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评|《快乐的单身汉》:一部单身汉们的情史

(2013-11-19 09:15:02)
标签:

影视评论

电影快乐的单身汉

杂谈

分类: 2013年

   诸如现在11月11日“光棍节”那天,是一种流传于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一族为骄傲(“光棍”的意思便是“单身”)。或者说,像11月11日光棍节的来源于这一天的日期里,其中有四个阿拉伯数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而光棍在中文有单身的意思,所以光棍节是单身一族的一个另类节日,这个日子便被定为“光棍节”(One's Day)。光棍节产生于校园,并通过网络等媒介传播,逐渐形成了一种光棍节的文化。

   而在今年11月11日这被誉“光棍节”的日子虽已过一星期有余,然而在回顾《快乐的单身汉》这部电影,所描写大学毕业的丁玉洁被分配到造船厂业余学校当教员。锻工班五大三粗的小伙子们生产上先进,但文化不高,而且思想活跃,不易驯服。在上第一节课时丁玉洁竟被气哭了。后来由于她坚持和工人们在一起,分担他们的痛苦和欢乐,不仅使小伙子们学到了文化和科学知识,并使他们生活得更文明、更愉快。丁玉洁也从中受到了教育。

 

   相对于现在的环境来说,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单身情史,演绎老中青三代单身汉鲜为人知的私秘生活。他们有的老婆死了、有的老婆跑了、还有的老婆还没有……条件极为艰苦,找对象十分困难,然而就是在这种特别枯燥的环境里,他们发扬大无畏的单身乐观主义精神,凭借顽强的毅力,抵制住了各种感情诱惑和侵蚀,有力地捍卫了单身汉的神圣尊严,堪称我们的榜样。

   或者说,在这部《快乐的单身汉》电影中,对爱情装不严肃的妻子葛娅另择新欢,抛弃了忠厚的丈夫孙志明和儿子小熊猫。有一场戏,正巧在船上游览,套子特意来找丈夫,表示要赶快结束两人的关系。然后,她又去与男一个男人谈笑风生。丈夫的痛苦与妻子的狂笑,两个镜头形成强烈反差。导演在这里,抹去了令人讨厌的“狂笑”声,让观众只看到她那放浪的形态,而听不见她那放浪的笑声,这样的处理符合观众的审美心理,同时也表达了创作者的批判态度。

   而影片里所处的八十年代的美好只是源于知识分子一厢情愿的想象。八十年代的整个社会的负帕累托效应,农村真正开始改革,许多国人第一次吃饱饭,但城市和国企两大块依然管理得非常死,以致我们的国家的宏观经济在八十年代末由于落后的体制制肘,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继而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人的回忆往往过滤掉负面记忆,只会记住好的一方面。

 

   关于这部电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生活气息的轻松明快的节奏,其间还有许多诙谐片段,比如胖子和小胡子的相亲,我把它称作诙谐因为它一点也不做作,就象那一班朴实可爱,具有正义感和真挚情感的单身汉们。那时,还可以去看电影,在广场打篮球。五一节在工人文化宫演节目,那时侯平日里腼腆的小电工就是一个出色的快板演员。在那些工人中间,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和许多能人,还有漂亮的姑娘小伙子。

   当观众随着电影里以一个龚雪扮演的上海女生和一个马晓伟扮演的漂亮工人的爱情作为主线,还写了一个直爽的女工对龚雪--丁玉洁,那种即羡慕又有点妒忌,还有点轻蔑的,但是绝对没有恶意的嘲弄。工人就是这样表达的。是詹萍萍演的,很好很到位。丁玉洁冲破了家庭阻力和青梅竹马的爱人结合了,那时已经有了万般皆下品的味道了。对于普通人的赞美始终是世界性的伟大和崇高,正象屠格捏夫在一个小短问写的,一个穷人的微小慈爱要胜过银行家的千万善举。

 

 

 

 


 

  

   于2013年11月19日记

 

 影评|《快乐的单身汉》:一部单身汉们的情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