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记】追忆扬州老银楼

(2012-07-17 14:34:06)
标签:

扬州

银楼

追忆

文化

分类: 地方文史

扬州自两汉、隋唐直至明清,一直都是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国际性大都市。经济的高度发达也刺激了扬州工艺美术的迅猛发展,玉器、漆器的制作工艺都是举世闻名,贵族阶层用以显示豪富的金银器制作技艺在扬州这方土地上更是被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地处中国南北交汇之处的扬州,金银制作技艺兼容有北方的雄浑和南方的秀美,近年来在考古发掘中时常有扬州匠人制作的金银器精品出土,其中最为耀眼的便是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阿育王塔。这座银鎏金宝塔虽经历千年沧桑仍光彩夺目,塔身的铭文中多次出现“扬州”二字,有力地证明了这件稀世国宝是由扬州城内的金银工匠巧手制成。扬州金银制作技艺传承千年直至清代到达了繁盛顶峰,在不到五平方公里的老城区竟开设了近百家的银楼金店,最为集中的地段便是当时的商业中心辕门桥、新盛街一带,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扬州画舫录》卷九中曾有“翠花街一名新盛街,皆珠翠首饰铺也”的记录,辕门桥的凤祥银楼、天宝银楼、宝盛银楼,左卫街的宝庆协记银楼、同丰银楼,多子街的老宝盛银楼等都曾名噪一时。这些银楼的店面装潢奢华,橱窗内展示的商品档次丝毫不逊色于大上海的银楼,至今老扬州们还津津乐道于教场街老庆云银楼门厅上栩栩如生的砖雕三星人子;多子街老宝盛银楼门前的石狮和楼上气派的西式大月台 。当年扬州本土的银楼业主为了追赶时尚,还纷纷引进技艺高超、设计理念超前的宁波银匠或直接与浙江银楼合股经营,此举引得大批宁波银楼业人士来到扬城,在扬的宁波籍同乡们购买的达士巷的一块土地,建筑起了一座宁波会馆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银楼会馆,当年的银楼同业公会便设立于此,当年的银楼业主每日里聚集于会馆中商讨金银行情、议定金银牌价。扬州的各大银楼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根据《扬州工艺美术志》金银首饰篇中记载了部分技艺超群的银匠姓名:老宝盛银楼的吴正东、陆庆云最擅长实镶小件、新天宝银楼的余林甫精于大件饰物、天宝银楼的姚乙湘开模最精美……银匠们通过锤碟、掐丝、镶嵌、点翠、发蓝、錾刻、鎏金等工艺,参照浙江上海的时髦纹样,制作出众多精美绝伦的簪钗、项链、长命锁、手镯、戒指、帽花、花瓶、烟盒、银盾、盘碗等金银制品。她们有的古朴端庄、有的新潮别致,处处透露出扬州银匠独特的构思和精巧的做工。

扬州老银楼当年凭借其成色十足、设计入时、做工精巧的优势,产品畅销江淮大地,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多银饰都被熔炼成了原料,能够完好保存至今的多为老祖母们的“妆匣遗珍”,以发簪、帽花、长命锁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