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时代》是首次担任导演的郭敬明根据自己的同名小说《小时代》创作改编的一部青春爱情电影,以经济飞速发展的上海这座风光而时尚的城市为背景,讲述了林萧、南湘、顾里、唐宛如四个从小感情深厚、有着不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女生,先后所经历的友情、爱情,乃至亲情的巨大转变。在一个宿舍朝夕相处的四个女生,开始了找工作实习的忙碌生活,面对巨大生存压力,在看似平静的校园生活相继发生着让她们措手不及、不知如何面对、抉择的事情。
对于《小时代》这部电影一开始用林萧的独白展示了四个女孩子的现状,富二代、里弄女孩、绿茶女孩和彻头彻尾的女屌丝,她们四个人选择成为朋友,统一的价值观没有那么高尚,简单来说就是:过上好日子,有一个hot的男友哪怕是在装逼狂,是神经病、甚至有点娘炮,都没关系。这四个女孩子的伪装是不能够掩饰她们与生俱来的欲望,对物质的认可和亲近。
至今对于这部影片,有评论者说《小时代》烂过《富春》且其导演郭敬明面对犀利的抨击还嘴,关于极好和极烂的争论依旧持续发酵。像《小时代》上映后评价褒贬不一成为鲜明两派,29日晚@林更新 因力挺小时代与影评人@周黎明 掀起微博口水大战。有网友痛批这部电影毫无可取用价值观、演技集体捉急烂到家了;也有网友反驳片中传递的友谊和青春鲜活生动感人。在此,笔者谈谈自己对《小时代》的看法。
应该说从电影语言上,这片子找不出太大毛病。服装、化妆、道具、灯光、摄影、演员都做到近乎于完美的精致华丽。故事上也没啥毛病,友情、爱情、暧昧、猜忌、妒忌都有,最重要的是顺畅,而且正向、励志。笑点密集,亦有哭点。片尾的彩蛋出彩,搞得我这种习惯看字幕的人眼睛各种不够用。满足了现在电影院主流观影人群的嗨点,光看那些精致的道具也值回票价了。
然而有人还评论说,对一部分人而言,像《小时代》是积极向上的赞歌;对另外一部分人呢,《小时代》却是赤露露炫耀三观不正的腐朽之舞蹈。或者对于另外一部分人来说,《小时代》不存在;而对最后一部分人来说,《小时代》毫无疑问是郭小四的最新罪证。等等等等。然而,诸如在2013年里的华语热点电影,从《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再到《小时代》都以女性为视角中心,男人作为欲望投射和衡量的对象,需要被不同的度量衡判定,即使在男人成功的《中国合伙人》里,男人也依旧被女人摧残或璀璨,他们难有真正的能力来制造更为平等而均衡的爱情。
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影片整体充满了时尚与年轻的活力,每个画面都是特别美地呈现出来。当书中的情节,以这种更加直观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的时候,在黑暗的电影院里,我真的哭了。不知道是因为情节感动,还是这种亲切的感觉。如果你看过这个故事,你就会发现影片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惊喜,背景的配乐,也很应景,插曲和主题曲也会有你熟悉的声音出现。
作为一名畅销书作家,郭敬明和他的作品一直饱受争议。如今他的新身份是导演,却让电影《小时代》成为大家共同参与的一段青春。从选角色开始,到拍摄、到后期发行宣传等所有的活动,大家一路在参与。而且,郭敬明也在影片《小时代》也带给大家的不仅仅只是那两个小时,而是远远地超过这两个小时,带动全体年轻人的热情,有一种持续性。假如你只是进电影院看一部电影,之前都没有参与关注,看完后只会有评价它是好电影还是坏电影的感受。对许多年轻人来说不一样,可能他们曾经看过书,持续五六年,一路追随它,直到它变成电影,这里面也有他们的青春。
而在《小时代》这部小说的对话特点毒舌,讽刺意义还极强。很多对话作者写上一句,他自己接的滴水不漏,并让读者大为过瘾,还有叙述也和以前不同,作者抛弃了大量华丽辞藻,而是用一种都市化的快节奏的叙事风格写这本小说,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增强快感与娱乐性。
自然,像电影《小时代》是一曲消费主义时代的战歌,是一部欲望都市的指南书,是一张写满了追寻快乐的人生折纸。毕竟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大都市中再也没有人生方向协管员。这是最坏的时代,权威人士和威权体制再也不去管控新新人类的未来可能性。只要有梦想,在这小时代,总有属于自己的舞台。这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最好的时代,这是可以自由争取利益的小时代。
于2013年6月30日记

电影《小时代》剧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