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职业艰难在哪里?

(2020-01-16 10:17:00)
标签:

教师职业

难在哪里

分类: 教育随笔
教师职业艰难在哪里?

教师职业艰难在哪里?

李海林  教师博览 


记得好多年前,曾读过一本论述教师职业内涵的书,书里有一句话,大意是:“教师是出气筒。”作者的意思是,学生是不成熟的,不成熟的标志就是情绪不稳定,教师要接纳学生这种不稳定的情绪,并加以安抚,在安抚中帮助学生安全地度过漫长的危险期,所以说教师这个职业要求我们做学生的“出气筒”。

当时觉得这句话很刺目:老师怎么是学生的“出气筒”?暂且不说师道尊严这一类的话,老师难道没有人格吗?老师就得当学生的“出气筒”吗?老师都当了学生的“出气筒”还怎么教学生?记得当时,我把书掼在桌子上,好几天都没有再翻开它。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不敢说现在就接受了这句话,就认可了这位作者对教师的这个角色定位。我觉得问题可能比这句话表达的意思要复杂。但我由这句话,延伸到另一个命题:教师职业艰难在哪里?

不当教师的人,是无法知道我们教师的难处的。难在哪儿呢?难在我们的工作对象。不以教师为职业的人,他们的工作对象大都是成年人,成年人之间的交往是对等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凭着自我的体验和思考来理解对方、对待对方,对方也是如此这般地来理解我们、对待我们。所以我们与他人相处,通常可以预知对方的反应,是可控的。

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往往不是成年人,而是未成年人。教师与学生没有对等性,有的时候甚至有点儿不可控性。

一方面,我们无法根据自己的自我体验和反思来理解他们,必须启动另一套程序才能理解他们。照我看来,这是所谓教师素养中最大的一块,我们必须具备两套以上的程序来理解别人,一套跟自我体验一样,另一套跟自我体验不一样。

比方说,孩子做某件事、说某句话的含义是不能等同于成年人做这件事、说这句话的含义的。我们要先把它翻译成未成年人的意思来理解后,再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措施。

这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非常不容易,最难的还不是掌握非常强大的“转译”能力,而是要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克制住成年人的反应模式。好多教师过不了这一关。教师与学生的冲突,大部分就是这样产生的。

另一方面,我们要启动未成年人的理解模式来采取教育教学措施,这也许更难了。其具体过程是:先克制住成年人的理解模式、按下我们本能的反应,同时启动未成年人的理解模式来理解学生;然后,根据未成年人的理解模式,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措施。

这里的关键,是搞清楚未成年人将会如何理解这些教育教学措施。这一过程处处是陷阱,处处是岔路口,处处有地雷,处处有犯错误的可能性。

我想对老师们说,这就是我们这个职业的艰难所在!

我想对家长们说,这就是我们要求你们跟我们站在一起,共同面对孩子的挑战的原因!

我想对学生们说,你们现在不能理解我们,但总有一天你们会理解我们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