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师,请耐心倾听

(2019-08-06 10:03:23)
标签:

杂谈

教师

倾听

分类: 教学教研

老师,请耐心倾听

老师,请耐心倾听

原创: 李 斌 教师博览

“倾听”是教育的原点,是人与人沟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失去真正的沟通,也会阻碍心与心之间的连接。

西方有一句名言:“雄辩是银,倾听是金。”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尽可能少说多听。要想营造和谐气氛,就必须要学会耐心地倾听。这样可以拉近人与人、心与心的距离,即使曾经有过隔阂,也会因为善于倾听而消除。倾听是一门沟通的艺术,学会了倾听,才能赢得人心。

有幸与学生小鹿在一起学习,他乐观向上,善于研究,有主见,有个性,我挺喜欢他的,他就是不太喜欢数学计算。在与小鹿交流的过程中,我发觉,倾听孩子的心声太重要了,孩子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他与我说,他不喜欢他的数学老师,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数学老师年轻,总说他,把他当差生。”又问我:“老师,您说我差吗?”我说:“你不差,你缺少熟练运用细心计算,改变惰性,你是优秀的。”小鹿嘴角儿露出了微笑。

倾听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谁都在倾听和被倾听,谁都会对倾听有所回应。   

教师应该懂得倾听什么和如何倾听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常常不能或难以倾听学生的声音,造成“失聪”现象,它的表现及其根源是多种多样的。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承担着培养和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责任,也负有发展并运用自身倾听能力的责任。对于后者,可以认为,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然而,在日常教育中,教师的“失聪”现象并非罕见,这一现象造成的诸多不良后果,迫使我们探寻失聪的根源,审视并追问倾听在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

当学生的叙说被教师拒绝倾听和有意无意地遗漏的时候, “失聪”就出现了。它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从程度的角度看,有全然失聪和部分失聪。前者几乎对学生的所有叙说充耳不闻,这种教师在剥夺了学生被倾听的权利同时也放弃了自己的倾听的权利和义务,并且丧失了倾听能力;后者只是有意无意地选择接受了学生的部分言说。就时间的维度而言,有暂时失聪和长久失聪之分。暂时失聪是任何一个教师都会存在的现象,人的耳朵不可能总是张开,它偶尔也会 “沉睡”或 “休眠”;长久失聪则是一种异常现象,它表明教师长期将学生的言说拒之耳外。

倾听对方,不仅可以让对方更加喜欢和你交流,还可以让你从对方的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当两个人交流的时候,彼此都在表达心中已有的观点,也在获取对方心中的想法,如果你只顾说而没有听,那就像一湖水只往外流而没有流进来的水,总有一天会枯竭,我们需要不断补充自己、充实自己,而倾听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教师的“倾听”需要正确的方式    

其一是不健全的倾听过程,也是病态的倾听过程。当正常的倾听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教育的危机也将随之出现。

其二是虚假的倾听。所谓 “虚假”,是指一种虚假的姿态,即教师摆出一副倾听的姿态,打开了一只耳朵,接纳学生的声音,但却让它从另一只耳朵悄然流出,未能让这声音在自己的内心之湖激起任何涟漪,未能使教师的言行和态度发生任何与这倾听有关的改变。最糟糕的倾听是这样的:教师连一只耳朵也未打开,他只是坐在那里,让学生言说,却并不做任何接纳和回应。

其三是错听。错听就是对于学生声音的内涵、方向和潜在意义,教师未能准确把握。

倾听,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思想的原点    

如果一位所谓的“名师”,不能引发我发自内心的尊重,常常是因为他缺乏对别人的倾听,其根源在于 “傲慢”,来自资历、荣誉和地位堆积的傲慢,由此导致对他人的轻慢、拒听和不能倾听。

与小鹿在一起学习,发现小鹿有轻微鼻炎,得用纸巾不停擤鼻涕。他告诉我,老师允许他在课上擤鼻涕,他也知道略微影响其他学生。他举手回答问题,老师从不叫他。他坐在最后一排,固然,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会失听一些,如果老师再少了对他关注与鼓励,那小鹿就一天天觉得没兴趣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倾听需要。

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尊重并着力去发现 “倾听需要”,呵护、满足和提升 “倾听需要”,我们的教师是否有倾听的敏感、意识,具有什么样的“倾听能力”和 “倾听习惯”,是教育成功的起始所在和关键所在。

小鹿问我:“老师,有什么可以把鼻炎治好?”我给小鹿带去药贴,告诉他,坚持贴15天,一定可以好,这样,你就不会在课堂上擤鼻涕,那多好。小鹿很听话,按我的建议开始贴。他多么希望自己与其他学生一样,让老师耐心地倾听与多关注。

上帝对人类奇妙的创造也可以说明这点,他创造人的时候,只造了一个嘴巴,却造了两个耳朵,意思就是要我们少说多听。一个时时带着耳朵的人,总是比一个只长着嘴巴的人讨人喜欢。与人沟通时,如果只顾自己喋喋不休,根本不管对方是否有兴趣听,这是很不礼貌的事情,也极易让人产生一种反感。

其实,倾听有时比说话更重要。每一个能够成就大事的人,每一个成功人士都会这样做,因为他们知道,得到别人的尊重,不惹人讨厌,唯一的办法就是少说多听,并且安静地倾听、耐心地倾听、快快地倾听。

也许人际交往对某些人来说不是一件容易事,想做到与别人更好地相处,首先就要学会倾听。因为人总是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一个愿意倾听别人心声的人,朋友自然会多起来。

教师是否有倾听的敏感、意识,具有什么样的“倾听能力”和“倾听习惯”,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师必须有倾听能力,学生也应该培养倾听能力,在当下这个大数据信息化时代,倾听显得尤其难,但是,要想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促进学生成长,就必须从倾听开始!

老师,请耐心倾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