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评|艺术何以掀起考试热

(2014-02-11 12:00:36)
标签:

时事评论

娱乐时评

艺术考试

杂谈

分类: 2014年

    有人说,每逢艺考季节,总是会想起王维的句子:“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美是必然,盛放是必然,无人知晓也是必然。凡人的命运,不外如此,寂静来去,盛开然后凋落。而艺考生们在春寒料峭之际,开始动荡的赴考之路,大概就是要和这种在无人知晓中寂静来去的人生前景对抗而今,在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电影工作者的摇篮,是目前中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唯一的电影专业院校,在国内电影教育界和文化艺术界享有盛誉,也是世界著名的电影艺术高等学府。仅仅在2014年北京电影学院本科计划招生513名,高职计划招生75名。万人瞩目的表演系初试于2月9日上午拉开帷幕。

   其实仔细想想这入取概率最高的不是考官密友的儿女,而是“大师的红人”。回顾2011年,年少成名得志的谋女郎——周冬雨成为本届艺考最受瞩目的一员。她先是被曝出有导演张艺谋在背后帮忙,后是被曝光以154分的文化课成绩被入取。虽然经纪人澄清其高考分数是286分,但当时还是引起不少落榜学生的吐槽,将积蓄的不满发泄在她身上。但这主要是由于对于招考录取程序、院校录取条件、加分推荐制度等等,网友们并不全部了解,只有通过观察分数,来管窥院校对明星考生是否有特殊待遇,有的话,这待遇会特殊到什么地步。在“分数就是硬道理”面前,舆论所制造的压力,将周冬雨逼迫到了与其他考生同样的位置上来。

   众所周知,艺术类院校,培育出中国文艺事业的中坚力量,也给普通人提供了从籍籍无名的境遇中跳脱出来的机遇。以我们最熟悉的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为例,这几所学校的毕业生,掌控着中国娱乐圈的命脉,我们视野里的大多数导演、明星,多半出自这两所学校。

   然而,诸如这样重大的机遇,显然不是随意就能捕获,几所知名院校,报考人数年年创新高,过关难度逐年加大。去年2月,北京电影学院招生开始,18042人报考,表演专业录取85人,却有6186人报名。随后是中央戏剧学院招生考试,表演专业录取50人,却有8400多人报名。今年,艺考微微降温,但报考最知名的几所艺术院校的人数,反而在增加,北京电影学院计划招生513人,报考人数比去年增加10%,中戏的报考人数达到30254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专业的报录比接近160:1,话剧影视表演本科专业,报录比是137:1。     

    这样一来,艺考生们遭遇的,是飘忽的可能,是极低概率的出头机会,甚至是对于自己在未来某天的懊悔。把自己的美貌和才华昭告天下这种念头一旦萌生,一场豪赌就已经开锣,而命运是永远的庄家。

 

   

 

  

   于2014年2月11日记 

 

时评|艺术何以掀起考试热

 

时评|艺术何以掀起考试热

 

时评|艺术何以掀起考试热


 

时评|艺术何以掀起考试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