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推杆
—“不摆线推杆”倡导者
我们尝试着再用数学表达式思考推杆。
假设推杆结果为V、力量x、方向y,于是,构成函数关系:
V=f(x,y)
也就是说,除了直线推杆以外,推球入洞不存在唯一路径,因而:
(1)让球童摆线是不科学的,特别是让不熟悉的球童摆线更是不科学的,不熟悉的球童如何知道您的推杆力量和推杆方向的习惯?
(2)摆线还有另外一个弊端——误差传递,球童看线有一个误差a,摆线又产生一个误差b,球手按着球童摆的线将球推出时,又产生一个误差c,等等。那么:
推杆的总误差:
W=a×b×c×……
推杆结果
V=f(x,y)×W
=f(x,y)×a×b×c
如果球手沿着球童摆的线推进去了,纯属巧合,仅仅代表上述误差相互抵消了,或者,误差大小在有限的距离内反应不明显而已。
所以,我本人是“不摆线推杆”的倡导者,特别对于我们业余球手来说,球童天天换,即使自己摆线也会有误差传递的问题。
重要的是做到:
1)上杆和送杆的平稳
2)动作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3)心静如水
推杆时,心中要有一条线,一条无形的线,心中有度——就是力度,推杆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悟性。
此外,超过5-6码的推杆,力度比方向更重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