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奥运独角仙虾蛄僧帽水母燕鸥欧洲杂谈 |
分类: 自然传奇 |
动物奥运会
本刊编辑部讯
然而,虽然这些选手技艺不凡,但终究抱憾出局,诸如抹香鲸等选手终因推挤其他小个子选手而被黄牌罚下。最终,单刀破门锁定胜局只有……
我们看得见的是猎豹轻灵的出击,是羚羊疾速的奔跑,拨开食物链,各个角色之间的竞争远比我们想象得要激烈——犹如一场盛大的奥运会,它们其中有射手、有举重运动员、有花样游泳者,还有坚韧的马拉松赛手等,每个参赛选手都极尽全力地为争夺冠军宝座而各显神通。
项目:射箭
金牌选手:射水鱼
射箭活动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万年,但这项优雅的运动直到1988年才被正式列为奥运项目。最初的弓箭一定沾满了鲜血,因为伴随它的不是“弯弓射大雕”的悲怆,就是“西北望,射天狼”的凄凉。
射水鱼,这种神奇的动物,作为最灵活的参赛选手之一,它以嘴为弓,以水流为箭,以独特的方式向射箭这种古老的运动致敬。
在其他鱼类深入水下捕捉猎物时,射水鱼偏偏对陆地上的昆虫产生了兴趣。它的目标是瓢虫之类的小生物。许多瓢虫都愿意停留在水中的植物上稍作休息,但是,却往往成为射水鱼的活靶子,它们刚刚收拢翅膀,射水鱼就开始行动了。射水鱼瞄准瓢虫,迅速闭合鳃部,将一股细细的水流猛地推出去。这股水流蹿出水面,力道不减,正好击中瓢虫。瓢虫落水瞬间,射水鱼立刻浮出水面,吞咽而走。
射水鱼可谓老谋深算的选手,它迅疾的“射击”手法不仅令人惊叹,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它在完成“射击”时解决了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由于它是从水中向陆地上的目标发起攻击的,而陆地上的光线进入水中会发生折射,因此,在“射击”之前,为了毫无偏差地击落目标,它需要计算出光线在水中的折射角度,然后,方可行动。
项目:举重
金牌选手:独角仙
2500年前,雅典的运动场边有个铁球,想要进去比赛的人,必须先举起那个铁球才能获得资格。在昆虫的世界里也是如此,独角仙也需攻克难关、在激烈的角逐中取胜,才能获得传承基因的资格。
独角仙只有两克重,虽然轻若鸿毛,却是昆虫中的大力士,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最强壮的动物,因为它能搬动相当于自己体重850倍的物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它们背着铅块在踏车上爬行,铅块的重量至少是它自身重量的100倍。结果令人大为惊奇的是,它们竟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这项工作。相对于独角仙来说,我们人类则逊色多了,我们只能借助支架举起大约相当于自身重量17倍的重物。独角仙大多昼伏夜出,黑黝黝的外壳像是穿了一身铁衣,虽然说不上摄人心魄,但也威风凛凛。
交配季节来临后,雄性独角仙为了争夺配偶,彼此间会产生强烈的敌视,它们摩拳擦掌,怒目相望,仔细地观察着竞争对手的动向。这种时刻,若有雌性独角仙从对垒的两军间经过,遗留的气味瞬间即可引爆这场战争,可谓“一怒为红颜”。
某些雌性独角仙态度暧昧,无意又似有意,从两只怒目相对的雄性间穿过去时,往往慢悠悠的,让雄性独角仙看着,道是无情却有情。于是,雄性独角仙在强烈的刺激下,会立刻挺起它们标志性的大角,气势汹汹地冲向对方。大角稍一接触,马上又分开,相互调整姿势,旋即又短兵相接。独角仙的大角可推可刺,可拍可挑,极具杀伤力,如果将大角插到对手腹下,可以把对手挑个四脚朝天。
这是独角仙之间经典的举重方式,规则十分简单:被挑翻在地的一方就是输家,取胜的一方会尽快与雌性交配,否则对手很可能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项目:花样游泳
金牌选手:僧帽水母
在奥运会项目里,花样游泳分为双人和集体两个项目,这说明它需要至少两名队员协助才能完成。但在海洋里面,僧帽水母却可以独自完成这项运动,因为它本身就是几个生命的集合体。
僧帽水母的身体呈辐射对称状,外形颇似一顶僧侣的帽子,实际上,它是一组生命的集合体,由4个成员组成,一个成员负责漂浮,一个成员负责消化食物,另外一个成员负责繁育后代,还有一个成员转变成了长而有毒的触手,专门负责捕获猎物。
风起的时候,就是僧帽水母出动的时候。它的生命集合体,会借助风力调整方向,在大海里搜索猎食的目标,一般来说,它往往会盯上一些闲逛的鱼,因为这些浪荡子从来都是粗心大意的。确定目标后,僧帽水母会收缩果冻似的身体向猎物靠近。虽然它的触手看似长不盈尺,但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小触手却有数米之长,鱼根本觉察不到危险。等到鱼发现危险时,一切都晚了。僧帽水母的触手分泌出了一种剧毒,这种毒素不亚于任何毒蛇的毒液,会使鱼瞬间毙命。即使是强壮的人不小心被水母蜇伤,重者也会有生命危险,轻者会出现剧痛、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等状况。
僧帽水母是个水美人,游走于波涛中而毫无惧色,杀敌于弹指间而能随心所欲,大海就是它的泳池,它在其间俯仰自得、顾盼生姿。
项目:击剑
金牌选手:欧洲野山羊
在中世纪的欧洲,击剑与骑马、吟诗、下棋、打猎、投枪、游泳一起被列为骑士的7种高尚运动。剑由最初的石制、骨制发展到青铜制、铁制,最后到钢制,最终成为了战场上杀敌的利器。在动物世界里,以色列约旦沙漠的野山羊仍然保留着“骨制的剑”——尖利的长角,仍然在战场上“杀敌”——为争夺配偶而进行决斗。
每年春天,以色列约旦沙漠的崎岖山坡上都热闹非凡,因为这里是雄性野山羊“击剑”的场所。雄性野山羊的角可以长到一米多长,尖锐而又粗壮,任何食肉动物看到它都会退避三舍。
决斗开始时,雌性野山羊都赶来围观。竞技场里杀气腾腾,响声震天。年轻雄性野生羊之间的对决最为精彩,它们低着头,步步为营,用尖利的角朝对方刺去。角与角交错在一起时,它们会慢慢转动头部以减少冲击力。在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它们会用脊背抵住对方的角,以获得更大的空间攻击对方。这样一来,虽然划开了对手的皮肉,但自己也被刺得鲜血直流。要知道,它们可以向对方施加相当于两吨重的力。
这种近身搏斗十分耗费体力,而野山羊多半无意杀死对方,因此都是缠斗多时才能分出胜负。决斗过后,岩石上沾满了鲜血,竞技场中央有时还会留下折断的尖角。失败的野山羊带着满身的伤痕和失落离开了,因为这不仅意味着丧失了和雌性交配的权利,也丧失了在群体社会中的地位。
项目:拳击
金牌选手:虾蛄、欧洲野兔、袋鼠
公元前688年,第23届古代奥运会把拳击运动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但因其对抗性过强,历史上曾被罗马、瑞典明令禁止过,至今奥运会的拳击运动中也没有设置女子比赛项目。不过,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拳击却是一项没有性别之分的运动。
虾蛄居住在太平洋热带浅海地区,身长不足10厘米,常常在浅海底或泥沙底部挖出U形的洞穴,然后把筒状的身体藏在里面,只留气泡似的眼睛和挥动的触角在外面监视动静。一旦猎物靠近,它就会以每秒超过10米的速度出拳,威力相当于点22口径的子弹。在这种突然袭击下,任何一种海洋小生物都难逃厄运。
尽管如此,还是常有不知深浅的螃蟹,希望借助自己的钙化装甲搏上一搏,看看是虾蛄的“矛”利害,还是自己的“盾”结实。由于虾蛄生性谨慎,善于守城,所以,在发生战事时,往往是螃蟹远道而来,小心翼翼地进入虾蛄所控制的禁区。螃蟹虽然拥有坚硬的外壳,但却敌不住虾蛄的重拳,只需一拳,螃蟹的整个身体就会平飞出去。趁着螃蟹一息尚存,虾蛄迅速跟进,打出第二拳。两次重击之下,螃蟹的神经系统被彻底摧毁,稍倾,它便成为水下亡魂。
虾蛄虽然英勇善战,但并不为非作歹,虽然它时常会因住房紧张和邻居决斗,但只是点到为止。如果对手在威慑作用下认输,虾蛄会很快鸣金收兵,修为十分了得。
但相对于欧洲野兔来说,虾蛄只能算是轻量级拳击选手。欧洲野兔雄性之间常常为了争夺配偶而大打出手。在一旁观战的雌性技痒时,也会加入战斗。雌性欧洲野兔也是一个拳击好手,如果哪个求婚者不请自来,她还会毫不可气地送给对方一通钩拳和上钩拳;即使接受了某个雄性,它也会出拳试探,检验一下未来夫婿的成色。
欧洲野兔可以在中量级拳手中称王,自然界最重量级的选手非澳大利亚袋鼠莫属。它们的体重超过了80公斤,站起来足有两米高,一跃能跳出5米,连跳几千米也不会疲劳。二战前,柏林曾上演过人与大袋鼠之间的拳击大战。袋鼠上肢短小,因此在拳击过程中还会使用跆拳道的招数:用有力的后肢猛踹对手的肚子,而它自己的肚子则由一层厚厚的皮肤提供了保护。如今,袋鼠“拳击家”的美名早已冲出澳大利亚蜚声海外。
项目:铁人三项
金牌选手:角马
铁人三项是极具挑战性的综合性竞技运动,它要求运动员一次连续完成游泳、自行车和长跑,2000年悉尼奥运会首次设立了铁人三项比赛,它是奥运史上的新兴项目。但在东非的大草原上,角马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已经进行了数千年的“铁人三项”运动。
角马长得有点像牛,体重可达270公斤。由于旱季食物短缺,角马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大迁徙,跨越1600公里的距离,到达新的绿地。在这个过程中,角马需游过尼罗河湍急的河水,尽管河中隐藏着凶恶的尼罗鳄,但它们依然义无返顾,因为留下来的绝大部分都会因缺草缺水而死。接着,它们还要不停地奔跑,一旦掉队,它们要输的可就不仅仅是比赛了,有大批饥饿的捕食者正在打它们的主意,狮子、鬣狗等天敌如影随形,搅得它们没有一刻安宁。
当然,喜庆的事情也会发生。每当角马群停下来时,雄性角马就会把雌性赶到一起,然后围着它们奔跑。雄性把头抬得高高的,使劲跺着地,样子就像在蹬自行车脚踏板。它们不断地向雌性炫耀着自己的强壮,以期获得交配的权利,有时,脾气暴躁的雄性角马还会冲冠一怒,为博得雌性的青睐而进行决斗。但无论何种情形,整个迁徙过程中,它们就像参加铁人三项的运动员一样紧张。
项目:短跑
金牌选手:榄蠵龟
1896年,希腊雅典举办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田径是核心项目。“得田径者得天下”,田径不仅是 “运动之母”,还是金牌最多的项目。而对于生活在海洋里的榄蠵龟来说,出世之初的短跑显得尤为重要。
在赫伦岛海滨沙滩上出生的榄蠵龟,从破壳的那一瞬间,就面临着生死的考验,它们需要扒开埋在身上的沙子,凭着本能向大海爬去。对于海滩上的捕食者来说,它们就是一顿饕餮大餐。当成千上万只小海龟从穴中爬出来时,捕食者立即开始了杀戮。只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大多数小海龟就倒在了百米冲刺的路上,它们还没有尝到海水的滋味,甚至还没来得及揉揉惺忪的眼睛,就被这短短的距离决定了生死。
在相互掩护中,最终会有部分小海龟活下来。活下来的小海龟,在澳大利亚东部的洋流里开始了漫长的旅行,它们将会在地球磁场的指引下向新西兰进发,以弧形线路穿越太平洋。经过12年的艰苦跋涉,跨越17000公里的距离,成熟的榄蠵龟可以回赫伦岛了。尽管还会受到很多捕食者的攻击,但它们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小海龟了。顽强生存下来的千分之一的榄蠵龟最终延续了种族的香火。
以海龟的寿命和行程来算,它更像是一名马拉松运动员,但如果无法赢得最初的短跑,后面的一切都将不会继续。
项目:马拉松
金牌选手:乌燕鸥、君主蝶
希腊埃拉多斯山的峭壁上,刻着被公认为最早的一段体育格言: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马拉松,无疑是对运动员耐力的最大考验。而动物界里的许多生命,终其一生都在进行着马拉松赛跑,比如乌燕鸥。
大堡礁的米迦勒珊瑚礁上,刚出生的乌燕鸥正等着父母的归来。父母把捕获的食物暂存在胃里,然后回到巢穴,由小乌燕鸥从口中啄去。大概一周的时候,乌燕鸥就开始为飞行做准备了。8周以后,乌燕鸥羽毛渐丰,开始了首次试飞。很难相信,乌燕鸥可以连续飞行4年。它们在广阔的海洋上漂泊,不论进食还是睡觉,都保持着飞行的姿态。它们从空中跟踪金枪鱼,可以在20秒内将速度提升到每小时70公里,然后从空中俯冲下去,轰炸那些露出水面的鱼儿。
乌燕鸥的马拉松没有路线限制,没有时间限制。交配季节来临后,乌燕鸥会回到出生的岛屿繁育后代。生命自此进入新的轮回,而赛跑却进入了旧的起点。
君主蝶也是如此,马拉松的终点,就是它们生命的终点。君主蝶的幼虫孵化成形后,很快就会爬出卵壳,吃完了卵内的营养物质,它们开始吃叶子。4天之后,它们的体重增加了2700倍。第15天的时候,幼虫变成了蛹。再过10天,它们利用储藏在体内的能量完成了最后的蜕变。
北美地区的蝴蝶一般都在秋季孵化,但过低的气温会使它们的翅膀失去作用,于是,在清冷的秋夜里,这些马拉松选手会聚在一起取暖。在冬天来临之前,它们必须从寒冷的美国北部飞向温暖的南部。只需要给翅膀蘸一点水,比赛就正式开始了。它们不仅和同伴竞赛,还要和时间竞赛。成千上万的君主蝶一齐出动,沿着群山飞行,越过山谷和湖泊,8天后,来到墨西哥的沙漠。在跨越了8000公里的距离后,它们终于可以休息片刻。但好景不长,雄性君主蝶在交配后不久就会因脱水而死去。
对于死去的君主蝶来说,马拉松赛跑或许在这一刻才算真正地停止了。但雌性君主蝶还会回到北方的孵化地,它们的后代也会不断地重复这一赛事,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结语
动物奥林匹克运会是大自然无意间的安排。不管选手是否愿意,都必须随时做好比赛的准备。它们为的不是掌声,不是荣誉,而是生存下来的权利,优秀运动员延续了自己的基因,最终也就争取到了延续种族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