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聊天学生教师 |
分类: 教育管理 |
“衡水老师”与学生聊天聊什么?
与学生聊天是管理学生的润滑剂,也是增进师生感情、改善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最佳方式。与学生聊天,哪怕只是拉拉家常、听学生诉诉苦、发泄发泄情绪,都不乏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疏导行为。聊天从“心灵”开始,教师要与学生有良好和密切的聊天,首先要扫除学生的“畏师”心理,只有这样,学生才更愿意“吐露真言”“表现自我”,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特点。
谈话是师生沟通的重要方式,有效的谈话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而且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班级良性发展。因此,在与学生谈话时,我常常跟学生唠些家常,拉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静静地倾听,在倾听中让学生释放情绪;因人而异,给学生一些“私人定制”的交谈,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1、唠些家常,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每次新分班,面对新的环境,学生内心难免会紧张,在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多些微笑,多唠些家常,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成员组成、家乡风土人情、以往上学的经历等方面入手。简单的拉家常式的聊天,往往能很快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赢得学生的好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学生对老师充满好感,师生关系比较亲密的时候,学生才会对我们一吐衷肠,将心中的秘密告诉我们。
2、
学会倾听,在倾听中让学生释放情绪,找回自己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习惯性地“指点江山”,习惯性地告诉学生你应该怎么做,往往我们说得口干舌燥,学生仍旧无动于衷。
很多时候,学生需要的是情绪的释放,需要的是能够听他倾诉的知音,需要的是老师的理解,而不是教导和指责。当学生之间出现矛盾时,少些先入为主式的批评,让当事学生静静地讲述(学生陈述的过程往往就是自我反省的过程),学生之间多是些鸡毛蒜皮类的小事,讲述完毕,矛盾自然就会化解;当学生情绪低落时,少些开门见山式的逼问,让学生坐下来,老师静静地聆听学生的诉说,当学生诉说完内心的焦虑,内心情绪完全释放后,自然就会变得自信乐观。
3、
因人而异,与学生的谈话多些“私人定制”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班级里更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生。学生因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受教育背景、性格禀赋的不同,即使是同一时期,同一班级,所面对的问题也大不相同。
班主任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近期表现,在倾听的基础上,多给学生些“私人定制”式的交谈和建议。对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孩子,我们的“谈话”可以是一张张写满鼓励话语的便利贴;面对豁达开朗、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我们的谈话可以是一场疾风暴雨式的批评;面对内心敏感、情感丰富的学生,我们的谈话可以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知己般的交谈;面对遭遇家庭变故、孤独冷漠的孩子,我们的谈话可以是一个拥抱、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嘘寒问暖……
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作为班主任,我们在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要多一些倾听,多一些拉家常式的交流,多一些“私人定制”式的交谈。
文章选自《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总第1461期
《唠家常 听诉说
让谈话多点“私人定制”》作者: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 郝树伟
前一篇:梁实秋:我们该如何利用零碎时间?
后一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为,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