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评|冯小刚何以怒斥影评

(2013-12-31 07:56:03)
标签:

娱乐时评

冯小刚

杂谈

分类: 2013年

   时至12月28日下午6点,电影《私人定制》上映10天票房过5亿,《私人订制》跻身华语2D电影最快“破5”榜的第二位。然而高票房低口碑,影评人、影迷纷纷给予此片差评,导演冯小刚29日凌晨在自己的微博上回应了低口碑,痛斥绝大多数影评人浅薄,“别现眼了”,并声称“观众热衷爆米花喜剧我理解,但我无心伺候”在冯小刚炮轰影评人后,有回应就说“冯小刚太聪明”了,这也是他一贯的狡猾之处,他或许内心对观众也有意见,但不敢明着骂观众,反而总会表示和观众永远在一起,影评人在这里就作为一个假想的靶子,永远是弱势的,也是因为骂影评人非常安全。《私人订制》的口碑不好,很多观众也在骂,但他有意无意的无视这一点,把影评人作为批判的对象

的确像在电影市场成熟的国家,影评对于电影票房的高底走势具有关键性的导向作用。你在美国这样的电影大国,不可能看到,一部遭受严重恶评的电影会有高票房――当然,曲高和寡,业界“叫好不叫座”的情况也是有的,但绝不会出现恶评创造票房怪象影评包括业界专业评论和观众观感评论。而在冯小刚的贺岁新片《私人定制》自首映以来,虽然业界和观众一边倒的恶评却是不出意地票房火爆而且创造首105个亿的纪录

然而,奇怪的是越骂越有票房的国产电影市场,会培育什么样的电影人呢?我们看到,近年来,导演骂影评人、导演互相恶骂,“以骂养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电影贺岁档期注定上演的好戏冯小刚本人是深谐“导演骂经”的。这几年来,似乎他每有新片上映,公众都会如期聆听到冯导骂阵的刺耳嚣声的这不,前些天还对媒体“越骂越欢的冯小刚导演29日又在微博中使用冯氏骂经对批评者开骂了――痛斥批评者“连他妈潜台词都听不出来

或者是因为冯导精心准备的贺岁大片《私人定制》,以为会再火一把,却遭到观众们的吐槽,实在令人着急。正如冯导自己所说:“今天说《甲方乙方》好了,当时的一片骂声我还记忆犹新。什么不像电影吧,什么小品大串联吧,什么没有人物吧,什么廉价的包袱吧。跟今天一个口音,全无新意,扯淡。”再说了,冯导在电影界里闯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了,为什么这次《私人定制》的上市会突然遭到群起攻之呢?也许是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观众们对冯氏影片的口味有所变化,或许有些人根本就不喜欢冯导的作品

在这里,不得不说的是估计冯导的这番粗语会引起更大的轮的围攻,最无知的还会责怪冯小刚“堂堂大导演还骂人”,我个人最反感这样的指责,有意激怒对方,等对方反击时又摆出一副很君子的样子,冯小刚根本不理这套。情之所至,炮火伺候。这恰恰是我喜欢冯小刚的地方。冯导的真实就在这儿。愤怒就骂街,高兴就乐呵。这也恰恰是冯导的最大魅力

在电影《私人定制》里,冯小刚的第一个故事为什么让人不舒服,因为一直以草根自自居的冯小刚在《私人订制》里骂的就是你群众,群众不是省油的灯,群众里面有坏人,用美国人的说法是“冯带着简单粗暴的敌意在嘲笑普通民众。” 这种面对面的扇耳光让台下的群众们显然无法买账,《私人订制》一片,是冯小刚背叛了群众,还是群众放弃了冯小刚,很显然,历史自有公论,但也不能怪冯小刚,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冯小刚从来就不是草根,他们是中国最特殊的一个阶层——他们叫大院子弟。

或者,也正如有评论人所说的那样,现在确实有一群挺操蛋的影评人,拿些小钱儿就开始胡说八道,有些甚至连电影就没看,就靠复制粘贴弄出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还有一些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存心使坏儿,跟着起哄架秧子。特别恶心的是,影片还没上映就躲在暗处开骂。我就不明白,电影还没演出呢,骂个屁呀。但因为网络地力量,这些操蛋的影评会影响一些观众。但不会左右观众。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雪亮的

 

 

 

 

 

 

于2013年12月31日记

 

 

时评|冯小刚何以怒斥影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