的渲染有点过了头。但从总体不错,还是觉得故事略喧宾夺主,对食物的描述太匆忙了,让人来不及体会食物的美好就奔向下一站。另则就是在一些画面和编排有些主题先行,未免过于刻意,有些场景里编得像走基层,形在意无存,在其主题之外承受了太多强加的信息和主观设计,画面够好且剪辑节奏太快

 

   在主题设置更加形而上,其笔触也更多用到了情感酝酿和编织上,美食部分反倒被压缩了许多。举个例子来说,若能到国外旅行,或者看国外的美食电影,每每会下意识地为我们的美食骄傲。所以在电影《香料共和国》里的外公则这样说道,在希腊语里,“美食家”一词藏在“天文学家”一词里,好比辣椒,代表热情与火爆,像太阳不可缺少;金星是美丽的女人,像肉桂甜蜜中带点苦涩;地球承载着生命,就像盐,而食物和生命都要加盐,才会更有滋味

   有网友也就不得不提醒说:人类,是一种虚伪的动物。“君子远鲍厨”,那么,君子因此而少吃过一口吗?没有!而君子说,食物割不正不食!或者让诗人说“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诗人因此而不吃鲈鱼了吗?没有!那么君子又说:要蒸得嫩一点,眼珠子爆出来就赶紧下屉

   即便如此,在如何面对这部《舌尖上的中国2》的出现,赞美与批评一并给大伙如何如何好或者坏与否,都不妨在此表达出来,无伤大雅的让饮食----或者说在吃饭的时候感觉到任何焦虑,这是一切美食之所以成为美食的精髓,为此也就让我们宁可不进厨房看看究竟有多“脏”呢!反正是眼不见为净了呗。

 

时评|舌尖上的中国Ⅱ之脚步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推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第二季,主要讲述主食。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将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本集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展现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 

 

 

 

 

 

 

 

   于2014年4月21日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