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评|《孔乙己》:何以悲剧描绘的人物

(2013-01-15 07:16:00)
标签:

影视评论

戏曲电影孔乙己

杂谈

分类: 2013年

   电影《孔乙己》(越剧)是根据鲁迅先生同名小说改编,讲说了孔乙己一生中的一段生活,把最能显示孔乙己生活、性格和命运的情节浓缩在几个场面,这样写便使故事情节集中而凝练。通过小伙计的眼光,用了几个特写镜头把孔乙己的外貌,他的遭人轻视和奚落的情状表现出来,然后转入对孔乙己遭受残害即将死亡的描写。简简单单的故事情节也有着精巧的艺术构思表现出极其深刻的主题

 

   有人说,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是写丁举人残害孔乙己,正是从这个方面,作者对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又作了进一步的揭露和批判。而真正看过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的,都知道那文中那做工的人在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只有穿长衫的,才走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或者,这穿着长衫的,自认为是属于有权利坐下喝酒阶层的读书人孔乙己,却也只是有和做工的一样站着喝,正是因为如此,孔乙己没落的尴尬之处。而进一步来说,应该佩服鲁迅先生对人情世态细致入微的观察,显然其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规范起人们的身体语言。所谓属于什么等级的人,就拥有什么样的身体语言,像这种身体语言是由社会的权力系统规定好的,看不见或摸不着而已

 

   像是在对孔乙己遭受那么大的冤屈和灾难,在熟识的咸亨酒店里竟然得不到人们应有的关切和同情;而对丁举人的凶残行径,却也没有谁站出来表示一点愤慨和不平。中国封建社会里人们之间的隔膜、冷酷、麻木到了何等触目惊心、令人颤栗的地步。这是小说的高潮所在,也是作者匠心独运特别照亮主题的地方

 

   当然也要说一下,在中国古代那坐着不是站着或跪着,便显然是体现了某种特权。争夺政权及统治百姓被形象地说成是“打天下坐江山”,与惬意地坐江山的统治者相比较,被统治的人当然也就不能坐着接受统治,他们只能是站着或跪着

 

   举例子来说吧,在中国宋朝的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宰相与皇帝商议国是,那“坐论之礼”的废止,使得其宰相只能和寻常官员一样,毕恭毕敬地站着听龙椅上高坐的皇帝的命令。而在到了明朝时大臣们站着还是算文明的了,若集体跪伏与皇帝的高坐龙椅下,齐刷刷地跪在地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等级关系。到了清代的大臣,衣着上都有了马蹄袖,再清楚不过地说明这些匍匐在皇帝面前,供皇帝驱使的犬马了

 

   所以,在这里与其说丁举人残害孔乙己是“对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又作了进一步的揭露和批判”,倒不如说作品最后通过他残害孔乙己在社会上竟然间无反响这一点进一步显豁主题,向读者提出了一个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改变他们的精神”的迫切任务更恰切些。由此可以明白,孔乙己是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位子的苦人和弱者,用文中里众人的哄笑来贯穿这样一个令人悲酸的故事,也就恰恰是烘托和加强了其中的悲剧效果

 

 

 

 

 

 

 

   于2013年1月15日记

 

影评|《孔乙己》:何以悲剧描绘的人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