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又名《狄仁杰前传》,讲述的是二十一岁的少年狄仁杰前往大理寺报到任职时,卷入了水怪劫掳案,睿姬昔日的情郎元祯成了破案的关键;在狄仁杰协同沙陀忠、尉迟真金共同追查,然而不想城中皇族十之八九已身中蛊毒,面临毁家灭族的危险,狄仁杰最终救众人于危难之中。
电影一开始是大唐水军被神秘生物全歼,封建迷信害死人,洛阳人民抬着骨瘦如柴的去给龙王献祭。可怜的龙王,本想着唐朝美人肉多,没料到送来的是骨头上只有四两肉的主儿。在热闹的大街上,鱼翅和小狄无视存在,四目相对,宿命的齿轮开始运转。原来献祭不是想的那样扔到河里了事,而是要先送到寺庙里由大师开光。大师想以喝茶为前戏,结果被一阵烟雾迷昏。一群蒙面歹徒前来抢亲,歹徒头子一看情难自控,光天化日之下就啃了起来。后来元公子变成的怪物现身,一通乱打。而大理寺的人则像所有港片里一样姗姗来迟,可见警察靠不住在我国历史上是一脉相承的。
或者说,光是古装武侠片领域,徐克制作过多个电影系列,像声名鹊起的《蜀山》系列、引领风潮的《倩女幽魂》系列、追星赶月的《东方不败》系列以及巅峰在望的《黄飞鸿》系列等等等等,他构筑电影的世界观有着天壤之别,动作设计的理念也截然不同,幕后合作者更是不尽相同。就连《七剑》,按照一些采访资料可以得知,徐克本也属意拓展该系列,无奈受制于众多原因,难以实现。因此,《神都龙王》不仅有年轻狄仁杰和中年狄仁杰的差异,也有贯穿了前后两部的武则天和沙陀忠等其他人,更是徐克与陈国富、张家鲁以及施南生多方配合,融入古装历史、侦探武侠、奇谈神怪、忍者怪兽等多种元素,依赖电脑特效,融合传统的武打动作涉及,共同打造出来的又一套华语大片系列。
但无论怎么个肆意而为,有一些既定的人物史实,徐克是没有更改的,比如狄仁杰的劝谏、武则天的威严,包括电影是以《狄仁杰》为主片名。这就像黄飞鸿、方世玉、洪熙官乃至是叶问,不管怎么被改编塑造,他们都确有其人,以人为本,借个人命运参透国仇家恨。当徐克选择了正史上的狄仁杰,这也可以解读为,他抛开了以往还珠楼主、金庸和梁羽生们的武侠小说,进入到全新的创作环境,也是《英雄》所开创的大一统语境当中,也是合拍片的时代主流大潮。往电影外面看,这种合作甚至跨出了过往中港台隔阂,《神都龙王》也是一部跨国合作的电影,片尾长达十分钟的字幕上,就有大量韩国特效团队人员的参与。
再者,也就是由于借年轻狄仁杰的旁白自语,《神都龙王》以忆往昔的姿态展开大唐画卷。狄仁杰继续展示了良好的记忆力和不凡的战斗力,但他的遭遇总是身陷囹圄,一到洛阳就被抓了进去,而且他的过去跟未来也和牢狱有关。这个人物的神奇之处在于即便他不得自由,他依然可以掌控全局,全知全能。空间上的压迫并无法让狄仁杰真正屈服,他心系庙堂,凛然正气,拥护大唐的安定繁荣。
说到人物上,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徐克是对自己有多大的信心才敢启用这么一批演员,哈哈,这一堆人放一起看也就觉得还好了,只看蓝精灵也不对觉得蓝精灵有多小。男主赵又廷,拜他台词所赐,前半小时在有他大量独白的情况下完全无法入戏。而另一男主冯绍峰,又是染红发又是戴美瞳的,在结尾部分的蝙蝠岛上原本能有所发挥的,但貌似导演没给机会,基本上一路面瘫了。人物一出场相当惊艳,三秒钟之后就没意思了,一直木讷木讷木讷,角色出场设定有点像《十面埋伏》里章子怡饰演的小妹,都是木头人的设定,可这表演便是天壤之别了,子怡在牡丹坊那段“仙人指路”可谓惊为天人,而同样的AB在燕子楼的舞蹈片段,令我很不解选“洛阳花魁”和今天选港姐是一样的标准吗?林更新的角色类似于冯绍峰在《画皮Ⅱ》里面的角色,金范就晃了那么几眼,而再次饰演武则天的刘嘉玲也并没有上一部的那么出彩。陈坤也有客串出演本片,我自己眼拙没看出来,这里就不作剧透了………
因此,总的来说对于“狄仁杰”作为华语电影中少有的系列品牌商业大片是非常难得的,看华谊兄弟的意思这个系列还会继续延续下去(电影完了出字幕的时候好好看背景画啊,王中磊说了这里面有玄机),希望这次《狄仁杰之神都龙王》能票房大卖,期待徐老怪下次能整出别的什么些妖蛾子来。
于2013年10月24日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